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局长办公室,胡志林一脸的严肃的让陆源把门关上。
陆源关上了门,胡志林道:“陆源同志,你最近的一系列表现,我们还是很满意的,年轻人,有冲劲,有能力,尤其是很好地协助林守东同志如期完成了三案的侦破工作,这些我们都是看在眼里的。”
陆源道:“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胡局长是不是觉得我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
胡志林道:“你是个退役军人,你应该知道什么叫令行禁止,警察和军人一样,都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我问你,你今天为什么不听我的命令擅自行动?”
“可是,我没觉得你是命令啊,我听起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建议。”
胡志林火了:“命令就是命令,不是什么建议,不让你出去接触群众,是担心酿成群体事件,这是出于我对局势的判断而下的命令,你照命令执行风险就能降到最低,可你竟然不听,谁给你的胆子,竟敢擅自行动?你知道你很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吗,出了事,你负责得起吗?”
陆源道:“可事实证明我做对了。”
“那是侥幸,无组织无纪律,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警察承担着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不是呈个人英雄主义的地方,面对群众的合法诉求,要充分理解,而不是针锋相对把矛盾激化,你看你刚才的行为,在我看来,就是非常严重的对立行为,你居然当众说怀疑那些群众跟通缉犯是一伙的,这是在激化矛盾。”
陆源道:“可事实证明我把群众给劝退了。”
“这是劝退吗,这是吓退,你把群众当成什么了?当成敌人了!这是极其严重的错误!”胡志林越说声音越大。
陆源道:“我就算觉得他们是敌人,好像也没什么不对,他们仅仅因为一篇网文,在没有求证的情况下就跑到公安局来闹事,原本就是怀有敌意,我不相信这真的是普通的群众。”
“什么意思,你这是什么意思?你给我说清楚!”胡志林连续敲起了桌子,表示他对此非常愤怒。
“胡局长,那篇网文的主贴没有具体说地名和人名,这伙人凭什么就认定是我?这伙人认定是我时,有没有了解过事情的真相?为什么不了解真相,却敢断定里面的警察就是我?为什么仅仅凭推论,就有这么多人为了一个外地混混而跑到公安局门口大闹?这不是很奇怪吗?”
“有什么奇怪?群众就不能有自发的行为了?”
“我回来这个县城没多久,这个县城对外地人是什么态度我一清二楚,别说是外地来的混混,就是外地来的普通人,本地人也从心底里排斥,连警察中也有不少这类人,我的一个当老师的女性朋友,只因为是外地来的,就有警察把人家称为鸡婆,对外地人的态度还不是显而易见的吗?
可是今天,却有一大批人,一早跑到公安局门口,为一个素不相识的外地来的混混鸣不平,胡局长,你真的认为这个事情是正常的吗?我是年轻,但我不笨,我觉得不正常,既然不正常,我作为他们可能是通缉犯朋友的判断很离谱吗?”
胡志林被怼得满脸通红。
不能不说,这伙人确实考虑欠妥,忽视了地域心理,偏偏这个陆源在这种时刻还能保持清醒,没有被吓到。
而且,陆源的话外有音,他刚回来没多久对县城了解有限,他也年轻阅历不多,但他不笨,那么笨的是谁?这么明显的漏洞,为什么比他高龄,比他阅历丰富的人却视而不见?
这就差指着胡志林的鼻子质问了。
胡志林自知理亏,刚才他和冯严明确实都没有就这一点作出过反驳,而是满口答应重视群众的诉求重新对开枪事件调查。
真正的原因,他心里知道。
这些天,他明白了一件事。
再也不能让陆源继续呆在黄府县了,再让他继续这样下去,能把黄府县的天给捅破了。
按照此人的能力,恐怕能把黄府县翻一个底朝天,那大家好不容易打造出来的舒适世界就要被他毁掉了,到时不仅仅大家的地位会受到威胁,连生命都有危险。
清理这个眼中钉只能有两种方式,拔掉他,或者挪开他。
但如今陆源的影响力这么大,消灭他即使技术上没有问题,也会非常冒险。
而且,据说从技术上消灭他,难度也不小的。
如果不能消灭此人,那就只能赶走他了。
所以,还是只能找借口把陆源赶出黄府县。
借开枪的事给陆源定罪是完全不可能的,但可以以舆论为借口,答应重新调查,自然会为了平息舆论,好言安慰陆源后,以保护他为理由,把他调离黄府县。
把有能力的人赶走,黄府县依然是他们的天下。
本来以为,陆源能力再强,终究是一个新人,网暴一下,现实中叫人来闹一下,或许可以让他知难而退。
结果,他居然还凑上去把来闹事的人给吓跑了。
现在他这么理直气壮的一问,让胡志林有点恼羞成怒。
“陆源同志,你知不知道,群众工作是错综复杂的,一旦处置不当就会酿成严重的群体事件,考虑到你缺乏工作经验,不让你出面,既是为了保护你,更是为了保护公安机关,你不服从命令就是错误。”
“可我证明了……”
“证明什么了?你的分析只是一种假设,你在假设的基础上把群众吓跑了,就证明你是对的了?我问你,你敢保证,这样能把网络上的舆论平息吗?我看不但不会平息,反而有可能更加激化。到时谁负这个责任?你负吗?”
“我当然可以负,但是我觉得……”
“我不要你觉得,我看你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说明性质比我想的年轻冲动更严重,你本质上就是骄傲自满,自以为破了案了,立了功了,翅膀硬了,可以无视上级领导,可以无视组织纪律了,这是不行的,你是不是真的以为,你上次开枪完全符合要求,无懈可击了?”
“这不是已经调查过了吗?”
“我就问你,你开枪之前,有没有按规定鸣枪示警?”
陆源心里一沉。
由于周围围观的人多,他确实没有鸣枪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