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廖勇的意料,其他人居然对装备没什么意见。
尤其是空军,叫来的几个人看到能开圣剑,脸上的兴奋是藏不住的。
他原本以为这一步才是问题最大的一步,尤其是陆战队方面。毕竟李听寒给出的装备确实和现在的装备比,有点太超前了。但是就现在的情况看,似乎来的人对这些装备倒是都挺满意。
“如果各位对装备没有什么异议的话,那么今天的会就暂时开到这里。”等了十分钟,没人出来挑头,廖勇清了清嗓子,开口说,“大家如果没什么问题,就散会吧。”
其他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点了点头,随后纷纷离开了会议室,最后,只有特遣部队最核心的圈子,也就是廖勇,莱因哈特,齐格,娜塔莉亚,李听寒,邓恩以及普莱斯留了下来。
“你这风格和在学校的时候还真是一样。”莱因哈特叹了口气,“一个大会,开了四十分钟不到,搁全联邦你也是独一号了。”
“没那么多事,也就没必要讲那么多。”廖勇耸耸肩,“咱们这是实战部队,又不需要起个什么高调,上来先上一顿价值的,把该说的事情说清楚,说明白,把大家不清楚的问题讲清楚不就好了?花那么多时间干嘛,你也说了时间不早了,误了大家吃饭多不好。”
“那咱们现在加个班?”齐格看向廖勇,“以诺埃尔阁下对这个项目的关系,以及你们之间的私交,今晚交上去,明天应该就能得到批复,现在邓恩阁下和普莱斯上尉也在,大家互相看看,省的出什么问题。”
“也行。”廖勇点了点头,打开了自己的随身公文包。
“那我给你们把饭弄来。”娜塔莉亚不喜欢忙这种文书工作,开口说完就离开了。
等她带着饭盒回来,表已经填完了,甚至除了李听寒和邓恩两个顾问,其余的核心成员都已经签好了字,就等娜塔莉亚了。
“你们这动作倒是挺快。”娜塔莉亚放下饭盒,刷刷刷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这些内容之前都讨论了个差不多了,填起来自然快。”廖勇点了点头,“既然大家没有异议,那我就上传了。”
其他人都点了点头。
转过天去,果然不出齐格所料,诺埃尔在九点三十分准时批复了这份文件,同意了特遣部队成立。
随着批复完成,在404基地的军用通讯系统内,一个名为“临时第306特别派遣部队”的番号同时成立,廖勇等一系列骨干成员随即被系统自动拉入。而在联邦国防军的公示系统上,一则名为《为便于404基地测试新一代武器,特成立临时第306特别派遣部队》的公示文随即出现。
“看上去诺埃尔那边的进度还蛮快的。”布莱德刚开完早上的例会,开完就看到了了这条公示信息,不由地笑了笑,开口问副官:“任命他成为平叛战区总司令的议案多会表决?”
“报告阁下,六月三日,也就是两周后的周二。”
“现在参加表决的人的想法如何?”
“东方星域司令部的三票是赞成的,南方的三票暂时观望,西方的三票持否定意见,首都的四票里,两票赞成,两票观望,军部和总参的两票都是赞成,议会的两票里一票反对,一票观望。”副官打开了一份备忘录,开口说。
“这样算起来,赞成的只有七票,不够啊。”布莱德笑了笑,“西方和议会那边的票不要多想,他们是穿一条裤子的,南方星域的家伙是老样子了,让德怀特自己去搞定,首都星域那两票观望的是什么情况?”
南方星域的态度摇摆不定是常态了,这也是国防军总部默许的。西方星域向来和议会走的比较近,东方星域和军方同气连枝,相对年轻的南方和北方倾向性不明显,而首都星域从来都是相对中立。这是为了权力的平衡,从而不得不做出的安排。
未来德怀特说是要接布莱德的班,但是实际上也是靠军队内部投票投上去的。西方星域布莱德知道德怀特不好搞,在他卸任之前能帮德怀特搞定,但是南方星域他不论如何都不能插手了。
换句话说,这次给诺埃尔的任命,本质就是未来的预演。如果德怀特搞不定南方,现在布莱德还来得及调整布局。
“根据相关情报,表示观望的是首都星域总参谋长和舰队总司令。”副官开口说,“这两人里,首都星域总参谋长雷曼·布莱德利中将是西方星域出身,舰队总参谋长爱德华·斯普鲁恩斯中将虽然是南方星域出身,但是在调入首都星域前,在西方星域服役。”
“胡闹,他们怎么回事?”布莱德一拍桌子,“首都星域司令部的司令,副司令,总参谋长和舰队总司令必须保证出身与服役经历的星域不互相重合,他们在提拔人之前就没做背调吗?你通知下去,让张跃下午过来给我个说法。”
“明白。”副官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看到特遣部队成立,德怀特也颇为满意。
作为北方星域的司令官,以及内定的下一届联邦军总司令,德怀特知道自己的历史使命是什么。现在不论是联邦政府,还是联邦国防军都显得有些僵化。面对现状,政治和军队改革是大势所趋,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这个改革暂时缺乏一个在能力和威望上都合格的人。
就算是布莱德和德怀特都很看好廖勇,廖勇的天赋也支持这一点,但是威望这种事情可遇而不可求。现在能撞上平叛,姑且能给廖勇在北方星域内部打点基础,可如果要让他去带领改革,仅靠平叛战争中的优秀表现是不够的。
一次平叛而已,总不能硬弄个联邦英雄出来吧?
因此,德怀特是做好了和布莱德一样超长待机,以待时机的准备。而廖勇想要乘风而起,就需要一支自由度足够,并且有影响力的队伍。恰好,这次平叛暴露出了国防军现行各星域驻军体系中,缺乏足够有力的快速反应部队这一问题。只要这次特遣部队做出足够优秀的表现,以诺埃尔提出的理论,结合廖勇在申请书里描绘的三军联合作战理念,一支规模更大的特遣部队毫无疑问是快速反应部队的最佳选择。
届时,按照他们给廖勇安排的路径,他应该已经有资格升到校官,而只要升到校官,以他累积的作战荣誉,升到中校甚至上校都不是什么问题。
以这个军衔,带领这样的部队,已经够格了。
德怀特和布莱德不是西方星域那群人,他们不信靠演练和西方星域的那种“剿匪”能剿出来什么威望。
这倒不是他们一开始就不信,而是现实给的教训。不说别的,要有威望,那你起码得经得起宣传吧?之前国防军很长一段时间缺乏有效的宣传对象,当时不是没考虑过西方星域捧出来的人。但是这帮人纯属花架子,经不起推敲,完全是消耗品。
在廖勇杀出来之后,军宣部可算是捡到宝了。不说别的,光廖勇实战里杀出来的完整的作战录像就比西方星域的强了太多,往上一甩就是完美的宣传材料。
现在军宣部的工作可老简单了,天天只需要在廖勇那几百个G的实战击杀录像以及对内训练录像里,挑点效果好的剪出来,配个激昂的bGm扔到官号上,一天的播放量就能完成一个礼拜的KpI。省事程度之高,已经到了让向来体恤下属的谢丽尔,都想给他们涨涨KpI的水平了。
经得住宣传才有资格谈论威望与否,而想要这种实打实打出来的威望,他们这些有意培养廖勇的人,能提供的帮助也就只有给他提供一支从属于自己调遣,并且能时刻快速抵达战场的部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