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大门时林爷爷的脸色依旧不好看,林奶奶拍了拍她的胳膊:“观观都没有垮着脸,你别往心里去,他们就是嘴碎。”
林爷爷看了看旁边没事人似的孙女,哼了一声:“一大把年纪话都不会说。”
林观复走到俩人中间挽住他们的手臂:“爷爷和奶奶别计较这些,到哪都少不了说闲话的,外国人其实也一样喜欢说闲话的。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是,吵架太浪费精力了。”
主要是有可能对方拉得下脸胡搅蛮缠,她目前精力紧张,没功夫发疯。
林爷爷转头看向她,语气复杂:“观观,你真的不走了?”
老两口到现在依旧都带着不确信的期待。
林观复停下脚步,语气坚定:“真的不走了。这里是我的家,我会尽快在国内找到工作,到时候养你们啊。”
林奶奶眼圈微红:“我们哪里就要你养了?你爷爷有退休金,我们没花钱的地方。”
林爷爷也重重地点头,一连说了几个好字。
三人沿着街道慢慢地逛着,90年底末的街头已经显露出变化的端倪,小区门口附近有传统的副食店和粮食店,但也已经出现了零星的私人零售店。
自行车、摩托车数量庞大,而私家车明显增加不少。
广告牌更是中外混合,外国产品的身影逐渐走进来。
“变化真是大啊。”林观复感慨。
记忆中并不清晰的街景和眼前所见重叠,她的脑袋里好像有三个时空的记忆交错。
林奶奶如数家珍地介绍周围的各种新东西,新开的大型超市,新建的写字楼,手机专卖店,干洗店的方便,拐角处的药店和坐公交去的大医院……
哪怕不是在小区附近的新东西,林奶奶和林爷爷也都知道。
林观复静静地听着,然后笑问:“爷爷奶奶,你们是平日里组团去看开业了吗?”
林爷爷不太爱说,林奶奶坦然地承认:“家里的电视看多了也就那样,附近要是哪里新开业什么,大家都会凑热闹去看看。开业那天可热闹了,大老板基本都会请舞龙舞狮的队伍敲锣打鼓,还有些地方有专门的表演呢。”
这年头开业就是要热热闹闹,尤其是这些大型的商业店铺,舞龙舞狮更是标配,哪家若是办得寒碜了还得被人说几句。
林观复一边听着,一边将这些信息一一记在心里。
唯一让她苦恼的可能就是交通了,又回到了要挤公交的时代。
她面上不显,走到一个报刊亭,不到五平米的小店,里面都是报纸和新出的杂志,里面有林观复熟知的各种漫画杂志,这都是她小时候零花钱的去处啊。
林爷爷和报刊亭老板聊天的时候,林观复停下来买了好几份报纸,《青年报》、《参考消息》等等,上面有一些最新的招聘信息和国内行业现状的介绍认知,她心里起码有个底。
第二天林观复去逛了逛超市,真就是逛了逛,没有买多少东西,她倒是先把带回来的礼物从行李箱扒拉出来。
林爷爷和林奶奶都高兴得不行,一边说他们不需要她这么花钱挂记,一边又把她带回来的礼物小心地放着。
林观复坐在沙发上翻看报纸,招聘版上的消息不少,但和她的专业和预期目标相符的并不多,而且大多都要求有工作经验,或者只招收应届毕业生。
当然,如果她只是想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并不难,但架不住她有心挑选。
选定一份工作后并不想频繁的辞职,这就导致林观复需要把公司和个人的未来发展前景都考虑进来,难免显得挑剔了些。
不过,她注意到一些外企的招聘广告条件优厚,但要求往往也很高。
上面有一家她熟悉的知名电脑公司的招聘条件吸引了她的目光,不单单是优厚的待遇,还有要求。
“招聘国际市场专员,英语流利,有海外背景者优先”
她心中一动,用笔把这则广告圈了出来。
林爷爷和林奶奶看似在忙自己的事,但其实一直都盯着她的动作,见她终于有看得上眼的,忍不住凑过来看了看。
林爷爷:“这个看起来是真不错,像是m国那边进来的电脑公司,待遇怎么样?”
林观复回答:“底薪2000起,拿多少就看自己的本事了,各种绩效奖金和福利。”
在这会儿,民营企业和国企的普通员工拿到手的工资也就600多,技术工和管理层稍微高一点,但平均月薪也不会超过1000,这还是在大城市了。
林奶奶一听可满意了:“这么多?底薪都是比你爷爷的退休金多了一倍。”
林爷爷:“……这能一样吗?这是外企,而且人家要求高着呢。”
林观复:“确实要求高,待遇写的这么好,可见这个公司想要在国内开拓市场的决心。这可是块香饽饽,盯着的人肯定不少。”
林观复当天下午就开始给自己做简历,她倒是手到擒来,只不过这会儿的工具实在是挑战人的耐心。
林爷爷和林奶奶都安静地坐在客厅不打搅她,只能听到老式打字机咔嗒咔嗒的声音,林观复则是斟酌着简历的用词,在纸上写写画画。
既然要咬住这块肉,肯定不能愣头青似的去面试。
2000底薪的工资开出来,人家要的肯定不会是一个普通的职员。
脑袋里有想法,她下笔如有神,有了一个说服的方向。
写完简历,她就听到外面有客人上门,熟悉的大嗓门让林观复一下子想起来这是昨晚楼下说话的李婶子,两家就住对门,上门来确实方便。
“……这是我家亲戚送的苹果,甜着呢,就想着切一盘过来尝尝,正好你家观复刚回来,我还没上门呢。”
林奶奶寒暄道:“真是太客气了,好东西留给自家吃嘛。我家观复在倒时差呢,昨天才回来,身体还没适应过来。”
这是帮忙打圆场,既免了林观复这会儿出去应酬,也点明了原因。
“倒时差啊?”李婶子也不知道懂没懂,说起旁的事情,“你家观复真准备留在国内了?那接下来是要找工作了,女孩子嘛,还是得找个稳定的工作。你们家观复条件好,肯定能找到的,也不用太着急。”
林爷爷一直沉默着不掺和,林奶奶慈和地说:“我和她爷爷都不着急,只不过她自己有上进心,我们就她一个孙女,只要她开心就好。”
屋子外断断续续的声音林观复像是看家长里短剧一样,李婶子简单说了林观复后就开始说起昨晚上听到的“新情报”,谁谁谁家的八卦可是如数家珍,显然昨晚他们一家三口离开后热闹得很。
当然,林观复明白她昨天晚上怕是也没逃过被蛐蛐。
她能不在乎这些闲言碎语,但她在乎爷爷奶奶的感受。
他们一辈子行得正坐得端,也是“体面人”,但却因为儿子儿媳的选择承受指指点点,她自然不能再让他们因为自己而受委屈。
书桌上,精心准备的简历安安静静地躺在那,却蕴藏着林观复改变一切的力量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