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莞娘对江远意欲找后账的打算一无所知,她这会儿正三言两语跟郝玉解释她为什么用百米冲刺的速度跑来他家。
正在教导从附近县镇收的十来个弟子的郝玉,听到她说江远受伤了,忙放下手头的事,让弟子们先自己打拳或者扎马步,他则是和陈氏一起,带着女儿赶往谢莞娘的成衣铺子。
他们过来时,江远正坐在后院堂屋,大口吃着小梅给他端来的、厨娘新做的小米粥、二合面馒头、萝卜干炒鸡蛋、瘦肉炒胡萝卜木耳洋葱,以及谢莞娘常备的肉酱、鱼干、小咸菜等。
“郝叔、婶子。”看见郝玉一家,他站起来,笑着跟郝玉和陈氏打招呼。
郝玉把女儿递给陈氏,眼睛则来来回回在江远的身上扫视。
“看来伤的确实不重。”虽然不是大夫,但郝玉也是被战场锤炼过的人,各种伤兵见多了,他打眼一看,就能看出江远到底是不是在勉力强撑。
陈氏闻言松了口气,“那你们爷俩慢慢说话,我和莞娘去前头看看绣娘们做的那些冬装。”
谢莞娘的铺子虽然主要经营款式简单大方的成衣,但在顾客们有需求时,她聘请的裁缝、绣娘,也会根据顾客要求,给他们做一些绣纹更多、看上去更加精致华丽的衣服。
当然,这个所谓的“精致华丽”是相对她铺子的绝大多数成衣而言的,跟人家绣坊出来的那些还是没法比的。
陈氏提出去看那些衣服,也不是真的对那些衣服感兴趣,她只是随便找了个由头,给郝玉和江远腾地方。
谢莞娘对陈氏的想法一清二楚,两人一边彼此说笑,一边逗着孩子往前院走。
和她们一起离开的,还有小阳、海棠、小梅三个,阿泰倒是留下来了,他想在郝玉帮江远检查伤口时,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先别吃了,先让我看看你的伤。”轻轻在桌子上拍了下,郝玉提醒江远跟他去房间里面。
江远在谢莞娘的铺子里有固定住所,虽然他很少回来,但谢莞娘却还是在食肆和成衣铺子都给他留了一间屋子。
听到郝玉一刻也等不得的急声催他,江远只得放下筷子,先回房间让郝玉给他检查伤势。
万幸,他对郝玉和谢莞娘都很了解,知道这两人都不是好糊弄的主儿,并没有在伤势上面报喜不报忧。
确如如他自己所说,除了胳膊上的伤确实需要吊一阵子绷带,有些不方便之外,他身上的其他伤口,都只是浅而窄的一道道皮外伤。
郝玉洗干净手,小心翼翼拆开纱布,把江远身上所有的伤全都仔细看过一遍,这才又小心翼翼帮他把纱布重新包好。
“你这次回来能待几天?”两人回到堂屋,江远继续吃饭,郝玉则是坐在他对面,和他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
江远咽下嘴里的食物,“十二天。”
“那挺好。”郝玉闻言,笑容不由爬上脸颊,“那我和莞娘他们就等你回军营了再出发。”
江远抬头,“出发?”
郝玉解释,“我们打算回一趟明福村。”
江远蹙眉,“粮食直接让庄头雇车给运过来不就可以了吗?”
郝玉叹气,“这会儿和咱们来的那时候可不一样,若是只让庄头雇车送粮,我担心路上他们会遭遇不测。”
江远这才想起来,他们边军迄今为止都还在搜捕漏网的异族残军和马匪残部。
他道:“那我和你们一起回去。”
郝玉摇头,“你这胳膊得静养,再说,你留在紫荆关,我也能更放心你婶子和银珠待在易县。”
银珠是郝玉和陈氏女儿的名字,是陈氏给取的,或许是未嫁时自己受了太多委屈,现在陈氏对女儿银珠好的不得了。
谢莞娘猜,她大概是下意识地,想在女儿身上弥补自己曾经的遗憾。
至于郝玉,他虽然想要一个能够承继香火的儿子,但却并没有指望过第一胎就生出儿子。
女儿也是他的骨血,加上女儿又不用肩负起家族传承的重任,他对女儿一向也是疼宠有加的。
江远被他这么一说,只好放弃了带伤随行。
他道:“那你们多带些人。”
郝玉点头,“会的。”
江远又道:“我现在是千总了。”
郝玉:???
郝玉:!!!
江远有些小得意,他也算是靠自己的努力,为自己挣到一份前程了。
虽然他并不在意所谓“前程”,但守护、教导了他十多年的郝玉在意他是否前途光明,他想要守护、携手的谢莞娘也需要他前途光明。
为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他愿意走出明福村,靠自己的本事,在战场上为自己搏一条出路。
“你、你......”郝玉结巴了一下,又伸手抹了把眼泪,“好啊,千总好啊。”
千总是正六品武官,麾下可统率1000人,负责驻守关隘或参与野战。
能爬到千总的位置,江远必然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经历了常人从未经历的危险。
当然,这也和江远的从军生涯,是从给常曜做亲兵开始的有很大关系。
作为常曜的亲兵,本事必须是一等一的,且很多危险任务,他们都要积极参与。
如此一来,他们立功和被提拔的机会,自然就也会比普通将士要多很多。
从江远的讲述中,郝玉得知,他现在是直接听命于主将常曜的、紫荆关的营兵千总之一,对麾下士兵有惩戒权,如鞭笞、关禁闭等,但重大案件仍需上报处理。
平时,他需要管理下属、和下属一起参加日常训练,还需要完成防线范围内的日常巡视任务,和其他将士一起确保驻地和周边地区安全。
周边县镇有需要时,他还可以协防州县、缉拿盗匪。
如遇战事,他则是需要配合主将常曜,参与对外作战。
至于届时他是负责前锋攻坚、侧翼辅助,还是负责后勤,则要看常曜的具体安排。
两人正说着,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很是心急知道结果的谢莞娘,就和抱着孩子的陈氏,以及海棠三个,一起从前院赶回来了。
她看向郝玉,以眼神询问江远的伤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