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总督,八月初十,大明有船到觉华岛,会在海岸边等你,过时不候啊!”
喊话声在宁远城下回荡,连续重复了六遍,语气平静得没有一丝催促。
“快应队”显然没指望高第立刻回应,他们本就不是来攻城的,单纯是完成传话任务——
连城门都没叫开的意思。
喊完话的士兵转身登上冰陆两用车,引擎轰鸣着启动,队伍沿着辽西走廊浩浩荡荡离去。
车轮卷起的尘土在路面上拉出长烟,像一条黄色的尾巴,很快便缩成远处的黑点,消失在宁远城众人的视野里。
他们实在没工夫在此耽搁,塔山、杏山、大兴堡、松山、锦州、大凌河堡……
一连串目标还在等着他们用炮火“点名”,每一座城池都得用组炮轰开缺口,容不得半分拖延。
刘德忠没有随队前来。
这位曾被乾德皇帝寄予厚望的少将军,本是要被培养成镇守西域的干将,却在研究院听了一场“神谕会”布道后彻底沦陷。
如今他已是“神谕会”的第四神子,随着他的加入,神谕会终于给狂信者群体定下了正式名分,前三位核心成员也被冠上神子头衔。
他凭借狂热的布道感染力,将手下一千名亲兵尽数转化为“神卫骑士”,那股肃穆凌厉的气场,颇有几分基督教审判骑士团的威严。
见神谕会声势渐起,乾德皇帝索性亲自设计了他们的专属服饰:
主色调采用深玄蓝色,象征着深邃无垠的宇宙;
衣摆绣着九颗立体星辰,居中是漩涡状的太阳图腾——
这太阳被定义为“神”的具象,图案设计得极具吸力,盯着看久了便会让人恍惚失神;
背后则以山纹、水纹、云纹层层叠叠勾勒出大明神国的中心舆图,纹路交错间透着极致的神秘感,仿佛藏着天地运转的奥秘。
穿上这身服饰的神谕会成员,往那一站便自带威严,连眼神都多了几分不容置疑的狂热。
神谕会的服饰细节处处透着讲究。成员脚下的踏云七色履最为显眼,根据分工不同,鞋上某色条纹会格外粗重——
比如布道者的赤色条纹,几乎占据了鞋帮的半壁江山,远远望去便能认出身份。
神子们则更显特殊,除了七色俱全的踏云履,袖口、领口、裤口都绣着完整的七色云纹,层层叠叠如彩虹绕身,一眼便能与普通成员区分开来。
他们头戴的“平天半圆顶”冠式也颇有新意,样式有点像现代的学位帽,帽檐缀着七色条纹,普通成员是单色,神子则是七色相间,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神卫骑士团的装束更显英武,身着轻便软甲,脚踏七色战靴,腰间佩着窄刃长柄刀,刀鞘上缠着防滑绳,还别着改良版袖珍手雷——
这玩意儿内置火药与仁慈煤粉,威力惊人。
若将来需要发动宗教战争,大明“快应队”的炮火,便是他们最硬的底气。
汤若望已被册封为神降使者,这是神子们的终极归宿:
神子任期二十年,期满后自动晋升为神降使者,继续执掌神谕传播之责。
与这身神圣身份配套的挂饰极具巧思——
一枚两寸长的玻璃三棱柱旁,坠着直径一寸的微型地球仪。
阳光透过三棱镜,会折射出七色光辉,如同神迹显灵;
地球仪上则刻着简易的世界地图,暗合“神谕遍天下”的寓意。
神谕会的核心教义被郑重刻录在玉简上,成为高级神职者专属的“圣经”;
面向大众的版本则被大量印刷,书中除了教义原文,还塞满了密密麻麻的解读释义;
更牵强塞进许多神话故事,通篇以神降使者的口吻讲述,读来仿佛亲历神谕降临,彻底模糊了东西方文化的界限。
乾德皇帝翻看时连连咋舌,总算明白宗教是怎么诞生的——
这群人把体系搭建得比“传销”还精密,对人性的拿捏简直挖到了骨子里!
神谕会还琢磨出专属“圣食”,脱胎于端午锦糕点的做法,却糅合了中式糕点的软糯与面包蛋糕的蓬松,入口竟有双重风味。
乾德皇帝尝了一口就暗自嘀咕,怀疑里面掺了致幻剂——
明明原料和端午锦差不多,怎么就吃出了面包的麦香?
就像基督教徒常念“我的上帝”,神谕会成员也有了标志性口头禅:
“神啊爱我!”
这句简单的呼求,渐渐成了信徒们的日常用语,祷告时说,做事前说,连吃饭前都要念叨一句,虔诚得近乎偏执。
乾德皇帝如今对神谕会多了几分说不清的敬畏。
经籍字句是他写的,服饰样式是他构思的,三棱镜挂饰是他设计的,可那句口头禅、神子与神降使者的职级划分、骑士团与布道者的角色设定,却全是信徒们自己衍生出来的。
他猜不透这“怪物”未来会长成什么样,更不知道它会不会某天凌驾皇权。
但他并不慌张——
只要自己在世一天,就有底气镇住局面,毕竟他是“人间神国”的皇帝。
反正这怪物已是他亲手造出的,将来大明或许会为此付出代价,可那又如何?
他抱着“不管后世洪水涛涛”的心态,懒得再多费心思,任由这股狂热在世间蔓延。
除了山东那些身居要职的太监团暂时未动,原游击军的六百多名太监中,已有四百八十人被紧急召回。
他们正围在高宇顺父子身边,埋头苦学欧洲各国语言,舌尖绕着生硬的发音反复练习——
不久后,他们将作为神谕会的布道者,与原“耶稣会”转投而来的成员一道,开赴世界各个角落,将神谕的“火种”播撒到异域他乡。
因沐天波在征讨梆葛剌事务上表现平平,高宇顺便接过了重担。
他将要带领一支队伍深入孟加拉与印度,继而进入莫卧儿帝国的疆域。
他们的传教绝非温和的说教,而是带着火药味的“武装传教”——
只要当地民众愿意皈依,所有持反对意见的权贵,都会被火枪指着脑门“好好教育”。
作为这场海外传教的先行者,高宇顺、高智成与刘德忠当仁不让。
不过刘德忠已改名为“轩辕德忠”——
既是轩辕神国的神子,自然要冠上神国之姓。
这般“改姓”操作,倒让他活成了“三姓家奴”,认神为义父的举动,比起吕布反倒多了几分“进化”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