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未落,尼摩星手中的蛇鞭已如毒蛇出洞,直取杨过中路。
那鞭梢缀着精钢蛇首,獠牙处幽蓝闪烁,分明淬了剧毒。
杨过有意试探路数,当下只守不攻。
蛇鞭缠向他双腿时,他足尖轻点鞭身,借力腾空三转。
毒牙刺向心口时,他又以运气轻拨,将鞭势引向一旁。
十招间,尼摩星连换三种西域绝学,鞭影如群蛇乱舞,却总是在关键时刻被杨过以绝顶轻功巧妙化解。
“十招。”杨过淡淡开口,指间内力一吐,震得尼摩星虎口发麻。
尼摩星黝黑的脸上闪过一丝惊疑,与身旁的潇湘子迅速交换了一个眼神。
二人面面相觑,终于收起轻视之心。
尼摩星突然手腕一翻收回蛇鞭,冷声道:“好小子,确有几分鬼门道。我们既然有言在先,这便带你去见郭靖。”
杨过本已暗运内力准备应变,见对方竟真的守信,不由暗自诧异。
原来,蒙古大汗蒙哥早已得知郭靖这位爱徒到了漠北,确实起了爱才招揽之心,特命尹克西、马光佐等人前去相接。
谁知尹克西、马光佐二人在钟南山、襄阳城下曾是杨过手下败将,羞于提起往日狼狈,只得寻个借口,将这份差事推给了潇湘子和尼摩星。
潇湘子、尼摩星二人本就心高气傲,又听闻过大汗有意招揽,便想先给杨过一个下马威,折服对方后再带入大营,也好显显自己的手段。
却没料到杨过武功竟如此深不可测,两人亦讨不到半分便宜,反而险些下不来台。
潇湘子与尼摩星再次交换了一个复杂眼神,终于由潇湘子干咳一声,开口道:“也罢。实不相瞒,大汗确有谕令,要我等着意延请杨少侠前往大营一叙。方才……不过是想试试少侠的武功,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杨过闻言心中霎时雪亮,原来其中还有这般曲折。
他心念微动,当下也不点破,只微微一笑,顺势道:“既然如此,就请二位头前带路吧。”
耶律燕轻策马匹靠近,低声道:\"事出反常,小心有诈。\"
他仰首对耶律燕低语:\"且看他们耍什么花样。\"
此时风沙渐息,旷野恢复清明。
一行人马开始向北行进。
耶律燕紧跟在杨过身侧,始终保持警惕。
而大雕则迈着稳健沉重的步伐,紧随其后,一双锐目如电,不时扫视周围蒙古骑兵,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凶猛气息,显出一副忠心护卫的姿态。
周围的蒙古兵士们何曾见过如此神骏异兽,见状无不纷纷下意识地拉紧缰绳,与这巨禽保持距离,脸上皆露出惊疑敬畏之色
杨过察觉到耶律燕心中紧张,便略缓马速,与她并辔而行,温言道:“耶律姑娘不必忧心,有杨某在此,定护你周全。”
耶律燕看向他,一双明眸中不见柔弱,“好意心领了。我耶律燕虽武功不及你,却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我能保护自己。”
她话音未落,手中马鞭稍紧,腰背挺得笔直,那姿态宛若一株生于北疆风沙中的白杨,柔韧而孤直。
风沙裹挟着一行人抵达了蒙古大营。
营寨连绵,旌旗招展,刁斗森严,一派肃杀气象。
辕门高耸,两旁箭楼林立,蒙古精兵持弓按刀,虎视眈眈。
出乎杨过意料,在辕门口迎接他们的,竟是身披红黄僧袍、气度沉雄的金轮法王。
他双手合十,面带微笑,眼神却深邃如渊,缓缓开口道:“杨小居士,别来无恙。大汗闻知居士前来,甚为欣喜,特命老衲在此迎候。”
杨过心知此人武功修为远在潇湘子、尼摩星之上,乃是平生罕遇的大敌,当下不动声色,还礼道:“有劳法王引路。”
行至大营深处,却见一座高台巍然矗立,台上设有箭靶、强弓等物,两侧肃立着数十名蒙古射手,目光炯炯,气氛肃穆。
杨过脚步一顿,目光转向金轮法王:“法王,这是何意?”
金轮法王微微一笑,合十解释道:“杨居士莫要误会。我蒙古以骑射立国,最敬勇士。凡欲入金帐觐见大汗者,皆需在这'试箭台'上一展身手,以证武勇。此乃祖宗旧制,非为刁难,实为敬重。还请居士露一两手绝技,让我等开开眼界。”
说罢,他手一挥。
只见几名蒙古兵推搡着一个被捆绑的汉人俘虏来到箭靶位置跪下。
那俘虏虽衣衫褴褛,身上带伤,却脊梁挺直,目光中带着不屈之色。
一个兵士竟将一颗红苹果,放在了那俘虏的头顶!
金轮法王冷冷道:“请杨居士于百步外,射落那人头顶的苹果。若箭术不精,误中其人……那便是他命该如此,亦算是为勇士试箭了。”
“法王此举未免太过残忍。”杨过沉声道,“杨某虽不才,却也不愿以无辜性命为戏。”
耶律燕在一旁看得气愤,忍不住大声道:“这分明是刁难人!以人命为赌注,岂是英雄好汉所为?”
金轮法王目光微转,看向耶律燕,脸上依旧带着那莫测高深的微笑:“两军交战,非是江湖较技,何来仁慈儿戏?若能入我大汗金帐,皆是人中勇士。既是勇士,又何惧此等考验?若是杨少侠不敢出手,那就请回吧。”
潇湘子和尼摩星在一旁冷笑,显然早知有此一出,就等着看杨过出丑。
大雕似也感知到紧张气氛,发出低沉鸣叫,双翅微振。
杨过心中一凛,怒火陡升。
他武功虽高,所学多是剑法、掌法及轻功、内功精髓,于这军中弓射之术,却从未系统习练。
百步之外,目标又是活人头顶的细小苹果,稍有不慎,便是箭穿头颅的惨剧。
他岂能拿无辜同胞的性命来逞强或冒险?
就在这时,那名被绑作箭靶的俘虏却突然昂起头,大声道:“杨少侠!是你吗?我曾在郭大侠府上见过你!我是丐帮弟子刘通!”
杨过凝神看去,依稀记得此人确是曾在襄阳见过的丐帮兄弟。
那刘通继续喊道:“杨少侠!你只管射!我不怕死!落在这些鞑子手里也是生不如死!能死在你的箭下,总好过受他们的折辱!为我们汉人争口气!”
刘通这番话,更是让杨过感到肩头重逾千斤。
他岂能让眼前这位忠义之士因自己失手而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