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
秦峰补充道:“赵毅,让他们大摇大摆地走,如果有人问起,就说张良举报他们,破坏赈灾之事。”
“张良出现了?”蒙毅神情一紧。
那可是博浪沙刺杀陛下的刺客,他在这里,陛下还不让他们开始搜查。
这会不会破坏赈灾之事?
就在蒙毅胡思乱想之际,嬴政沉声道:“小秦的话没有听明白吗?”
“听明白了。”蒙毅恭敬地说道。
“那还不快按照小秦的吩咐去办,如果没有人问起,你就派人将这个消息散布出去。”
“小侄明白。”
蒙毅立马安排手下,将张良的人都带走了。
他一走,嬴政就对着秦峰竖起大拇。
“小秦啊,我不得不佩服你,如此一来,张良就算不是朝廷的人,也会被人怀疑。
他如果想要再对始皇帝进行刺杀,恐怕也没有人会相信他的话。
更不会有人帮他了。”
秦峰谦虚地说道:“这不算什么,我只是顺而为之而已。
他不是躲在暗处,不想露面吗。
那么我们就将功劳给他,让他成为大秦的功臣。
逼着他露面。
我们现在回函谷关。”
“回函谷关干什么?”嬴政好奇地问道,“现在我们不是等张良自己跳出来吗?”
秦峰笑了一下,道:“不着急,让子弹飞一会儿。
我们先回函谷关,有些事情需要朝廷出面。
对了,扶苏现在应该在函谷关吧?”
嬴政颔首道:“他是这次赈灾的真正主事人,怎么可能不在函谷关。”
“那就好。你去见一下扶苏,让扶苏昭告天下,说这次赈灾之法是张良敬献的计策。
想要赏赐他,让他去哪里找你。
当时候,想要弄清楚一切,或者澄清自己的张良。
一定会找上门的。
趁此机会,你可以收服张良。”
嬴政苦笑道:“这样的人才,肯定没有那么容易收服的。”
秦峰笑道:“贤才哪有那么容易就能收服的。
当年刘备都三顾茅庐才能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诸葛亮更是七擒七纵孟获,才收拢一员猛将。
你想要收服张良,最好也学学人家。”
“三顾茅庐?七擒七获?”嬴政饶有兴趣地问道,“仿佛是很有趣的两件趣事。
说来听听,让我能学一学。”
“成啊,但是这里是说话的地方吗?”秦峰翻了翻白眼。
嬴政笑道:“也对,我们回到函谷关再说吧。
我先将张良的事情安排好。然后你好好说说这两件事。”
“行。”
旋即,嬴政安排了一个护卫留下来,等着新的书吏到来,然后给灾民进行登记,接着是安排工作。
除了老人和小孩之外,所有人都有事情干。
这多亏了秦峰又给了嬴政两个产业,第一个是水泥,修桥铺路最佳的材料。
水泥做出来后,就是修路,修城墙。
十万人就这么被安排完了。
第二个产业是瓷器。
利用后世的手法,制造出不同的瓷器,让人爱不释手。
嬴政见了之后,都直接定了好几套。
还有已经拥有的造纸厂,毛笔作坊,养殖场,织布作坊,炼铁作坊等等。
再加上修建书院和藏书楼,以及开垦荒地等等。
根本不怕出现灾民没有工作的场景。
这也多亏了秦峰的政策,让赈灾变得如此简单。
不过这样的赈灾之法有不可复制的地方。
那就是各个作坊都是嬴政的。
如果其他地方受灾,可以以工代赈,但是绝对不会有那么多的作坊同时出现。
不过这是小问题,秦峰没有指出来。
他跟随嬴政一起回到了函谷关内,然后包下一间客栈住了下来。
秦峰在客栈里先用酒精全身喷洒一遍,然后又洗了一个造。
至于嬴政,他去找了扶苏。
……
函谷关行宫内。
嬴政坐在龙椅上,扶苏,冯去疾,夏无且,蒙毅,隗林以及章邯几人坐在下方。
“扶苏汇报一下赈灾的情况。”嬴政沉声道。
扶苏立马恭敬地回答道:“回禀父皇,赈灾之事,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灾民们都很配合,我们不仅给他们工作,还给他们工钱和食物。
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商贩,学会了一些手艺,开始卖面条,包子和馄饨。
有了钱的灾民,很舍得花钱购买这些吃的。
不过也有不少混入灾民中的假灾民。
除了父皇刚刚抓到的一伙假灾民之外,还抓获过好几批。
经过调查,他们不是附近的村民,就是一种抠搜的地主老财。
村民是因为家里揭不开锅了,所以才来的。
至于抠搜的地主老财,他是为了贪便宜而来。
儿臣放过了那些村民,并且给他们安排了工作,至于那些抠搜的地主老财。
儿臣直接拿了他们身家的八成,算是支持这次赈灾。”
嬴政微微点头:“嗯。做得不错,如今朝廷要实行仁政,对于穷苦的百姓确实需要格外开恩。
至于那些贵族,地主,为富不仁的富商们,朝廷却不用对他们心慈手软。”
“谢父皇支持。”扶苏心中十分高兴。
他觉得嬴政认可自己了。
这是他这辈子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嬴政点了一下头,便看向冯去疾和隗林:“粮食可够?”
隗林恭敬地回答道:“回禀陛下,粮食足够了,而且造纸作坊和瓷器作坊已经开始盈利。
利用盈利所赚取的钱财,可以再次购买大量的粮食。
所以此次赈灾,粮食并不用担心。
而且,微臣已经从利益当中拿出一部分钱财,送去河东郡,打算利用这笔钱重新建造河东郡。”
嬴政微微点头,道:“可以。如今十万灾民刚开始修水泥路,那么第一条水泥路就从函谷关修到河东郡吧。
同时发展商业,将王禹的一些产业转移到河东郡去。”
“陛下圣明。”隗林说道。
嬴政再次说道:“百姓们回到河东郡后,将免除三年农税和三年的各种徭役。
同时朝廷大力支持百姓创业,官府要鼓励百姓开办养殖业。”
“陛下圣明。”扶苏几人同时说道。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嬴政竟然有这样的决策。
他们可以想象,河东郡的百姓们知道了,会有多么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