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听闻李善长所言,瞬间明白了他的来意。
朱标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思索,随即询问道:“李大人,既如此,不知令郎李祺擅长些什么?山东新政推行,事务繁杂,知晓其所长,也好安排个合适差事。”
李善长赶忙拱手,恭敬答道:“殿下容禀。犬子李祺自幼研习经史,于文章之道略有心得,下笔能言时务,剖析事理也算清晰。再者,他对辽东新学亦有涉猎,尤其对新学中的数术之学颇感兴趣,运算计量颇为精熟,日常账目、工程规划等相关事务,应能妥善处理。”
“且犬子性格坚毅,处事沉稳,遇到棘手之事,不骄不躁,能冷静应对。他心怀报国之志,常思如何为百姓谋福祉。此次听闻殿下主持山东新政,一心向往,盼能在新政推行中贡献绵薄之力,磨炼自身。”
“殿下推行新政,正需人手。犬子虽不才,但若是能在山东为新政效力,定当竭尽所能。还望殿下看在他一片赤诚之心的份上,给他一个机会。”
朱标静静听完,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说道:“李大人不必如此忧心,令郎既有此志,本宫自会考量。山东新政确实需要有识之士,若李祺真如大人所言,定能在其中有所作为。”
李善长在东宫与太子朱标一番交谈,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
李善长见该说的已说,便起身告辞。
朱标将他送至宫门,一番寒暄后,李善长拱手作别,转身离去。
李善长回府之时,天色已渐暗。
刚踏入府门,便见李祺焦急地迎了上来,眼中满是期待,迫不及待地问道:“父亲,您去东宫拜访太子殿下,结果如何?殿下可应允孩儿去山东历练了?”
李善长神色平和,抬手示意李祺莫急,缓缓说道:“祺儿,此事急不得。太子殿下听了为父的来意后,询问了你擅长之事,为父一一作答。但新政推行,事务繁杂,殿下需考量一番,才能定夺是否安排你去山东。”
说罢,李善长迈步向厅中走去,李祺赶忙跟上。
入座后,李善长继续道:“太子殿下日理万机,既要辅佐陛下处理国政,又要负责山东新政,诸事缠身。他需权衡各方利弊,方能做出决断。咱们现在能做的,唯有耐心等待。”
“你要明白,机会虽难得,但也不能过于急切。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你更应沉下心来,将自己所学再梳理一番。若殿下应允此事,到了山东,方能一展身手,不辜负殿下的信任。”
李祺微微皱眉,虽心中急切,但也知父亲所言在理,点头道:“父亲教训的是,孩儿明白。只是心中实在期盼能早日去山东历练,为新政出力。”
李善长看着儿子,语重心长地说道:“你有此志向是好的,但凡事需稳扎稳打。稍安勿躁,静候消息便是。只要你自身有真才实学,不愁没有施展的机会。”
世间诸多事,只要李祺肯用心努力,李善长凭借自身人脉与威望,皆能设法为他铺就坦途。但路虽能铺,最终如何前行,还得看李祺自己的抉择。
李善长一生历经风雨,在朝中根基深厚,于儿子的前程,自是愿意倾尽全力。可他也明白,旁人助力只是一方面,李祺自身的选择才至关重要。
若李祺贪图安逸,即便前路已铺就,他也难有大作为。反之,若他心怀壮志,积极进取,愿意在磨砺中成长,那李善长所铺之路,便能助他一飞冲天。
好比此次去山东历练,李善长已向太子朱标表明心意。但最终李祺能否成行,以及去了之后如何作为,全看他自己。是在新政推行中兢兢业业、施展才华,还是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皆在他一念之间。
李善长深知,人生之路要靠自己走,他能做的,只是在关键处扶一把、引一程,真正的成败,还得由李祺自己书写。
若李祺甘愿这般躺平度日,倒也无甚打紧。李善长为开国功臣,立下赫赫功劳,这些功绩足以荫庇李祺及其子嗣,让他们安安稳稳躺在功劳簿上,尽享荣华富贵。
李善长一生拼搏,为大明江山出生入死,挣下这份家业。
凭他的功勋,李祺即便无所作为,也能衣食无忧,过着富足优渥的生活。
其后代子孙,亦能承其福泽,在这世间顺遂一生。
只是如此一来,李祺便失了进取之心,大好年华虚度,空负一身潜力。
于家族而言,虽富贵依旧,却少了几分奋进的朝气;于国家而言,也少了一位可能有所建树的栋梁之材。
但人各有志,若李祺只求安稳享乐,李善长也能保他这一世富贵。
不过李善长心底,还是盼着李祺能出去闯荡拼搏一番。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等朱标登基上位,这些老资历的功勋旧臣,难免会渐失圣眷。
届时,朝堂之上新人崛起,替换旧人,乃大势所趋。虽说李家凭借过往功劳,富贵或许还能存续,可那尊荣显耀,却未必能如初。
李善长深知此理,明白唯有李祺趁此时机,在新政中崭露头角,为自己谋得立足朝堂的本事,方能在未来局势变幻中,让家族长久兴旺。
不然只守着旧功劳,恐难抵御岁月变迁、朝堂更迭带来的冲击。
那李善长前往东宫一事,很快被锦衣卫察觉,汇报给了都指挥使毛骧。
毛骧不敢耽搁,即刻将此事告知朱元璋。
朱元璋听闻,嘴角微微上扬,轻笑道:“这李善长,心思倒是玲珑得很。都晓得给自己子孙谋划前程、铺就道路了。”
说罢,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不知心中在思量着什么。
起初,朱元璋本欲在处置胡惟庸之际,一并解决李善长。
但思量再三,终究没这么做。
如今他手握更好的筹码,行事更具底气,觉着犯不着非要取李善长性命。
留着李善长,权当是一步闲棋。
且看日后局势发展,说不定这李善长还能派上用场,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
朱元璋老谋深算,心中打的便是这般算盘,暂且留李善长在这朝堂之中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