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岁乐事:民间游戏记
咸阳城的春日总带着几分慵懒的暖意,街巷间的柳枝刚抽出嫩黄的芽,渭水岸边的草色也渐渐染绿了堤岸。这日恰逢上巳节,官府放了半日假,里正李大叔早早便在巷口的老槐树下搭了木台,吆喝着街坊邻里来玩游戏。
“二郎,把你家那副投壶靶子搬出来!”李大叔朝着巷尾喊道。应声跑出个十七八岁的少年,身着粗布短褐,肩上扛着个半人高的木壶,壶身上雕着简单的云纹,壶口插着十几支细木箭。这少年是张家的二儿子张明,平日里最爱琢磨这些游戏的门道,家里的投壶靶子还是他去年亲手做的。
不一会儿,老槐树下便聚满了人。东侧的石桌上摆着几只用彩线扎的毽子,有红的、绿的、蓝的,羽毛蓬松,一看就是巷里王大娘的手艺。西侧的墙角边,几个半大的孩子正围着赵小哥,听他讲捉迷藏的新玩法。赵小哥刚从外地回来,据说见识过不少新鲜的游戏,孩子们都围着他打转。
“大家安静些!”李大叔清了清嗓子,“今日过节,咱们玩些游戏热闹热闹。先从投壶开始,谁先来试试?”话音刚落,张明便第一个站了出来,他走到木台前,拿起一支木箭,凝神片刻,手臂一扬,箭杆稳稳地落入了壶中。周围顿时响起一阵喝彩声,张明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又拿起一支箭,这次却偏了些,箭杆擦着壶口掉在了地上。
“哈哈哈,二郎也有失手的时候!”人群中传来一阵笑声,说话的是隔壁的刘大叔。刘大叔平日里爱跟张明开玩笑,这会儿见他失手,便忍不住调侃起来。张明脸一红,不服气地说:“刘大叔,你要是厉害,你来试试!”
刘大叔笑着走了过去,拿起一支木箭,眯着眼睛瞄准了半天,手一抖,箭却飞到了木台底下。众人顿时哄堂大笑,刘大叔也不尴尬,挠了挠头说:“老了,眼神不行了!”
就在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女子,身着淡青色襦裙,手里拿着一支木箭,正是张明的姐姐张薇。张薇平日里娴静少言,没想到也会参与投壶。她站在木台前,身姿挺拔,手臂轻轻一抬,木箭便“嗖”地一声飞入壶中。紧接着,她又连续投了三支,支支命中。周围的喝彩声此起彼伏,李大叔也忍不住称赞道:“薇丫头好身手!”
投壶玩了半个时辰,接下来便是踢毽子。王大娘把彩毽子分给众人,笑着说:“谁要是能踢够五十个,我就把这只最漂亮的红毽子送给谁!”孩子们一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试。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第一个站出来,她拿起红毽子,脚尖轻轻一挑,毽子便在空中飞舞起来。小姑娘的动作灵活,毽子在她的脚尖、膝盖间来回跳跃,周围的人都屏住呼吸,盯着那只红毽子。当数到第四十九个时,小姑娘不小心脚下一滑,毽子掉在了地上。她眼圈一红,差点哭出来,王大娘连忙安慰道:“没关系,下次再努力,这只毽子先给你玩!”
小姑娘破涕为笑,接过毽子蹦蹦跳跳地跑开了。这时,张薇走了过来,她拿起一只绿毽子,轻轻踢了起来。她的动作优雅,毽子在空中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足足踢了八十多个才停下来。众人都看呆了,王大娘笑着说:“薇丫头不仅投壶厉害,踢毽子也这么棒,这红毽子该归你!”张薇笑着接过红毽子,递给了刚才的小姑娘,说:“妹妹喜欢,就送给你吧!”小姑娘高兴得蹦了起来,连忙向张薇道谢。
午后的阳光渐渐西斜,老槐树下的游戏还在继续。接下来是捉迷藏,赵小哥把众人分成两组,一组藏,一组找。张明和几个半大的孩子商量着藏在哪里,他们沿着渭水岸边跑了半天,最后躲进了一片芦苇丛里。芦苇长得比人还高,风吹过,芦苇叶沙沙作响,正好能掩盖他们的声音。
负责找的是刘大叔和几个成年人,他们沿着岸边慢慢搜索。刘大叔经验丰富,他仔细观察着地面上的脚印,很快便发现了线索。他顺着脚印走到芦苇丛边,故意大声说:“我知道你们藏在这里,再不出来,我就放狗了!”芦苇丛里顿时传来一阵笑声,张明他们忍不住探出头来,结果被刘大叔抓了个正着。
夕阳西下时,游戏终于结束了。众人坐在老槐树下,分享着带来的点心和酒水,谈论着今天的趣事。张明捧着刚赢来的木箭,兴奋地跟大家讲着投壶的技巧;张薇则拿着那只红毽子,教小姑娘踢毽子的方法;刘大叔和李大叔坐在一旁,喝着酒,聊着家常。
渭水岸边的微风拂过,带着淡淡的花香,老槐树上的鸟儿也唱起了欢快的歌。巷里的欢声笑语此起彼伏,回荡在咸阳城的春日里。这些简单的民间游戏,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复杂的规则,却给人们带来了最纯粹的快乐,也让邻里之间的感情更加深厚。
日子一天天过去,咸阳城的民间游戏也越来越丰富。除了投壶、踢毽子、捉迷藏,还出现了放风筝、荡秋千、下棋等新的游戏。每到节庆或闲暇时,街巷间、广场上,总能看到人们玩游戏的身影。孩子们追逐打闹,欢声笑语;成年人则在一旁观战,偶尔也参与其中,仿佛回到了年少时光。
张明渐渐长大,他成了巷里有名的游戏能手,不仅精通各种传统游戏,还琢磨出了不少新的玩法。他教孩子们用竹篾和纸做风筝,在风筝上画上各种图案,春日里,咸阳城的天空中便飘满了五颜六色的风筝;他还在巷口的空地上搭了秋千,让姑娘们在秋千上荡漾,裙摆飞扬,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
张薇也成了巷里的巧手,她不仅会踢毽子、刺绣,还会做各种游戏道具。她做的毽子,羽毛柔软,色彩鲜艳,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她绣的棋谱,线条细腻,图案精美,成了巷里棋友们争抢的宝贝。
刘大叔和李大叔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热衷于参与民间游戏。他们常常在老槐树下下棋,楚河汉界,兵来将挡,杀得不亦乐乎。偶尔也会跟孩子们一起捉迷藏,虽然动作迟缓,但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
这些民间游戏,就像一条条纽带,把咸阳城的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它们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传承着秦国的文化和习俗。在这些简单而快乐的游戏中,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也体会到了邻里之间的温暖。
春日的咸阳城,柳枝依依,渭水滔滔。老槐树下的游戏还在继续,欢声笑语回荡在街巷间,成为了秦国百姓生活中最动人的风景。而这些民间游戏,也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秦国的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