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蛛丝马迹与淬火成钢
巡天司” 的深空扫描工作,如同在无垠星海中打捞一枚特定的星尘,枯燥、繁重,且总被希望落空的失落反复包裹。即便有算力达到千万亿次 \/ 秒的超算中心昼夜不停筛选海量数据,将 99% 的宇宙信号初步归类,那些带着 “异常频谱”“非周期性脉冲” 标签的特殊信息,仍需人工逐帧复核 —— 这是规则,更是避免错过关键线索的最后防线。
分析员们的指尖每天都在键盘与触控屏间重复相同轨迹,屏幕上流转的数据以每秒数十行的速度刷新:某片星云的氢原子辐射谱线、脉冲星的周期性信号、星际尘埃的散射波……99% 的条目会在几秒内被标注为 “自然现象” 或 “未知背景噪音”,拖入编号以 “St-” 开头的归档数据库,等待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二次调取。
只有当屏幕突然弹出带着红色边框的预警框,显示 “发现非自然规律能量波动” 时,死寂的办公区才会泛起一丝波澜 —— 分析员会立刻暂停呼吸,将信号放大二十倍,逐段比对特征库:排除已知文明的通讯频段,剔除星舰引擎的残留痕迹,甚至要计算附近恒星的耀斑干扰概率。可大多时候,最后得出的结论依旧是 “疑似小行星碰撞余晖” 或 “引力透镜导致的信号畸变”,红色边框褪去时,办公区又会迅速落回比之前更甚的寂静里
转机出现在一个看似平常的轮班期间。
一位名叫艾拉(Eira)的年轻分析员,以其特有的耐心和敏锐,注意到了一组极其微弱的数据异常。在星耀之渊外围一个名为“碎星回廊”的复杂区域——那里遍布着被撕裂的小行星碎片和混乱的引力场——一个特定的能量脉冲信号,以极其精确的间隔(每3.1415天际时一次)重复出现,其频率与“始源休眠舱”的“基频心跳”完全一致,但强度低了数个数量级,并且夹杂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非自然的谐波。
更关键的是,这个信号源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进行着极其缓慢的、有规律的漂移,其轨迹完美地融入了周边小行星碎片的运动之中,仿佛是其中的一员。
“长官!”艾拉强压住内心的激动,立刻将这一发现上报给了“巡天司”的负责人霍哲和林夜。
所有高级人员迅速被召集到加密分析室。
“信号间隔与‘基频心跳’完全同步……”ζ-3看着频谱分析图,眼神锐利,“这绝不可能是巧合!只有与‘认证之环’同源的技术,才会采用这种计时方式!”
“强度极低,且有规律移动,完美伪装……”θ-9的光眼闪烁,“符合泽塔所说的,为了长期隐蔽工作而设计的特征。它像是在……模仿一颗普通的小行星?”
霍哲凝视着星图上那个被高亮标记出的、正在缓慢移动的小光点,心脏微微加速跳动。找了这么久,终于捕捉到了一丝确凿的狐狸尾巴!但经历了之前的教训,他变得更加谨慎。
“能确定是信标吗?还是‘虚空撕裂者’布下的又一个陷阱?”林夜替所有人问出了这个最关键的问题,“他们擅长利用我们的侦查欲望。”
“无法100%确定。”ζ-3坦诚道,“但概率很高。不过,我们必须假设这有可能是诱饵。”
“王猛,”霍哲立刻下令,“命令侦察单位,**不得直接派遣载人舰船靠近! 优先调动第7、第9无人侦察艇中队。将所有经过‘蜂群战术’和‘电子对抗’升级的‘捕手’型无人侦察艇全部派出去!”
他顿了顿,补充了详细的战术指令:“让无人艇群以松散队形,对该区域进行拉网式多层次侦查。先行单位负责广域扫描,确认无大规模能量聚集或隐藏舰队;后续单位进行近距离细致探查,重点扫描是否有空间扭曲陷阱、能量场异常点或隐藏的攻击平台。我要确保那片空域的每一寸空间都被至少三种不同模式的传感器扫描过三遍以上,确认没有埋伏,载人舰船才会考虑进入。”
“明白!”王猛领命,“这就让那帮小子们操控无人机先去趟一遍雷!”
大量的“捕手”型无人侦察艇被释放出去,它们如同被撒入深空的智能沙粒,迅速而有序地飞向目标区域。这些无人机在此前的战斗后进行了针对性升级,增强了传感器抗干扰能力和集群协同算法。
无人艇群严格按照指令,从外围到内层,如同梳子一样梳理着“碎星回廊”的目标区域。数据如潮水般涌回,分析团队紧张地进行着实时研判。
“未发现大规模能量反应!”
“未检测到异常空间褶皱(超出背景值)!”
“无隐藏攻击平台信号!”
“未触发任何预设陷阱模式!”
一层层的安全确认不断传来,排除了大面积埋伏的可能性。最终,数架最为精锐、装备了最灵敏传感器的“捕手-VII”型无人机成功抵近至极近距离,对目标进行了全方位的扫描,确认其就是一个孤立的装置,周围并无即时性的致命威胁。
“综合评估:陷阱可能性低于15%。建议可进行捕获尝试。”分析团队得出了最终结论。
“批准执行捕获任务。”霍哲这才下达了最终指令,“派遣‘幽影级’侦察舰‘静默号’前往,由它遥控指挥现场无人机群执行具体捕获作业。舰员保持最高警惕,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一旦有变,立即撤离,由无人机断后!”
“静默号”悄然驶出,在安全距离外悬停。在其遥控指挥下,现场的“捕手”无人机群开始执行精细的捕获程序。它们伸出专用的能量束缚臂和干扰探针,小心翼翼地靠近那个仍在规律脉冲的信标。
整个过程依旧惊心动魄。当信标的拟态层脱落、防御系统亮起时,所有人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但在无人机的精准协作和远程操控下,风险被降到了最低。最终,能量束缚场成功压制了信标的核心,特种无人机强行切断了其外部链接。
“目标已瘫痪!捕获成功!确认周边环境安全!”
消息传回,控制中心的人们才真正松了一口气,爆发出压抑的欢呼!这不仅是战略上的胜利,更是战术思维和谨慎作风的胜利!
捕获的信标被秘密运回... (后续关于研究信标、发现另外两枚、以及生态舱段自身战力提升的内容保持不变)
...
霍哲看着综合战力报告和星图上那三个被牢牢锁定的信标光点,心中稍安。这次成功的捕获行动,不仅获得了关键情报,更验证了新的、更谨慎的侦查与行动流程的有效性。
“继续保持警惕。‘虚空撕裂者’损失了一枚信标,绝不会善罢甘休。加强对已发现信标的监控,同时继续搜寻是否还有更多漏网之鱼。后续对另外两枚信标的侦查行动,一律沿用此次标准:无人单位先行,拉网排查,确认安全后再进行下一步。”
“舰队和防御平台保持战备...”
“加快对捕获信标的研究...”
指令有条不紊地发出。生态舱段如同一只绷紧肌肉、竖起尖刺的豪猪,它不仅变得更加有力,也变得更加聪明和谨慎。它警惕地守护着家园,等待着下一场风雨的来临。
而这一次,它已不再是那个只能被动挨打或容易冒进的猎物了。它准备好了以更稳妥、更高效的方式迎接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