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那头,传来江芷云清冷中带着一丝慵懒的嗓音。
“大艺术家,赚到奶粉钱了吗?”
她的声音里含着笑意。
“还不够”,陈宇靠在栏杆上,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你太能花钱了,我得多赚点,不然养不起”。
“贫嘴”。
江芷云轻哼了一声,沉默了片刻,声音忽然低了下去。
“我……想你了”。
“三天后,我去京城领奖”,陈宇的声音也变得温和起来,“到时候……我们就能见面了”。
江芷云在魔都的总部,距离京城不过两小时的高铁路程。
“嗯”,电话那头的声音带上了一丝雀跃,“我等你”。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念念呢?她有没有想我?”
“她想不想你我不知道”,陈宇故意逗她,“反正她现在看动画片看得入神,估计早就把我这个爹给忘了”。
“你呀……”
江芷云无奈地笑了起来。
两人又聊了几句家常,才依依不舍地挂了电话。
陈宇收起手机,转过身,脸上的笑容还没来得及褪去。
他看到女儿念念不知何时跑到了他身后,正仰着小脑袋,用一种好奇的眼神看着他。
“爸爸,你刚刚在跟谁打电话呀?”
“是妈妈吗?”
小家伙的眼睛亮晶晶的。
陈宇蹲下身,把她抱进怀里。
“对呀,是妈妈。她让爸爸告诉你,她很想很想你”。
“我也想妈妈!”
念念开心地搂住陈宇的脖子,在他脸上“吧唧”亲了一口。
【宇神一家也太甜了吧!我酸了!】
【三天后去京城领奖!意思是我有机会在京城偶遇宇神了?兄弟们,机场蹲守走起!】
……
次日清晨。
陈宇正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在开放式厨房里给念念准备爱心早餐,平底锅上,小巧的培根鸡蛋卷正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他心情不错,去京城领奖不过是小事,更重要的是能见到江芷云。
就在这时,他放在一旁的手机屏幕亮了一下,是助理小王发来的几条新闻链接。
陈宇随手点开一个。
标题赫然是扶桑语,配图正是他上次直播时,用一碗清汤面折服扶桑厨的截图。
借助系统自带的语言精通,他毫不费力地读懂了报道内容。
文章的措辞极其尖锐,指责他恶意扭曲扶桑的美食文化,声称那碗面根本算不上真正的拉面,不过是哗众取宠的伎俩。
更有甚者,文章作者话锋一转,开始大谈特谈扶桑文化如何“青出于蓝”,如何将从华夏学来的东西发扬光大,字里行间充满了某种病态的优越感。
最后更是隐晦地抛出了一个论调——“文化正统在扶桑”。
陈宇的眉梢挑了一下。
【卧槽!这扶桑媒体脸都不要了?】
【什么玩意儿?偷国有了继承人?反向申遗是吧?】
【宇神上次那一碗面,直接把他们那个什么厨神干沉默了,现在反应过来开始泼脏水了?】
【笑死,破防了破防了,急了急了!】
陈宇继续往下翻了翻,发现类似论调的报道不止一家。
这些扶桑媒体仿佛约好了似的,集中火力对他进行输出,言语间极尽贬低与嘲讽。
他撇了撇嘴,关掉页面。
一群跳梁小丑而已,懒得理会。
作为一个拥有两世记忆的穿越者,这种邻国某些群体周期性发作的文化认同障碍,他见得多了。
跟他们置气,纯属浪费时间。
然而,他想息事宁人,事情却偏偏要找上他。
没过多久,这场跨国骂战的战火就烧到了国内,并且愈演愈烈。
华夏的网民们对“正统在扶桑”这种论调异常敏感,无数被激怒的年轻人自发组织起来,与扶桑网民在各大社交媒体上展开了激烈对喷。
战况激烈到,连一些需要“科学上网”的海外平台都成了主战场。
很快,陈宇的V博评论区就彻底沦陷了。
“宇神!干他们!这帮孙子太嚣张了!”
“是可忍孰不可忍!宇神快出来说句话啊!”
“他们说我们的文化是他们发扬光大的,我呸!一群白眼狼!”
陈宇看着评论区里群情激奋的留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他本来确实没什么事做,距离去京城还有两天,正好是难得的空闲。
既然你们非要把脸伸过来。
那就别怪我下手重了。
陈宇眼神平静,心中却已经有了计较。
他不是要跟他们对骂,那太低级了。
他要写一篇“檄文”,一篇让他们所有人都哑口无言,甚至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所谓“文化”彻底沦为笑柄的雄文。
他要釜底抽薪,从根子上,彻底打断他们的脊梁。
“念念,自己先玩一会儿,爸爸要工作一下。”陈宇将做好的早餐端到女儿面前,温柔地摸了摸她的头。
“好的爸爸!”
念念乖巧地点头,拿起小叉子,专心对付起盘子里的美食。
陈宇则转身走进了书房,反手关上了门。
【来了来了!宇神要反击了!】
【正戏开场!前排出售瓜子花生矿泉水!】
【我倒要看看,宇神这次要怎么把这帮家伙的脸按在地上摩擦!】
陈宇没有立刻开始打字。
他先是泡了一杯清茶,靠在椅子上,闭目沉思。
大约十分钟后,陈宇睁开了眼睛,眸中一片清明。
他坐直身体,双手放在了键盘上。
下一秒,清脆的键盘敲击声如同暴雨般在书房内响起。
他的手指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屏幕上,一行行典雅而又锋利的文字随之浮现。
他选择了一种古老而华丽的文体——骈文。
通篇对仗,辞藻华美,声韵铿锵。
用你们祖宗学了半天都没学会的顶级文体,来给你们这些不肖子孙上一堂文化普及课,这本身就是一种极致的讽刺。
文章的开篇,并未直接点名扶桑,而是从“东海之外,有瀛洲之国”起笔,以一种宏大而古老的史家笔触,描绘了那个岛国的起源。
紧接着,他笔锋一转,开始细数从秦汉到隋唐,华夏文明如何如煌煌大日,光耀东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