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炮坐在甲板上把玩胡椒粒,笑得得意:
“这群荷兰人,守着香料不会藏,咱们拿点当补给,算给他们提个醒!”
同舰船员也跟着起哄,把荷兰银币串成饰品晃得叮当响,早把找永乐大陆的事抛到了脑后。
他们不知道,再往南走三日就能看见永乐大陆的海岸线;
更不知道,卢九德返航路上已想好后续计划——
回师后整顿舰队,请求圣皇指点迷津,定要将永乐大陆找到,而刘大炮的“幽灵盗”舰队,也被编入探查队伍。
只是此刻的刘大炮,还在琢磨下一艘该“借”荷兰人的什么货。
巴达维亚的荷兰货船压根不敢出港:
起初只是往马六甲方向的船会凭空失踪,连求救信号都没来得及发;
后来情况更糟,只要货船离港,不管往哪个方向走,十有八九准没影。
荷兰人没办法,只好派一艘军舰跟着货船护航,结果连带着那艘战舰也没了踪迹,只在海上捞到几块破碎的船板;
直到加派到两艘战舰护航,一左一右护着货船,这才总算没再出现失踪的情况。
这事儿对荷兰人来说堪称致命——
他们在南洋的战舰本就不算多,如今大多被派去了小流求和倭岛附近。
小流求那边海盗本就多,成份还复杂:
有大明沿海的私商武装,有来自吕宋的混血海盗,连倭人海盗都混在里头,天天盯着荷兰商船抢,本就需要足够军舰护卫;
如今自家基地巴达维亚附近都得靠两艘战舰才能护住一艘货船,小流求那边的护卫力量顿时捉襟见肘,调走一艘就少一分保障,怎么调配都觉得难办,东印度公司的总督在办公室里拍了好几回桌子。
刘大炮盯着荷兰货船“下手”,其实也是没办法——
卢九德怕他走远误了正事,早把他限定在爪哇岛附近海域,不让往南或往西闯;
大明军舰本就比荷兰船速度快,爪哇海这点地方根本不够他“撒欢”,总不能让舰队停在海上飘着闲得发慌吧?
偏偏他早摸清了荷兰人的路数:
荷兰人爱把南洋各地收来的胡椒、丁香这些香料,还有婆罗洲的锡矿、苏门答腊的橡胶,先运到巴达维亚的加工厂分拣、打包,再装成大船往印度的苏拉特贸易中心送,好从欧洲商人手里换黄金;
而这条“巴达维亚—苏拉特”航线,正好要经过爪哇海的巨港东部海域。
刘大炮干脆带着舰队躲在那片海域的小岛后面,专挑荷兰货船下手——
来一艘货船就“吃”一艘,连带着护航的一艘护卫舰也照拿不误,把船上的物资搬空了才走;
要是荷兰人派两艘护卫舰护航,他就暂时躲进岛后,不跟对方硬拼,免得引来更多的荷兰战船,或者货船不出港,真就没得玩。
更妙的是,他的舰队早在出发前经过再次改装:
船身外侧涂成了和深海相近的暗蓝色,船帆也换成了灰黑色;
只要停在海上不动,不特意拿着望远镜盯着看,根本察觉不到有船。
就这么悄没声地漂在航道附近,等荷兰船靠近了再突然冲出来,抢完物资就借着速度优势撤走,一来二去,才把荷兰人搅得鸡犬不宁,连巴达维亚的港口都快没人敢进了。
刘大炮原本带出来的十艘舰队,如今就剩他自己这一艘还在爪哇海晃悠——
其他九艘军舰早都载着抢来的荷兰香料、锡矿,去卢九德的旗舰那边汇合了。
刘大炮打心底里不想走,扒着船舷望着远处的胡椒园叹气:
跟着卢九德没意思,天天围着“找永乐大陆”转,却连个确切地点都没有,折腾来折腾去,倒像专门上各种小岛爬山玩,半点没抢荷兰船来得痛快。
卢九德那边也早放弃找刘大炮了——
他太清楚这小子的机灵劲儿,船涂得跟海水一个色儿,又专挑偏僻海域躲,在茫茫大海里根本没法定位。
反正旗舰的货舱里已经堆满了从荷兰船上抢来的橡胶,加上那些归队军舰把补给船也塞得满满当当,连甲板上都堆着打包好的丁香,卢九德索性不再等,拍板决定先带着这些物资回大明。
至于刘大炮,他心里有数:
这小子玩够了没的抢,自然会想办法归队。
卢九德回大明的路走得格外随意——
船队不按固定航线走,一会儿晃到吕宋东面的海域,盯着西班牙人的商船看;
一会儿又绕去西面的岛礁,让船员上岛采点新鲜水果,主打一个不守规矩。
反正大明军舰比欧洲船快,闲着也是闲着,他索性跟身边人说:
“顺便做点生意,别白跑这一趟。”
他早摸透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路数:
这两国在吕宋周边的宿务、棉兰老岛设了不少加工厂,把从美洲运来的银矿、靛蓝染料之类的资源在这儿提纯、打包;
这些东西很多是南洋本土没有的,但卢九德在圣皇给的“重点物资名录”里见过,自然不愿放过,心里早盘算着怎么“弄”点回去。
不过,卢九德的船队里的两条大船、九条小船看着格外扎眼——
这些船赛一艘地破烂:
船板是拼接的,缝隙里塞着烂布条,桅杆歪歪扭扭,比当地土着的渔船还寒酸。
虽说个头不算小,可拼凑的痕迹一眼就能看出来,船身看着软塌塌的,仿佛风再大点就能散架,更别说遇上海上风暴了。
在吕宋港口的西班牙人眼里,这种拼凑船倒是常见,大多是当地土着弄出来的——
他们不懂物理受力,也没学过几何原理,总觉得“船越大装得越多越好”,却不知道这样的船架构混乱,重心都不在一个点上,稍微有点风浪就容易侧翻支离破碎。
西班牙人扫了两眼就没再在意,更没把这些“破船”和装备精良的大明舰队联系到一起,压根想不到这些船里藏着大明的斥候,正偷偷记录他们的港口布防。
卢九德的旗舰和补给船,其实已有当年三宝太监主舰福船的规模——
船身宽足有二十丈,吃水也深,载货量远超普通商船,只是舰楼建得低矮许多,连桅杆顶端的了望塔都缩成了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