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前一天的傍晚,大港的夕阳把林阳和晓雯的五楼新家染成暖金色。阳台落地窗敞开着,米白色窗帘被风拂得轻轻晃,刚组装好的浅木色衣柜上,贴了个巴掌大的红“喜”字——是林阳前几天踩着凳子贴的,边角特意对齐了衣柜纹路,像他当年在长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写课程论文时一样细致。客厅茶几上,喜糖盒摆成心形,每盒系着粉绳,都是林阳挑的大港本地老字号“甜鑫斋”的糖,他从小吃到大,连二伯都爱这口。
林阳蹲在茶几旁给二伯打电话,二伯三天前就从津南来大港了,住在林阳家隔壁单元的表姐家,特意提前来帮忙筹备婚礼。“二伯,蛋糕订好了,就您爱吃的老大港食品厂老式奶油,明天让小马送紫金石饭店前台,您早上直接去饭店就行,不用绕路。”林阳的声音带着大港人特有的温和,手指无意识蹭过茶几底下的不锈钢保温壶——这是去年妈妈胆囊结石住院时用的,壶身的磕碰印是在医院病房撞的,现在摸着还能想起当时的慌乱。
挂了电话,林阳起身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封面上印着“长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的烫金字样,里面夹着两张卡片:一张是大学毕业证复印件,另一张是大港外贸库的工作证——那是他毕业后的第一份干了三年的工作,现在虽然不在那儿了,却总舍不得扔。他翻到2012年的一页,写着“今天外贸库发工资,给爸妈买了大港的脆枣,他们说甜”,想起刚毕业时的日子,忍不住叹了口气:当年从长春回大港,满心以为能找个稳定工作,结果先去外贸库做文员,天天对着枯燥的单据,后来经过外贸库风波,他又四处面试碰壁,直到半年后才通过自己的老班长进了现在的行政办公室,这份安稳来得不容易。
“阳哥!在家不?”楼道里传来熟悉的大嗓门,带着点辽宁口音,不用看就知道是小马。接着是“咚咚”的脚步声——小马是林阳以前外贸库的同事,辽宁人,当年在库管组,两人搭班值过无数个夜班,现在虽然不在一个单位,却比亲兄弟还亲。
门一开,小马攥着手机,额角沾着汗,手里提了袋刚买的东北大苹果:“阳哥,我刚从老街上的‘好运彩票站’过来,想着给你带袋咱东北的苹果,讨个平安彩头!”他说话时尾音往上扬,典型的辽宁腔,“对了阳哥,我刚才在彩票站琢磨着买注‘快乐十分’,你帮我想几个号呗?咱东北人就信这喜气,你是文化人,选的号指定灵!”
林阳让他进门,把苹果放茶几上,给小马倒了杯温水:“你坐,别着急。号的话……我88年的,生日0512,拆成8、8、5、1、2;晓雯比我小两岁,90年的,生日0923,拆成9、0、3、2;再加明天结婚的日子,拆成1、5、6、18——你自己组合,别买太多,图个乐呵。”
小马赶紧把数字记在手机备忘录里,手指在屏幕上飞快戳着,嘴里还念叨:“8、8、5、1、2、9、0、3、6、18……得嘞!就按阳哥说的来!”他抬头时看见书架上的外贸库工作证,眼睛一亮,“哎阳哥,你还留着这证呢!想当年咱在库管组值夜班,你还帮我改过失错单,不然我那月奖金就没了!”
林阳笑着点头:“那能忘吗?当年你还从东北给我带酸菜,说要给我做酸菜白肉,结果咱俩在宿舍用小电锅煮,还被宿管大爷抓了。”两人聊了会儿外贸库的旧时光,小马才风风火火地跑了:“阳哥我去买彩票了,中了请你吃东北铁锅炖!”
林阳收拾好书架,准备去楼下超市买明天要用的纸巾和湿巾。刚换好鞋,手机就响了,是小马打来的,声音激动得发颤,辽宁腔更明显了:“阳哥!中了!真中了!8、8、5、1、2、9、0、3、6、18,全中!1080块!彩票站王叔都说,咱这是沾了结婚的喜气,东北人就认这实在运气!”
林阳愣了一下,走到阳台往下看,正好看见小马在小区花园里跳着挥手,手里举着彩票:“阳哥!没骗你!红票子都兑出来了!”他笑着朝楼下喊:“知道了!明天好好帮忙点炮,喜酒管够,让你喝到大港的老黄酒!”挂了电话,他点开和晓雯的微信对话框,发了条语音:“小马用咱俩的生日和婚期中了1080块,说要请咱吃铁锅炖,你在静海老家别着急,明天车队肯定准时到。”
没过几分钟,晓雯发来视频通话,镜头里是她在静海老家的房间:墙上贴着大红“喜”字,妈妈在旁边缝喜帕,晓雯手里拿着一件绣着鸳鸯的红肚兜,是静海的老习俗。“我能不急吗?”晓雯笑着说,镜头转了转,“你看我妈,从早上就忙,一会儿给我试婚纱,一会儿教我敬茶的规矩。对了,二伯在大港还习惯不?他爱吃的脆枣你买了没?”
“放心,二伯挺好的,昨天还跟我表姐去大港公园遛弯了,”林阳把镜头对着茶几上的喜糖,“脆枣买了,放厨房呢,明天喜宴上也摆一盘。你在静海别累着,早点休息,明天我在家等你。”两人聊了会儿家常,直到晓雯妈妈催着她睡,才依依不舍挂了视频。
当晚,林阳在新家慢慢整理东西。把给小辈儿和唠忙的还有随时打点的红包放进红手提袋,每个红包上都写着名字——这是他在行政办公室养成的习惯,做会议记录时总把参会人名字标清楚,怕出错。他又从抽屉里拿出一个旧文件夹,里面夹着当年找工作的简历和面试通知:有大港某公司的拒绝信,有外贸库的离职证明,还有现在单位的录用通知书,看着这些,心里满是感慨:幸好没放弃,才能在大港有份安稳工作,有个自己的家。
茶几底下的保温壶被他擦得锃亮,他想起去年妈妈住院,小马特意从辽宁老家寄来东北的人参,说给阿姨补身体,那时候两人已经不在一个单位了,这份情他一直记着。阳台外的大港老街渐渐亮起灯,熟悉的蝉鸣声传来,林阳靠在阳台栏杆上,觉得踏实又幸福——明天,他就要在这条街上,接回要相伴一生的人。
结婚当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五楼新家就热闹起来。林阳妈妈早就起了,和提前来的姐姐们在客厅包喜糖——妈妈的手法很熟练,当年林阳在长春上大学,她就是这样包着大港的花生糖,寄去东北的。“阳阳,把这些喜糖礼包拿下去给司机,客客气气地,一定让他们准时到静海,开稳当点儿,别耽误了去静海接雯雯。”妈妈递过布袋子,指尖沾着糖纸的金粉,林阳接过时,注意到妈妈的手比去年粗糙不少,这半年为了婚礼和新家,她连最爱去的大港广场舞都少去了。
“妈,我拿下去,您歇会儿,跟姐姐们聊聊天,楼下有我,再说了老姨带队,没事儿。”林阳提着布袋下楼,五楼的楼梯他走了快一年,每一级台阶的纹路都熟悉。想起还没毕业时在大港打工租的小单间,楼梯又陡又暗,现在有了自己的家,心里满是安稳。
楼下停车场里,大姐的奔驰商务车已经到了,司机是大港本地的张叔,跟林阳家认识十几年了。林阳递过礼包:“张叔,辛苦您了,今天先去静海接晓雯,路线我发您微信了,路上慢点开。对了,小马一会儿去‘好运彩票站’旁边取蛋糕,直接送紫金石饭店了,就不麻烦您去送了,到了静海跟我说一声。”张叔笑着接:“阳阳放心,忒细致了,你张叔我办事错不了。”
林阳回到五楼,老姨带着哥哥们和小侄子侄女已经到了。小侄子林宇浩攥着迷你礼花,扎进林阳怀里:“小四叔!我要在楼下等婶婶!我要跟婶婶说,我在幼儿园得了小红花!”林阳蹲下来摸他的头:“好,跟小叔一起等,婶婶回来给你发大红包。”
大姐走到阳台看车队,跟林阳说:“录像车是我的奔驰,前面开道;后面两辆劳斯莱斯,是你姐夫托朋友调的;再后面10辆奔驰,都是他公司的,司机齐了,现在出发去静海,争取8点前到雯雯家。”她瞥见书架上的外贸库工作证,笑着说:“还记得你当年在外贸库加班,我去给你送晚饭,你还跟我吐槽单据太多,现在好了,行政工作安稳,还有了新家。”
林阳点点头,掏出手机给车队司机发微信:“可以出发了,到静海发定位,我跟晓雯说。”又给小马发:“蛋糕取了吗?记得送紫金石前台,别送错了。”小马很快回复,带着辽宁腔的表情包:“阳哥放心!刚取完,老式奶油老香了,我们东北也爱吃这口!这就送饭店!”
他又给晓雯发微信:“车队出发了,约一小时到静海,你准备好,我在家等你。”晓雯很快回了张照片——她坐在静海老家梳妆台前,穿婚纱,头纱垂肩,旁边放着妈妈给的银镯子,配文:“等你,让司机慢点开,路上注意安全。”
妈妈端来绿豆汤,递他一碗:“喝点,垫垫肚子,一会儿去饭店还得忙。”林阳喝了一口,温热的汤滑进喉咙,想起当年在外贸库加班,妈妈也是这样煮绿豆汤给他送过去,心里暖暖的。
半小时后,司机发定位,已下津港高速,快到静海城区。林阳给晓雯发:“车队快到了,准备好,别紧张。”晓雯回:“我不紧张,就是我表哥和弟弟他们准备了题逗司机,你别让司机生气呀。”林阳笑着回:“没事,热闹热闹挺好,咱大港人结婚就图个乐呵。”
二十分钟后,晓雯发来视频:车队停在静海老家门口,司机正跟表哥开玩笑,说“答对题才能接新娘”,晓雯站在门口挥手,视频里还有妈妈的笑声。林阳看了一遍又一遍,手指在屏幕上轻轻碰了碰晓雯的笑脸,心里满是期待。
10点15分,司机来电:“林先生,快到饭店了,10点18分到,您可以去饭店等了。”林阳挂了电话,跟妈妈和姐姐们说:“走,去饭店,雯雯快到了。”
到饭店时10点17分,小马已在门口,身边堆着10箱礼花,手里还拿着蛋糕订单:“阳哥,蛋糕送前台了,王经理说一会儿给二伯送过去。”他拍了拍胸脯,辽宁腔响亮:“礼花都检查好了,保证放得震天响,让咱大港人都知道你结婚了!”
10点18分,车队缓缓到饭店门口。林阳快步上前,看见晓雯坐在第二辆劳斯莱斯里,朝他挥手。“点炮!”他大喊,小马和张磊,赵野他们立刻点燃礼炮,“砰砰”声震云霄,彩烟和礼花冲上天空——红的像牡丹,粉的像花瓣,金的像星星,饭店前烟火缭绕,路过的大港老街坊都停下来拍照:“这婚礼真热闹!是老林家的小子吧?真有出息!”
林阳在摄影师指引下,打开车门,小心翼翼抱起晓雯。晓雯搂住他的脖子,小声说:“阳阳,我回来了。”林阳低头笑:“欢迎回家,以后咱们在大港的新家好好过。”
晓雯去化妆间补妆,林阳在门口迎宾客。二伯从表姐家赶来,手里攥着红包:“阳阳,新婚快乐!蛋糕收到了,还是当年你在长春上学时我爱吃的味道。”林阳扶他到座位:“二伯,您坐,一会儿我给您敬茶,谢谢您从津南来。”
11点18分,婚礼开始。大港名嘴赵哥主持:“今天是林阳先生和晓雯女士的大喜日子!林先生是咱大港的后生,长春师范大学的高材生,在外贸库打拼过,现在有了安稳工作和新家,娶了静海的好姑娘,这份缘分难得!”
林阳站在舞台侧面,看晓雯在她爸爸陪伴下走来——婚纱裙摆拖在红毯上,像白莲花,阳光洒在她身上。《婚礼进行曲》响起,他的眼睛慢慢红了——想起刚毕业时在大港找工作的迷茫,外贸库加班的疲惫,妈妈生病时的慌乱,晓雯从静海来陪他的温暖,还有小马这些年的帮忙,眼泪忍不住滚落。
这泪水,为毕业的坎坷流:从长春回大港,面试碰壁,外贸库的辛苦,直到进行政办公室才安稳;为妈妈的付出流:供他上大学,生病时反过来安慰他,爸爸妈妈拿养老钱帮凑新家首付;为二伯的牵挂流:从津南来参加婚礼,记着他的喜好;为小马的情谊流:外贸库时的帮忙,妈妈生病时寄人参,现在还来帮忙点炮;为晓雯的陪伴流:她从静海来陪他吃苦,说“跟你在大港就幸福”。
他擦了擦眼泪,坦荡又释然——这泪流得值。
晓雯走到他身边,握他的手小声说:“都过去了,我们现在在大港有家了,会越来越好。”林阳点头,眼里满是感激。
赵哥笑着说:“这是幸福的眼泪!让我们鼓掌!”台下掌声雷动,爸爸妈妈、伯伯婶婶、哥哥姐姐们都红了眼。
交换戒指时,林阳把钻戒戴在晓雯手上——这是他们一起在大港“金大福”挑的,当时晓雯说“不用太贵”,他却坚持买了,他想给她最好的。晓雯也给林阳戴戒指,指尖摩挲他的指腹。赵哥说:“新郎可以亲吻新娘了!”林阳轻轻吻她的额头,台下掌声更响。
林阳接过话筒,深吸一口气,声音虽哽咽却清晰:“首先,感谢所有来宾,特别感谢从津南来的家人们,尤其是二伯儿,因为今天还是他老人家的生日,谢谢你们一直对我的牵挂;感谢从静海来的亲友,谢谢你们送晓雯出嫁,让她在大港有了家。”
他看向妈妈,眼眶发红:“爸、妈,谢谢你们供我上大学,从长春回大港,一直支持我;去年妈妈生病,我慌得不知怎么办,爸爸妈妈安慰我;为这新家,你们拿养老钱帮我,还熬夜包喜糖。爸妈,你们辛苦了,以后我和晓雯在大港一定好好照顾你们。”
妈妈落泪,姐姐递纸巾,她笑着说:“傻孩子,妈不辛苦。”
林阳看向晓雯的爸妈:“谢谢叔叔阿姨,让晓雯从静海嫁来大港。我保证,一辈子疼她,常带她回静海,也接你们来大港新家住。”
晓雯爸妈点头,妈妈悄悄擦泪。
“感谢我的姐姐们,”林阳看向姐姐,“你们帮我安排车队、订酒店,当年我在外贸库加班,你们还来给我送晚饭,这份情我记一辈子。”姐姐们挥手,大姐说:“傻弟弟,你幸福就好,咱是一家子人。”
“还要感谢小马,”林阳看向台下的小马,声音满是感激,“当年我在外贸库,是你帮我值夜班,我妈生病,你从辽宁寄人参;今天你又帮我送蛋糕、点炮,谢谢你,我的好兄弟。”小马站起来挥手,辽宁腔响亮:“阳哥!跟我客气啥!咱东北人就认兄弟情!”
“最后,感谢董姐,”林阳看台下,“去年我陪妈妈在大港社区医院看病,是您牵线搭桥做红娘,说‘认识个静海姑娘’,才让我遇见晓雯。谢谢您给我们缘分,让我在大港有了她,有了家。”董姐站起来挥手:“你们幸福就好,从外贸库到行政办公室,从单身到成家,不容易。”
林阳最后看向晓雯,眼里满是温柔:“晓雯,谢谢你。我在大港找工作碰壁时,你从静海来陪我;我在行政办公室加班时,你给我送夜宵;看新家时,你说‘跟你在大港就好’。谢谢你从静海嫁来,陪我从外贸库的迷茫,到行政办公室的安稳,到现在的五楼新家。以后,我们一起在大港做饭、散步、照顾妈妈,回静海看你爸妈,好好过日子。”
晓雯落泪点头:“阳阳,谢谢你给我家。从静海到大港,跟你一起就幸福,不管你是在外贸库,还是现在做行政,我都跟你一起。”
最后感谢紫金石酒店全体工作人员,婚庆公司,还有主持人赵哥,是你们全程的支持,帮助和完美的服务才让我们的婚礼更加精彩十足,美轮美奂,谢谢。
赵哥宣布婚礼结束,掌声持续很久。林阳牵着晓雯下台,向宾客致谢。走到小马那桌,小马笑:“阳哥,礼炮真壮观!晚上我请你吃东北铁锅炖,咱不醉不归!”林阳笑:“好,再叫上以前外贸库的老同事,热闹热闹。”
到二伯那桌,二伯递酒:“祝你们幸福,常带雯雯回津南,也带我在大港转转,看看你上班的地方。”林阳碰杯:“一定,二伯,我带您去大港公园,您最爱遛弯的地方。”
喜宴到下午三点,宾客陆续离开。静海的亲友返程,晓雯妈妈拉着晓雯的手:“有空回静海,也接我去大港新家住几天,我也想看看你们的家。”晓雯点头:“过段时间就接您来,让您尝尝我做的大港家常菜。”
傍晚,林阳牵着晓雯回五楼新家。门一开,客厅灯亮着,妈妈已收拾好,茶几上放着切好的大港本地西瓜。晓雯靠在林阳怀里坐沙发上,看书柜里的外贸库工作证和大学毕业证笑:“阳阳,我们在大港有家了。”林阳亲她额头:“是啊,以后在这儿好好过,一起变老,一起看着大港的街越来越热闹。”
月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浅木色衣柜上,红“喜”字在月光下鲜艳。林阳看着晓雯的笑脸,满是幸福——这场婚礼不是结束,是开始。未来,他们会在大港的五楼新家里,一起做饭、看电影、照顾妈妈、回静海探亲,把平凡的日子,过成幸福的模样。
从长春师范大学到大港,从外贸库的迷茫到行政办公室的安稳,从静海到大港的缘分,林阳知道,这一切离不开家人、朋友和晓雯。以后,他会更珍惜这份安稳,在大港好好工作,好好生活,让家更温暖,让身边人更幸福,让这份爱,在大港的新家里永远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