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火山谷的新生草木在风中轻摇,唐凡踏着湿润的黑土前行,星核悬于肩头,如同一轮微缩的日月,洒下的光芒让途经之处的野花次第绽放。他的步伐不快,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仿佛与真界的心跳同频——每一步落下,大地都微微震颤,引来远处山林中飞鸟的共鸣。
“你现在的气息……好像和真界融为一体了。”林悦快步跟上,指尖拂过身旁一株刚抽出嫩叶的古树,树皮上竟浮现出淡淡的星纹,与唐凡体内的星辰天穹遥相呼应。
唐凡停下脚步,抬手触碰古树的枝干。刹那间,他的意识顺着树干蔓延,穿过地下的根系,融入流淌的元气河流,甚至能“看”到千里之外,一头正在蜕皮的玄龟如何将旧壳化作滋养幼龟的养分。
“不是融为一体,是终于明白,我本就是真界的一部分。”他收回手,古树的叶片上凝结出一滴露珠,折射出他眼底的清明,“就像鱼在水中,不必刻意学游,只因生于水,归于水。”
话音刚落,前方的山谷突然传来一阵异动。并非妖兽的咆哮,而是无数细微的碎裂声,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从岩石中苏醒。唐凡运转破妄天目,看到地底深处,一块块刻满古老符文的石碑正在挣脱岩层的束缚,碑身上的纹路与星核暗纹同源,却更显古朴。
“是源界的遗物。”雪璃捧着冰晶残卷上前,残卷上的星图此刻完全亮起,与石碑群组成的图案重合,“古籍说,源界崩裂时,先民将自然法则刻入石碑,藏于真界各处,以防法则断绝。”
第一块石碑彻底破土而出,高达十丈的碑身闪烁着柔和的白光,上面只有一个字——“生”。当唐凡靠近时,石碑突然释放出一道光柱,将他笼罩其中。他没有抗拒,任由光柱涌入体内,识海中顿时浮现出源界初生时的景象:第一颗种子冲破岩层,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第一滴雨水落入大地……万物诞生的瞬间,皆蕴含着最纯粹的自然道意。
“原来‘生’不是创造,是允许。”唐凡喃喃道,允许种子按自己的节奏发芽,允许阳光自由洒落,允许雨水随性流淌,这才是自然的初心。
此时,其余石碑也陆续升起,分别刻着“长”“收”“藏”“化”五字,正是自然循环的五个阶段。五块石碑的光柱交织成网,将整个山谷笼罩,那些被混沌魔气扭曲过的土地,在光柱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恢复生机,甚至长出了源界特有的“光阴草”,草叶上流转着淡淡的时间光晕。
“混沌魔主想逆乱的,从来不是力量,是法则的秩序。”清玄女冠望着石碑上的符文,突然恍然大悟,“他吞噬星辰主神的力量,却学不会这‘允许’二字,所以永远只能困在毁灭的执念里。”
就在五碑光芒最盛之时,星核突然飘至石碑中央,与五字产生共鸣。唐凡体内的自然道意随之沸腾,不再是单纯的生机流转,而是化作一道贯穿“生、长、收、藏、化”的循环之河,在他的识海与真界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桥梁。
他的元神在桥梁上行走,每一步都让真界的元气河流更加清澈,每一次呼吸都让远处的山林生长得更加繁茂。炼虚初期的壁垒在这股力量下悄然松动,元神表面浮现出与石碑相同的纹路,仿佛他本人也成了一块行走的“自然之碑”。
“这才是炼虚境的真谛。”唐凡睁开眼,眼中映出五块石碑与漫天星辰,“不是掌控一界之力,而是成为法则循环的一部分。”
突然,五块石碑同时震动,碑身的符文开始重组,最终化作一行字:“源界之心,在‘无妄海’底。”
雪璃的冰晶残卷无风自动,展开一幅全新的地图,终点正是真界极东的无妄海。地图边缘标注着一行小字:“源界崩裂的原点,自然法则的本源所在。”
唐凡抬头望向东方,那里的天际与海面连成一片,隐约能看到海水呈现出奇异的琉璃色。他知道,石碑指引的不仅是源界之心的位置,更是自然道意的最终归宿——不是去寻找什么答案,而是去见证自然最本初的模样。
“走吧。”他转身,星核已融入他的元神,从此无需刻意握持,只因道在己身,亦在天地。
众人跟上他的脚步,身后的黑火山谷已彻底恢复生机,五块石碑静静矗立,成为守护这片土地的法则之锚。远处的青玉玄龙发出一声悠长的龙吟,似在送别,又似在祝福。
前路漫漫,无妄海的尽头或许还有更古老的秘密,或许还有未散的混沌余孽。但唐凡心中已无波澜,只因他明白:自然从无终点,道途亦无止境。他所要做的,不过是顺着本心,如草木生长般向前,如江河奔涌般前行。
而真界的风,正顺着他的衣角,送来无妄海的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