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欧洲有一派人,并不视为毛熊为主要目标,而是把伊安帝国当成了欧洲的头号敌人。
不管怎么说,欧洲和毛熊同属于白人,在人种来说,要比伊安帝国要亲近一些。
他们普经设想,接纳毛熊加入联盟,一起对付伊安帝国。
当然,这些人是少数派。
毕竟伊安帝国距离欧洲非常远,而毛熊的威胁近在咫尺,所以这些人的观点并没有获得大多数欧洲国家的赞同。
而且他们还有一个顾虑,如果接纳毛熊,凭毛熊的实力,万一在为联盟的主宰那怎么办,毕竟从军事实力上说,毛熊在欧洲算是最强大的,虽然经历了解体,但实力仍在。
而且接纳毛熊还受到了中东欧国家的一致反对。
就因为这几个原因,所以这个计划并没有获得大多数国家的赞同。
现在毛熊搞这么一出,将持这些观点的人彻底边缘化。
。
不过,经过这件事,他们感觉欧洲并不如嘴上说的那般愿意同他们改善关系,而是还是如冷战那样对其进行防范着。
欧,要求政府加入联盟等口号。
个。
愤怒的民众变的更加激愤,游让他关注一下民众的呼声,不要动用武力去镇压抗议的民众,撤销街头的警察,并对死伤的民众公开道歉。
很快,在内外夹击下,布纳马奇就
当然,最后一定是诺斯委奇当选,如
张角冷眼旁观,对这套戏码熟悉的很,所以内心并没有任何波澜。
民主自由的宣传还是对小乌有吸引力的。
很多小乌民众认为,只自己国家很快就会富裕起来,过上和欧洲国家一样的好日子。
这当然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想法,但挡不住铺天盖地的宣传。
很。
张角明白,小乌。
一个国家被利用到这样的程度,也算是国家的悲哀、
但处在信息蚕房的人就是如此。
加上对毛子的仇恨和一些媒体的煽动,小乌的居民梦想着做着天上掉馅饼的梦。。
一个本来可以左右逢源的中型强国,现在变成了这个样子。
当然,同样的事件在全球各地上演。
几千个人,在外力的介入下,就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走向。
不能说不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有些事情,可怜之人自然有可恨之处。
再加上一些人里应外合,最终小乌倒向西方。
很多事情经不起推敲,张角只是冷眼旁观,只能说,这是国民的选择,别人也无能为力。
而且欧盟的做法也符合伊安帝国的利益,所以,他对这件事上不会有任何干涉。
在他看来,虽然大西洋组织看起来强大,但大而散, 还是很好对付的。
一个共识决的议会,只是一盘沙子。
很快,他就想到了分化的办法,选来选去,选了两个国家。
只要在里面培养亲伊安的势力,所谓的大西洋组织处处都是漏洞。
在他的的眼中,欧洲国家全都是他利用的对象。
因为涉及到某些原因,里面的字数要大删,所以凑够了一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