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莞娘抚额,“那你就全都自己收着。”
江远不同意,“我要是没成亲,那我肯定自己收着,但我现在都要和你成亲了,我不给你钱,以后咱们的小家难道全靠你自己支撑?”
这是正常人能做出来的事?
他可不是那种没脸没皮,吃软饭还吃的格外理直气壮的人。
作为一个正常男人,他就算赚钱的本事没有谢莞娘大,养家糊口这件事儿上他也绝对不能含糊。
两人就这个问题争论了大概一刻钟,最终谢莞娘因为懒得继续浪费口水,选择了接下江远给的那个小钱箱子。
箱子里不仅放了现银和铜板,而且还放了几张契书,也就是说,江远连他在明福村的宅子和田地也都交给谢莞娘了。
谢莞娘叹气,默默把东西搬进自己屋里,和她的小钱箱子放在一起。
江远如愿以偿,激动、欣喜的情绪让他精神头格外好,即使受了伤,他也根本定不下心安安分分休息,被谢莞娘勒令回屋静养之后,他就一直睁着眼睛躺在那儿,盘算定亲成亲的诸多细节。
谢莞娘也没闲着,把江远转交的东西安顿好后,她提笔写了一封长信,打算等回了老家,就把信件和礼物一并托人送到谢道衡那。
毕竟是婚姻大事,她可以在已经得到谢道衡默许的情况下自己答应江远,但却不能连知会都不知会她养父母一声。
除了她决定和江远定亲、成亲的这件事,谢莞娘还在信里简单讲述了她在易县的生活情况。
报喜不报忧是没有的,但完全说实话却也是不可能的。
易县比他们老家危险,每年秋末到春初都会有马匪和异族作乱的事,她就算不说谢道衡也是知道的,是以她一五一十全都写信里了。
但遭遇细作和马匪截杀的那两次事件,谢莞娘就没有在信上提起了。
她着重描述的,是她的生意、她雇佣的护卫、她和边军已经变得十分融洽的合作关系,以及江远已经凭借军功升任千总的这件事。
说来说去,无非是想让谢道衡等人没那么担心。
十天时间转眼即过,在江远即将启程回去紫荆关的前一天,谢莞娘他们在挑好的吉日启程,带着大量土特产踏上返乡之路。
军营那边给江远的赏赐,也是在这一天送到易县来的,对此江远是既无奈又好笑——他都没假期了,东西现在送来,他也来不及买宅子和铺面了啊!
没奈何,他只好把常曜让人送来的金银、宝石、布匹、皮毛等物,全都分门别类归拢起来,和清单一起送进库房。
左右谢莞娘留下自住的这个院子,与前面的成衣铺子彼此相连,每天都有大量人员在附近活动,梁上君子根本不敢光顾。
而那些在前院做事的人,就算过来打扫卫生、照顾花草,也不会溜门撬锁进入库房,是以他只要把箱子、库房大门全都锁好,东西放在里面就丢不了。
把东西安顿好,江远跟着过来送赏赐的同袍,一起骑马回了紫荆关,继续做他该做的事。
谢莞娘和郝玉等人则是乘着雇来的马车,一路风尘仆仆回了明福村。
准备送回谢家的东西和信件,谢莞娘在回村之前,就安排人手送到了谢家在白河镇的某家铺面。
那是谢道衡跟她约好的暗中联络的中转站,两人每次书信和物品来往,都是通过那家铺子的掌柜中转。
没想到他们会亲自回来的陈里正、汪小芝等人,在看见熟悉的面孔时,俱都又惊又喜。
很多村民认出他们,忍不住凑过来询问他们离开村子之后的生活状态。
大家都对外面的世界,谢莞娘等人的近期生活很是好奇。
谢莞娘等人挑着能说的说了一些,在路过小阳爹娘家时,谢莞娘趁着周围有不少村民在看热闹,把小阳为她爹娘、哥嫂准备的礼物,光明正大递给了小阳二哥。
小阳大姐和二姐已经出嫁,但小阳还是给她们都分别准备了一份东西。
这两份东西小阳特意叮嘱了谢莞娘,千万不要交给她爹娘哥嫂。
用她的话说,这些东西只要进了她爹娘手里,她两个姐姐就休想再捞到一点。
谢莞娘心知小阳对她爹娘的认知十分准确,遂答应了届时派自己身边的护卫去帮小阳跑一次腿儿。
在村民们的围观与询问中回到村尾,谢莞娘和郝玉接过汪小芝递来的钥匙,分别打开了他们各自院子的门。
因为谢莞娘还带了护卫回来,汪小芝干脆把江远家的院门、厢房屋门也给打开了。
那些护卫先是帮着谢莞娘等人把车上的东西搬下来,归置好,然后才拎着他们的简单行囊,结伴去了江远家的厢房休息。
车夫在拿到谢莞娘给的银钱之后,就结伴驾车去了白河镇。
他们打算在白河镇休息一晚,然后再顺便看看能不能接上一个顺路回去易县的单,多少挣一点外快。
其他村民在拿到谢莞娘让人分发的点心糖果后,就三五成群的小声议论着离开了,只有陈里正、陈大夫、汪小芝等与谢莞娘他们关系亲近的人,依然留在谢莞娘这里。
女眷们送来了肉蛋果蔬,这会儿正一边和谢莞娘闲聊,一边动作麻利的帮着做饭。
男人们则是坐在堂屋,围着郝玉问东问西。
阿泰和小梅明天还要返回他们自己的村子,谢莞娘这会儿就没让他们帮着做事。
小梅这会儿正清点他们打算带回村子的东西,阿泰则是一边给郝玉等人添茶加水,一边耐心等待合适的开口机会。
他打算在村里雇辆牛车,而不是像谢莞娘说的那样,直接赶着他们从边镇带回来的其中一辆马车回去。
一方面马车要进他们村子很不容易,且还容易惹人眼红,另一方面,阿泰觉得,谢莞娘他们肯定也少不了需要用到马车。
不想给自己和别人都徒增麻烦的阿泰,觉得他们回去和离开的时候各雇一次牛车,对他们来说才是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