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的龙抬头刚过,青山村的积雪已经消融殆尽。王轱辘坐在院子里,看着沈雅琴蹲在花坛边收拾行李。她将一件件衣物仔细叠好,分门别类地装进两个大行李箱。
\"这件羊绒衫带上,澳洲那边快入秋了。\"沈雅琴抖开一件深灰色的毛衣,那是她去年冬天亲手织的。
王轱辘摇着轮椅靠近:\"带这么多?咱们就去两个月。\"
\"两个月也得换洗啊。\"沈雅琴白了他一眼,\"再说还要见亲家,总不能就这两件衣服来回穿。\"
院门被推开,梨叶抱着小麦穗走了进来。小家伙穿着嫩黄色的连体衣,像只小鸭子似的在妈妈怀里扭来扭去,一看到王轱辘就伸出小手:\"姥爷...爷...\"
王轱辘接过外孙女,在她胖嘟嘟的脸蛋上亲了一口:\"想姥爷了没?\"
小麦穗咯咯笑着,小手抓住王轱辘的胡子不放。梨叶笑着解救出父亲的胡子,从包里拿出几份文件:\"爸,签证办好了,机票也订了。下周三的航班,从省城直飞悉尼。\"
沈雅琴接过文件仔细查看:\"要飞多久?\"
\"大概十二个小时。\"梨叶解释道,\"菌生特意选了晚上的航班,你们上飞机就睡觉,一觉醒来就到了。\"
王轱辘有些担忧地看着怀里的麦穗:\"这么小的孩子,坐这么久飞机会不会闹?\"
\"没事的。\"梨叶安慰道,\"麦穗很乖,而且我给她准备了玩具和零食。菌生还订了头等舱,空间大一些。\"
正说着,李大勇风风火火地闯进院子:\"老哥!雅琴姐!县电视台的节目今晚播出,专门讲你们合作社的事!\"
原来上次来采访的乡村振兴专题片制作完成了,今晚将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李大勇兴奋地说全村人都会看,还要组织集体观看。
\"我就不去凑热闹了。\"王轱辘摇摇头,\"还得收拾行李呢。\"
李大勇挤挤眼睛:\"老哥,你现在可是名人了。县里要把你们合作社作为乡村振兴的典型,在全省推广呢!\"
沈雅琴把叠好的衣服放进箱子:\"虚名而已。咱们就是踏踏实实种地的农民,没什么好炫耀的。\"
傍晚,王轱辘和沈雅琴简单吃了晚饭,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节目播出。梨叶一家三口也来了,小麦穗在沈雅琴怀里不安分地扭动,小手去抓电视遥控器。
节目准时开始,片头是航拍的青山村全景:整齐的民居、成片的麦田、现代化的温室大棚,还有郁郁葱葱的梨园。旁白充满激情地介绍着这个从贫困村蜕变为富裕村的奇迹。
当王轱辘和沈雅琴的镜头出现时,小麦穗突然指着电视喊:\"爷...姥...\"逗得全家人都笑了。
节目详细讲述了\"青山麦\"的培育过程,以及合作社如何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最让王轱辘意外的是,节目组竟然找到了当年他和李青在试验田里的老照片。看着照片上年轻的自己和妻子,王轱辘的眼眶有些湿润。
\"妈年轻时真漂亮。\"梨叶轻声说。
沈雅琴点点头:\"是啊,你妈那双眼睛,跟你会说话似的。\"
节目最后提到\"青山麦\"在澳洲试种成功的消息,并预告王轱辘即将赴澳进行技术交流。这让全家人都很意外,显然是梨生向节目组提供的素材。
\"这下好了,\"梨叶笑着说,\"爸,您还没出发就成名人了。\"
节目结束后,王轱辘的手机响个不停,都是村里人打来祝贺的。老支书甚至提议在村口拉个横幅,欢送他们去澳洲。
\"千万别!\"王轱辘赶紧拒绝,\"咱们悄悄走就行,别兴师动众的。\"
夜深了,梨叶一家告辞回去。沈雅琴把睡着的小麦穗轻轻放进婴儿车,盖好小被子。王轱辘摇着轮椅来到书房,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木盒。
\"找什么呢?\"沈雅琴探头进来问。
王轱辘打开盒子,里面是李青的一些遗物:一副老花镜,一支钢笔,还有几张发黄的照片。\"我想带一张李青的照片去澳洲,\"他轻声说,\"让青山和思远也看看外婆的样子。\"
沈雅琴走过来,从相册里选出一张李青站在麦田里的照片:\"带这张吧。她最喜欢这张,说是你给她拍的。\"
照片上的李青正值盛年,站在金黄的麦浪中,笑容灿烂如阳光。王轱辘轻轻抚摸照片,仿佛能穿越时光,触摸到那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第二天一早,王轱辘去合作社安排他离开期间的工作。梨叶和菌生已经做好了详细的工作计划,但他还是不放心,又挨个叮嘱了一遍。
\"爸,您就放心吧。\"梨叶无奈地笑道,\"我都管理合作社这么多年了,不会有问题的。\"
王轱辘点点头:\"我知道你能干。就是习惯了操心,一时改不过来。\"
中午,沈雅琴做了王轱辘最爱吃的酸菜鱼。饭桌上,她突然说:\"轱辘,我想给艾米丽的父母带些礼物,你说带什么好?\"
王轱辘想了想:\"带点咱们的土特产吧。'青山麦'磨的面粉,还有你腌的辣椒酱。\"
\"会不会太寒酸了?\"沈雅琴有些犹豫。
\"礼轻情意重。\"王轱辘喝了口鱼汤,\"约翰不是喜欢园艺吗?我打算带些稀有麦种给他,在澳洲种着玩。\"
饭后,两人去村里的小卖部采购。赵婶听说他们要出远门,特意留了几瓶上好的野生蜂蜜:\"雅琴姐,这个带去,澳洲肯定买不到这么纯的。\"
回家的路上,遇到了田小娟。她现在已经成了合作社包装厂的正式员工,穿着统一的工作服,看起来精神多了。见到王轱辘和沈雅琴,她恭恭敬敬地打招呼:\"轱辘叔,沈姨,听说你们要去澳洲了?\"
沈雅琴点点头:\"去住段时间,看看孙子孙女。\"
田小娟真诚地说:\"一路平安。谢谢你们给我工作的机会,我一定好好干。\"
看着田小娟远去的背影,王轱辘感慨道:\"人呐,走正道比什么都强。\"
出发前一天,王轱辘和沈雅琴带着小麦穗去给李青上坟。沈雅琴仔细清理了坟头的杂草,摆上新鲜的水果和点心。王轱辘则把要去澳洲的消息告诉了长眠地下的妻子,仿佛她真能听见似的。
小麦穗在沈雅琴怀里不安分地扭动,小手去抓坟前的鲜花。沈雅琴轻声说:\"麦穗,这是你太外婆。她要是能看到你,一定高兴坏了。\"
回家的路上,两人都有些沉默。直到看见院门口停着的车,才回过神来。梨叶和菌生正在从车上往下搬东西,大包小包的堆了一地。
\"这是干什么?\"王轱辘惊讶地问。
梨叶擦了擦额头的汗:\"给青山和思远带的东西。衣服、零食、玩具...他们念叨好久了。\"
沈雅琴哭笑不得:\"咱们是去探亲,又不是搬家。这么多东西怎么带?\"
菌生笑着解释:\"已经精简过了。主要是麦穗的奶粉和尿不湿,澳洲那边买不到同样的牌子。\"
晚上,全家人一起吃了顿丰盛的送行宴。李大勇和老支书也来了,大家围坐在大圆桌旁,气氛热烈。李大勇喝了几杯酒,话就多了起来:
\"老哥,雅琴姐,你们这可是咱们村头一遭有人出国探亲。一定要多拍照片,回来给我们看看!\"
老支书也感慨道:\"想想三十年前,咱们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现在呢,都能飞澳洲了!\"
宴席散后,王轱辘和沈雅琴继续收拾行李。沈雅琴把给艾米丽父母准备的礼物仔细包好,又检查了一遍证件和机票。王轱辘则把要带的麦种和资料装进随身背包,确保万无一失。
\"轱辘,你说...\"沈雅琴突然停下手中的活,\"咱们这一走就是两个月,家里不会有事吧?\"
王轱辘放下手中的东西,摇着轮椅过去握住她的手:\"放心吧,梨叶和菌生会照顾好的。再说现在通讯这么方便,随时都能视频。\"
沈雅琴点点头,但眉头还是微微皱着。王轱辘知道她是舍不得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哪怕只是暂时的。
\"雅琴,\"他轻声说,\"要是你实在不想去,咱们就不去了。\"
\"谁说不想去了?\"沈雅琴立刻反驳,\"我做梦都想看看青山和思远长大的地方。就是...就是有点不踏实...\"
王轱辘理解她的心情。对于两个在黄土里刨食大半辈子的农民来说,出国旅行确实是个巨大的跨越。他轻轻拥抱了妻子:\"有我在呢。咱们什么风浪没经历过?\"
夜深了,两人躺在床上却睡不着。月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进来,在地板上画出一道银色的线。
\"轱辘,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吗?\"沈雅琴突然问。
王轱辘笑了:\"怎么不记得。那天我去找李青,你拿着扫帚把我拦在门外,说闲杂人等免进。\"
沈雅琴轻轻打了他一下:\"胡说什么。我是看你瘸着腿,好心扶你进去的。\"
\"是是是,沈大小姐最善良了。\"王轱辘调侃道,\"后来还总给我留好吃的,怕我饿着。\"
沈雅琴靠在他肩头,轻声说:\"那时候哪能想到,咱们会有今天...\"
王轱辘没有回答,只是紧紧握住了她的手。窗外的梨树在夜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与命运的奇妙。明天,他们将踏上遥远的旅程,但无论走多远,这里永远是他们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