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天在家休息,我估摸着他这一趟没少赚钱。”说这话的是一脸羡慕的牛刚。
“周平呢?”
听温清宁问起周平,马二狗皱了皱眉:“他今天也休息。”
“提起周平你为什么皱眉?”温清宁直接问道。
马二狗张了张嘴,眼睛看向别处:“我俩吵过几回嘴,他那个人倔得很,说话又不中听。”
温清宁盯着他追问:“因为什么吵架?”
“就是抢客。”马二狗声音发虚。
温清宁语气一沉:“马二狗,在这不说实话,那就换去京兆府说,到了那,有人会让你说的。”
牛刚拿手肘怼了他一下:“赶紧说,有啥不好说的!快点!你不说我替你说!”
马二狗支支吾吾地说道:“是我们拿别人家的娘子说笑时,周平听着不顺耳,说了几句难听话,我俩就吵起来了。不过我俩平时关系还不错。”
温清宁心中一动。
“周平和张林家住在哪里?”
“他俩都住在北姚村。”许达插嘴道,“我记得登记上写的是北姚村……北姚村做这行的人比较多,好多都是一个带一个,甚至带几个,有的是亲戚,有的是邻居。他们都是同村同宗的,抱成团能省不少麻烦。”
他看向马二狗和牛刚:“我没记错的话,你俩也是北姚村的。”
二人点了点头。
温清宁不禁好奇:“北姚村怎么有这么多外姓?”
牛刚解释道:“北姚村里面姚是大姓,是一开始在那儿落脚的人,像我们这些不是姓姚的人,祖上有的是逃难过去的,有的是村子扩建被划过去的。”
温清宁“哦”了一声:“那周平和张林呢?”
牛刚回答说:“张林是跟着她娘改嫁到北姚村的……长大后,就出去做了上门女婿,几年前,张林的娘子病死了,他那老丈人留下孩子,给了他点钱,把他撵了出来。张林没地方去,就又回了北姚村。”
马二狗在旁说道:“别看张林那会儿过得不好,现在可不一样了。新娶的娘子漂亮又贤惠,家里新房住着,顿顿有鱼有肉,日子好的让人眼馋。
“不过周平日子过的就差了不少,别看两人关系好,又常常一块搭伴拉车,可周平就是不如人家张林挣得多。””
温清宁点了点头,对二人说道:“这几日暂时不要接出远门的活儿,免得京兆府寻你们问话找不到人。”
牛刚和马二狗闻言,突然有些紧张,连忙拍着胸脯做保证。
“你们放心,我俩都是正经人,家里又老又小,不会干坏事。”
温清宁笑道:“这样最好,老老实实做事挣钱养家糊口,把日子过顺了,过好了比什么都强。那些谈论谁家小娘子腰细臀翘的话,以后还是不要说了。不说被谈论的人家,就是让你们家中娘子、女儿听到也是不太好的。将心比心,口舌是非不要惹。”
两人脸色一红,似乎是没想到温清宁会说的这么直白,搓着手尴尬地点头应了声“是”。
离开西市,一行人直接驾车朝北姚村走去……
刚到村口,马车就被一群坐在村口聊天的阿婆婶子们围住。
“你们找谁?”
“是不是又跟前头似的抓人去大牢里享福?”
一边说着,一边拿眼睛直勾勾地看着跟在马车后面的差役。
看到差役身上的衣服,当即有两个中年妇人扭头就朝村里跑,一边跑一边喊:“喜事!官差又来抓人了!鲁二?鲁二!赶紧藏好了!这回换我家的去!”
另有一个阿婆也是边跑边喊:“娃他爷,你不是说想尝尝大牢里的饭?赶紧收拾东西!说不定又得待到过年才出来。”
更有另一个阿婆敲了敲车厢:“这回能不能把我家虎子也抓进去过两天好日子?他昨天偷了一条鱼。”
温清宁彻底懵了一下,这是什么情况?怎么还有上赶着去坐牢的?
她掀开车帘望向这些阿婆,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
平安愣了一愣,恍然大悟,转头对温清宁小声解释:
“啊!我想起来怎么回事了……郡君,还记得学子案和黄府尹的事儿吗?黄府尹在位的时候为了查案,抓了好些人进大牢,我家侯爷接手京兆府后,又不好直接把人放了,就让大伙好好照顾着。
“那些人在牢里吃的比自己在家好多了,一日三顿饭供应着,有荤有素,定期还安排他们洗一回澡……临出狱的时候,好些人都不愿意走。”
温清宁听的眼角抽搐,朝中阿婆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我们不是来抓鲁二的。当然也不抓虎子,我们来找人问些事儿。”
一个阿婆挤到车前,满脸笑的望着温清宁:“小娘子生的真好,你要找谁问事儿,我行不行?”
说着扒着马车就要往车上爬,嘴里不停嘀咕着:“鲁二上次回来说,牢里那肉炖的又软又糯,我老婆子这辈子都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肉,听得馋得不行,可得让我进去好好尝尝。”
温清宁吓了一跳,连忙去扶住这阿婆:“我们找周平和张林,不抓人去府狱吃饭。”
“找周平和张林呀!”
阿婆的脸上满是失望,一副这好事竟然落到了别人家的样子。
她指着前面的路:“你沿着这条路走到头,顺着路拐个弯儿就是他俩家。”接着提高声音,中气十足的对其他阿婆喊道:“老姐们都散了散了,人家不是来找咱们的,也不是来找鲁二的!”
说完动作麻利儿的下了马车,转头对温清宁说道:“小娘子有点瘦了,回去多吃些肉。”
温清宁眨了眨眼,满脸笑容:“晓得了,等我下次再来北姚村,请大家吃煮的软糯的炖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