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演武:沙盘前的战术推演
茜渊带着史京回到攻方指挥部时,帐内的烛火正随着穿堂风轻轻晃动,沙盘上用青、黑两色石子标出的“敌我阵地”清晰分明——青色是模拟的东察合台汗国军队,黑色则是他们这支攻方部队。他反手关上帐门,指尖还残留着木枪包布的粗糙触感,阿依娜那句“现在的‘狠’是为了将来能回家”仍在耳边响着。
“将军,您先歇口气?”史京递过一碗温茶,目光落在沙盘上,“方才陛下拿出来的陶土炮弹,我看守方那边也该收到了,孙梦她们怕是早琢磨着怎么应对咱们的佯攻了。”
茜渊没接茶,径直走到沙盘前,闭上眼睛。
帐外的鼓声和呐喊声似乎瞬间远了,他在心里默念——此刻沙盘上的青色石子,不是穿红甲的苏州同乡,是去年在宣府城外烧杀抢掠的瓦剌骑兵,是将来可能越过边关、闯进苏州巷弄的东察合台士兵。
半分钟后,他睁开眼,眼神里已没了半分犹疑,伸手拿起一根木杆,指向沙盘左侧的矮坡:“史京,你看——两翼盾牌兵先向前推进,把‘敌人’的弓手视野挡住。后面的弩枪兵分两拨,第一拨跟在盾牌兵身后,到这处土坡下就停;第二拨从右翼绕过去,等第一拨就位,立刻对着‘敌人’的前排阵地齐射。”
他的木杆又移向沙盘后方的“炮兵阵地”,指尖点在几枚黑色小炮模型上:“炮兵别等,等弩枪兵第一拨就位,就集中火力覆盖‘敌人’的前头兵和左右突刺阵地——看见没?就是这两处,必须把他们拦在这里,绝不能让他们冲到咱们的弩枪兵跟前。”
“得令!”史京凑上前,顺着木杆的方向仔细看,忽然皱起眉,“可将军,咱们能想到用盾牌兵护弩枪兵,‘敌人’也不傻啊。他们要是在突刺阵地上埋了伏兵,或者派轻骑绕到咱们炮兵后面怎么办?”
茜渊的指尖顿在沙盘上,沉吟片刻,忽然拿起代表“长矛兵”的小木人,往沙盘最前端挪了挪:“你说得对,得加层保险。这样——先让前排的长矛兵打头阵,不用冲太快,就贴着盾牌兵的防线往前压,把‘敌人’的注意力都引到正面。”他又抓起代表“骑兵”的小木人,绕到沙盘右侧的树林标记处,“再让骑兵从这里绕过去,等长矛兵和‘敌人’缠上,立刻从侧面突刺,打乱他们的阵脚。”
“骑兵突刺之后呢?”史京追问。
“之后就按原计划来。”茜渊的木杆再次指向炮兵阵地,“骑兵突刺的同时,炮兵再补一轮覆盖,把‘敌人’的后排支援打残。等这三招过去,盾牌兵再带着弩枪兵和火铳部队往前压,稳稳守住咱们的推进线,然后等后援部队上来,咱们就能包抄他们的左翼了。”
他一边说,一边调整着沙盘上的小木人和石子,原本略显松散的战术布局,渐渐变得环环相扣——长矛兵当饵,骑兵破局,炮兵控场,最后由盾牌兵护着远程部队稳步推进,每一步都能跟上一步形成呼应。
史京看着沙盘上的布局,眼睛渐渐亮了:“将军,这样一来,就算‘敌人’有伏兵,骑兵突刺也能搅乱他们;要是他们想绕后打炮兵,咱们的长矛兵和盾牌兵能挡着,弩枪兵还能回头支援——这招够稳!”
“稳是稳,但得让弟兄们记准了时机。”茜渊拿起茶碗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走,“骑兵突刺不能太早,得等长矛兵跟‘敌人’接上火;炮兵也不能乱射,别误伤了自己人。等会儿传令下去,让各队的队长再跟弟兄们对一遍战术,尤其是长矛兵和骑兵的配合,绝不能出岔子。”
他话音刚落,帐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个斥候掀帘进来,躬身道:“将军!守方那边有动静了,孙梦将军好像在调整弓手的位置,还派了一小队人往咱们右翼的树林挪,像是要探咱们的骑兵动向!”
茜渊和史京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了然——孙梦果然猜到了他们可能会用骑兵绕后。
“好啊,她倒机灵。”茜渊放下茶碗,走到帐门口,望着远处演武场上隐约晃动的红色身影,嘴角勾起一抹笑意,“史京,传令吧——按咱们刚才定的战术,让长矛兵先动,骑兵再往树林里多绕半里地,别让他们轻易探着虚实。咱们今天就跟孙梦好好练练,让陛下看看,咱们这支兵,不光敢打,还会打!”
“得令!”史京响亮地应了一声,转身快步出帐,帐外很快传来他召集各队队长的声音。
茜渊重新走回沙盘前,指尖轻轻拂过那些小木人——它们不再是熟悉的同乡,而是并肩作战的袍泽,是将来要一起守边关的兄弟。他知道,这场演武没有真的敌人,可每一步战术推演,每一次队伍配合,都是在为将来的硬仗做准备。
帐外的鼓声再次变了调,比之前更急促,更有力。茜渊深吸一口气,拿起挂在帐边的头盔戴上,推开帐门——阳光正好,演武场上的黑色阵列已经动了起来,长矛兵的木矛整齐地指向前方,盾牌兵的盾面映着光,骑兵的“马形道具”在树林边隐约可见。
他知道,一场真正的“实战”,现在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