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宫之内,功德流转,六事生春。自青丘之山现九尾圣像,华夏大地修真之风更盛,功德之道深入人心。秦古阳、郭沁瑶等人立于问道峰顶,俯瞰学宫盛景,心中感慨万千。
“功德六事,已初见成效。”秦古阳目光如炬,扫视着功德簿上不断跃动的名字与数字,“考源、造化、济世、传道、护法、育才,此六事如同六根支柱,撑起我华夏道统之新天。”
郭沁瑶微微点头,轻抚手中玉琮,道:“不错,六事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考源以明史,造化以开物,济世以安民,传道以育人,护法以卫道,育才以续脉。此六事,正是我华夏道统生生不息之根本。”
正说着,陈悦慧匆匆而来,手中捧着一卷古籍,面带喜色:“师兄师姐,好消息!滇南之地,有隐世高人献上古丹方,言能活死人肉白骨,正合济世门之功德。”
秦古阳闻言,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哦?竟有此事?速将丹方呈上,待我等共鉴。”
陈悦慧应声而入,将古籍置于案上。众人围拢过来,只见古籍之上,丹方字迹古朴,药理深奥,显然非同凡响。
“此丹方名为‘九转还魂丹’,需集天地灵药,辅以修真之法炼制。”郭沁瑶仔细研读后,沉吟道,“若真能炼成,于济世门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
秦古阳点头赞同:“正是如此。悦慧,你速去安排,挑选学宫中精于丹道之弟子,着手炼制此丹。同时,传令下去,凡有灵药异草,皆可贡献于学宫,共襄此盛举。”
陈悦慧领命而去,心中满是激动。她深知,此丹若成,不仅能为济世门增添无上功德,更能为天下苍生带来福音。
数日后,学宫之中,丹香四溢。九转还魂丹的炼制已进入关键时刻。秦古阳、郭沁瑶等人亲临现场,为炼丹弟子护法。只见丹炉之中,灵药翻滚,炁旋流转,仿佛有生命一般。
“时辰已到,开炉!”随着秦古阳一声令下,丹炉轰然开启,一道金光冲天而起,照亮了整个学宫。众人定睛望去,只见炉中丹药晶莹剔透,散发着阵阵异香,正是九转还魂丹无疑。
“成了!真的成了!”炼丹弟子们欢呼雀跃,眼中满是自豪与喜悦。
秦古阳等人亦是面露喜色。他们知道,这不仅仅是一炉丹药的炼成,更是华夏道统在济世门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速将此丹送往济世门,救治天下苍生。”秦古阳吩咐道,“同时,将炼丹之法广传天下,让更多人受益。”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无数病患闻讯而来,求医问药。济世门弟子以九转还魂丹相救,无数生命得以延续,功德无量。
而与此同时,考源门亦是成果丰硕。方含章等人在青丘之山深入挖掘,不仅发现了更多关于九尾狐一族的秘密,还意外寻得一处上古修真遗址。遗址之中,古籍、法宝、丹药应有尽有,为学宫修真之路再添助力。
“此遗址之发现,实乃我华夏道统之幸事。”宋老抚须长叹,“其中古籍记载之修真法门,远超我等想象。若能悉数参透,我华夏道统必将更上一层楼。”
秦古阳等人亦是深以为然。他们知道,这仅仅是开始。随着功德六事不断推进,华夏道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青丘遗址现世第三日,华夏学宫功德殿钟鸣九响。宋老执朱笔批红:“今有考源门方含章,掘古卷三百,解星图七幅,授天工博士衔。”金册飞入云台,方含章额前忽现银月纹,周身灵气翻涌如潮——此乃学宫正式弟子印信。
“诸位且看!”林惊羽立于新设的万象坛前,玄光镜映照方含章进阶景象。坛下万民昂首,但见那人身形渐隐于青光,俄而化出三尊虚影:一影捧古卷推演,一影持罗盘定位,一影引地脉灵气。
“三才归一!”郭沁瑶拂袖放出玉琮,清音贯耳,“此即筑基大圆满之象。凡在六事门建功者,不拘出身,皆可受此敕封。”
直播间霎时金莲涌现,弹幕凝作实质符文:
「药农王氏献《百草异变录》,济世门录其功德七分」
「寒门书生解甲骨残片,考源门授见习掌卷职」
每条讯息闪动,必引功德簿金光流转。
欲知后事如何 且待下回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