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盘创纪录的狂喜,被神秘资金大规模渗透的阴影迅速冲淡。程长赢下令严密监控那批被标记的房源,并让陈墨不惜一切代价深挖资金源头。但调查需要时间,而一个更迫在眉睫的现实问题,已如同巨兽般张开血盆大口——现金流。
tRx项目就像一头吞噬现金的巨兽。天价的地价款、国际顶尖设计和顾问团队的佣金、创新材料和工艺带来的超额成本、自建搅拌站和物流体系的投入、以及应对各种突发状况的额外开支……如同无数条溪流,汇成一条汹涌的支出大河,而预售回款这条注入的活水,虽然汹涌,却远不足以立刻填平前期形成的巨大洼地。
财务总监刘明拿着最新的资金预测表,脸色比哭还难看:“程总,账面现金流非常紧张。根据工程进度,下个月我们需要支付给总包商和主要设备供应商的款项就高达五亿新元。而预售资金根据监管规定,提取流程复杂,短期内能动用的部分远远不够。缺口……至少有两个亿。”
两个亿新元的短期缺口!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刘明继续汇报更糟糕的消息:“几家原本谈得好好的外资银行,之前因为汇率战和预售证风波,突然提高了贷款门槛,要么要求增加抵押物,要么直接推迟了审批流程。而我们的主要合作中资银行,之前的授信额度也用得差不多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程长赢立刻意识到,这又是“衔尾蛇”组合拳的一部分!他们在物流、人才、预售证上的攻击未能致命,便转而掐断最根本的输血管道——资金!通过影响银行体系,加剧长赢的现金流危机!
会议室里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所有人都明白,一旦无法按时支付工程款,项目停工,引发连锁反应,前期所有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巨大的成功和致命的失败,有时只隔着一层薄薄的现金流窗户纸。
“有没有应急的短期过桥资金?”程长赢沉声问。
“联系了几家私募和基金,利息高得吓人,年化超过20%!而且条件苛刻,要求用项目股权甚至国内母公司股权做质押。”刘明的声音带着绝望,“这简直是饮鸩止渴!”
20%的年息?股权质押?这无异于将刀柄递给敌人!程长赢绝不可能接受。
他走到巨大的资金流量表前,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项支出和收入。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搜寻着前世所有关于房地产融资的记忆碎片。
传统银行贷款被堵死。 高利贷不能用。 预售资金提不出来……
还有什么办法?如何才能在不丧失控制权的前提下,快速盘活这笔巨大的沉淀资产——这栋已经售出部分、正在飞速增值的“雨林之心”塔楼本身?
突然,一个在前世还相对新颖、但这一世或许可以大胆尝试的金融工具,如同黑暗中划过的闪电,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绪!
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尤其是——私募REIts!
对啊!为什么一定要执着于债权融资?为什么不能进行资产证券化?将“雨林之心”这栋优质资产的部分收益权,打包成一个金融产品,出售给寻求稳定回报的机构投资者和合格个人投资者,不就能瞬间回笼巨额资金吗?
在新加坡,REIts市场成熟发达,是亚洲最重要的REIts中心之一。对于“雨林之心”这种地标性、未来现金流可期的优质资产,对投资者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我们有办法了!”程长赢猛地转身,眼中燃烧着破釜沉舟的光芒,“他们想掐断我们的现金流,我们就自己开一条新的血库!”
所有人愕然地看着他。
“刘总监!立刻联系新加坡交易所(SGx)、金管局(mAS),还有顶尖的投行和律所!咨询一下,以我们‘雨林之心’塔楼未来租金收益和部分资产价值为支撑,发行一支私募REIts产品的可行性和最快流程!”程长赢语速快如子弹,“规模暂定……三亿新元!”
“私募REIts?!”刘明和几位高管都惊呆了。这个想法太大胆了!“程总,REIts发行流程复杂,通常需要好几个月!我们等不起啊!而且私募REIts对投资者资质要求高,短时间内找到足够多的合格投资者承销,难度极大!”
“常规流程需要几个月,我们就走非常规流程!”程长赢斩钉截铁,“这是一次创新!告诉所有中介机构,长赢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打造一个‘pre-construction REIts’的标杆案例!项目本身的光环、长赢的信誉、再加上可观的预期收益率,就是最好的卖点!”
他越说思路越清晰:“我们不需要公开募集,就走定向私募,寻找对新加坡核心地产有信心的长期战略投资者!新加坡本土的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保险公司,都是潜在的目标!”
“可是……这些大机构决策流程也很慢……”刘明依旧担忧。
“所以我们要给他们无法拒绝的理由!”程长赢目光灼灼,“设计一个‘阶梯收益率’方案!前期给予较高的优先回报率,吸引他们快速入场!同时,赋予长赢集团优先回购权,确保未来资产增值的主要利益还是我们的!”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需要高超金融技巧的操作,但一旦成功,不仅能瞬间解决现金流危机,更能开创一种全新的地产融资模式,极大提升长赢在资本市场的形象和信誉!
命令下达,整个财务和资本运作团队以最高效率运转起来。程长赢亲自出面,与SGx和mAS的官员进行沟通,阐述项目的创新性和对市场的积极意义。顶尖投行和律所被长赢的魄力和丰厚的佣金所吸引,组建了最精锐的项目团队。
方案设计、法律文件、资产评估、收益预测……无数个不眠之夜。程长赢对每一个细节都亲自过问,尤其是收益率设定和回购条款,既要有吸引力,又要保证长赢的长远利益。
与此同时,苏晚晴则动用一切人脉,开始向潜在的目标投资者进行非正式的路演和预热。“雨林之心”的成功开盘和创纪录售价,成了最好的宣传材料。
市场的反应出乎意料地热烈!新加坡乃至东南亚的众多大型投资机构,都对这支锚定在滨海湾地标、由擅长创造奇迹的长赢集团操盘的私募REIts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巨大的预期增值空间和程长赢个人信誉的加持,让许多机构加快了内部决策流程。
三周后。 在所有团队几乎不眠不休的努力下,奇迹再次发生。 “长赢滨海湾收益基金(私募REIts)”的全部份额,被七家大型机构投资者(包括两家新加坡主权基金旗下机构)超额认购完毕!三亿新元资金,一次性到位,进入了专项监管账户!
消息传出,整个新加坡金融界和地产界再次震动! 长赢集团不仅解决了现金流危机,更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极其漂亮的方式,展示了其在资本运作上的高超手腕和创新能力!
公司的财务危机瞬间解除,工地施工得以全速推进。银行那边的态度也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纷纷重新递来橄榄枝。
办公室里,团队成员们击掌相庆,脸上洋溢着劫后余生的狂喜。刘明对程长赢的佩服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然而,程长赢却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彻底放松。他看着资金到账的报告,心中那根关于神秘资金的弦再次绷紧。
他让陈墨做了一件事:仔细分析那七家成功认购了REIts份额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它们的最终受益人结构、投资决策流程,以及与之前那些神秘购房资金是否存在任何间接的、哪怕极其隐蔽的关联。
初步分析结果很快出来,大部分机构背景清晰,投资行为符合逻辑。但陈墨指出了一点细微的异常:
“程总,七家机构中的一家,‘环太平洋成长基金’,其背后一个较小的有限合伙人(Lp)的股东名单中,出现了‘奥法希尔基金会’的名字,虽然占比很小,但确实存在。”
程长赢的目光骤然冰冷。
又是奥法希尔!阴魂不散! 他们竟然也通过层层伪装,渗透进了REIts的投资者行列?
他们想干什么?仅仅是财务投资?还是想通过成为REIts持有人,在未来对项目的重大决策上获得一定的话语权?甚至……为更深远的目的埋下伏笔?
这条“衔尾蛇”对tRx项目的执着和渗透程度,远远超出了一般的商业竞争范畴。它似乎不仅仅是想击败长赢,更像是对这个项目本身,有着某种志在必得的、不为人知的企图。
程长赢感到一股寒意。这场在新加坡的征战,远未结束,反而正在滑向一个更加深不可测、更加危险的领域。
他拿起电话,打给刘明,语气严肃地下达了一个新的指令: “刘总监,REIts的资金使用,必须严格限定在tRx项目本身,每一笔支出都要有清晰的合同和凭证。另外,关于那家‘环太平洋成长基金’作为投资人的身份,暂时对外保密,内部标记为‘特殊关注投资者’,其代表的投票权行使,必须经过我的特别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