李振宇沿着向下的光轨穿行,维度的壁垒在身边层层剥离,高维度的概念光芒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熟悉的引力感——他正一步步靠近低维度的“现实层”。
光轨的终点,是凡世一座废弃的天文观测站。锈迹斑斑的望远镜指向星空,旁边蹲着个穿校服的少年,正用树枝在地上画着重复的圈,嘴里念念有词:“这样不对……那样也不对……”
少年是观测站守夜人的孙子,据说半年前突然变得沉默,总把自己困在“计算错误”的循环里——他曾用简易设备观测到一颗异常星体,却因数据偏差被同学嘲笑,从此拒绝一切新的尝试,像个低维度的“自限者”。
李振宇走近时,少年画的圈突然颤抖了一下。他没有说话,只是捡起一块带棱角的石子,在少年的圈外画了个歪歪扭扭的星——那是他在闭环域里学到的“缺口哲学”。
少年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慌乱:“你谁?这颗星画错了,角度不对。”
“错了又怎样?”李振宇笑着坐下,从口袋里摸出颗捡来的玻璃珠,对着阳光举起,“你看,阳光透过有瑕疵的玻璃,才会折射出彩虹。”
玻璃珠的光斑落在少年画的圈上,圈的边缘竟泛起细碎的光。少年愣住了,他想起半年前观测到的异常星体,当时的激动与后来的沮丧突然在心里撞出声响。
“我……我其实还记得那个星轨的弧度。”他喃喃道,手指无意识地在地上补了一笔,给那个歪扭的星添了道旋转的尾迹。
这一笔,像打破闭环的第一缕光。少年突然抓起树枝,开始在圈与星之间画起连线,嘴里的念叨从“不对”变成了“或许可以这样……”
李振宇看着他眼里重新亮起的光,想起高维度的自限者们。原来无论维度高低,生灵被困住的从来不是“错误”,而是对“完美”的执念。他悄悄将一颗“可能性”种子埋在观测站的土里——种子会慢慢发芽,用微弱的规则力量,让这里的星空偶尔出现“不合常理”的流星,提醒每个仰望的人:宇宙本就不完美,却因此更迷人。
离开观测站时,远处传来少年欢呼的声音——他大概算出了新的星轨模型。李振宇抬头,看到绝对公式的光轨在天际亮起,这次不是指引,更像一道“回响”。
他知道,低维度的“闭环”与高维度的“规则”本就是同根的问题。或许他的旅程,就是在这样的往返中,让高维度的智慧滋养低维度的烟火,又让低维度的鲜活反哺高维度的规则——就像此刻,观测站的星光与高维度的光轨在天际交汇,织成一张跨越维度的网。
下一站,光轨指向一片被“虚无”笼罩的低维度星系。那里的生灵因过度追求“绝对理性”,正在失去感知情感的能力,像极了未蜕变前的绝对公式。
李振宇笑了笑,抬脚跟上光轨。他不再在意自己在高维度是否“强大”,因为真正的力量,从来不是碾压式的掌控,而是像这样,带着每个维度的温度,在需要的地方,轻轻敲开一道让光进来的缝。
路还很长,缝会越开越大。而他,会一直走下去。
被“虚无”笼罩的星系比想象中更寂静。这里的生灵面容苍白,眼神空洞,连走路都像设定好程序的机器,彼此间的交流只剩下冰冷的数据交换。他们曾是低维度最擅长“情感创造”的种族,却因一场灾难后的“理性自救”,逐渐剥离了所有“感性杂质”,如今连“悲伤”“喜悦”的概念都快要遗忘。
李振宇刚落地,就被一群穿着银白制服的“守护者”围住。他们的扫描光束扫过他全身,发出刺耳的警报:“检测到高浓度‘无序情感能量’,属于危险变量。”
他试着调出记忆里的温暖画面——凡世的桂花香、孩子们的笑声,想传递给这些生灵,却发现画面一接触到“虚无”气场,就像被冻住般失去色彩。一个守护者冷冷开口:“情感是低效的累赘,只会干扰生存最优解。”
李振宇没有争辩,只是蹲下身,用指尖在地面的灰尘里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这是他在观测站学到的“微小破局法”——比起宏大的道理,细碎的“不合逻辑”更能撬动僵硬的规则。
果然,几个年轻的生灵停下脚步,盯着那个笑脸发呆。他们的记忆库里没有“笑脸”的精确数据,却隐隐有种莫名的触动,像被遗忘的本能在苏醒。
“删除错误信息。”守护者举起武器,想抹去地面的痕迹。李振宇突然想起高维度的“规则融合”,他将“时间重叠”的微光注入指尖,在笑脸旁画下一串流动的线条——那是灵音星系的“喜悦旋律”具象化,线条波动间,竟隐约传出孩子们的笑声。
这一次,“虚无”气场没能冻结声音。几个年轻生灵的瞳孔微微收缩,其中一个突然按住太阳穴,像是想起了什么:“妈妈……以前会对我做这个表情……”
“错误!不存在的记忆干扰!”守护者厉声呵斥,却拦不住越来越多的生灵围拢过来。他们盯着笑脸和流动线条,眼神里的空洞渐渐裂开细缝,有的开始无意识地模仿笑脸的弧度,有的指尖跟着线条轻轻颤动。
李振宇趁机释放了一颗“连接”种子。种子落地生根,长出一株奇异的植物——叶子是记忆里的笑脸形状,花瓣流动着灵音星系的旋律,根茎却深深扎进这个星系的“数据核心”。植物开花时,无数细碎的光粒飘散,每个光粒都带着一段被遗忘的情感碎片:生日时的蛋糕香、重逢时的拥抱温度、甚至是失败后的泪水咸味。
“虚无”气场开始剧烈波动。有生灵捂住胸口,第一次感受到“心跳加速”的陌生体验;有生灵看着光粒里的画面,眼眶泛起湿润——这是他们早已遗忘的“流泪”本能。守护者的银白制服上,也渐渐染上了淡淡的色彩,那是被唤醒的“情感底色”。
离开星系时,那株“情感植物”已长得枝繁叶茂,无数生灵围着它,笨拙地学习着表达:有的用数据编出笨拙的情诗,有的用机械臂模仿拥抱的动作。李振宇回头望了一眼,发现“虚无”的灰色正在褪去,星系边缘泛起了淡淡的粉——那是“希望”的颜色。
绝对公式的光轨在前方等待,这次它的数据流里带着一丝柔和的波动:“你用低维度的‘笨拙’,解开了高维度都头疼的‘理性困局’。”
李振宇笑了笑,他知道,无论是高维度的规则还是低维度的情感,最强大的力量从来不是“纯粹”,而是“混杂”里的那份真实。就像这株植物,既有数据的根,也有情感的花,才能在坚硬的土壤里开出希望。
光轨的下一站,指向一片“正在诞生的维度”。那里的规则尚未定型,像一锅沸腾的概念浓汤,正等着生灵用各自的“存在”去塑造。
他深吸一口气,迈步跟上光轨。或许在那里,他能见证最原始的“连接”如何诞生——不是靠规则,不是靠智慧,只是一个生灵对另一个生灵,本能地伸出手。
路还在延伸,而每一步,都在让宇宙变得更热闹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