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十二点,慧瞳食堂的灯比平时亮了一度,窗口排起了久违的长队。
红烧牛腩、蒜蓉粉丝虾、松茸炖鸡汤......新出的“庆功菜单”被写在电子菜单上。
白恩月端着托盘,目光穿过蒸汽,精准锁定角落那张小圆桌——
严敏已经占好座,面前摆着三碗刚出锅的杂粮饭;林初落在后面,正手足无措地跟厨师解释“只要半勺香菜”,声音小得几乎被抽风机盖过去。
“这边。”白恩月抬手示意。
阳光从高窗斜射下来,落在她袖口,黑色高领被镀上一层柔金。
三人落座,托盘依次靠拢:
牛腩归白恩月,虾被严敏自然推到另外两人面前——“多补充点蛋白。”
“虽然我们的任务暂时来说告一段落了,但是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林初耳尖一红,却也没推辞,低头把第一只虾完整地剥出来,放进白恩月碗里。
“别行大礼,”白恩月笑,“我怕折寿。”
她语气轻松,像只是随口一提,却让林初的指尖顿在半空。
“医院那边,”
白恩月夹了块牛腩,声音压得只有桌面范围能听见,“我已经让专人把林阿姨转到惠仁私立,特效药不停,账走我私人基金。护工、特餐、康复师全套配齐,明早第一班会诊,肿瘤科主任亲自盯。”
林初的筷子“当”一声磕在瓷沿。
她猛地抬头,眼眶瞬间起了雾,却强撑着不让它掉下来——在食堂哭,太丢人。
“师姐......”她嗓子发干,“我......不知道该怎么还。”
严敏把汤碗转过来,松茸的清香漫开,像给这场对话铺了层软垫。
“先吃饭,利息慢慢算。”
她推了推眼镜,语气一如既往地淡,“还的方式有很多种,把自己先照顾好,再谈其他。”
白恩月接过话,目光落在林初腕上——那里空荡荡,项链没戴,却留着一道被太阳晒出的浅痕。
她伸筷子,在林初面前轻轻点了一下,像敲下一行代码注释:
“我还是那句话,自己该承担的责任一份都不能少。”
林初吸了吸鼻子,终于笑出来,梨涡浅得像刚浮出水面的月。
“我知道了,这次......我再也不会逃避了。”
“谢谢你们将我拉回来。”
“严敏说得对。”
白恩月举杯,里面是免费供应的柠檬水,却让她喝出了庆功酒的架势,“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以后得路都还长着,所以别把路走窄了。”
严敏举杯碰过来,清脆一声“叮”。
三人同时仰头,柠檬水酸得恰到好处,冲散了喉咙里最后的哽咽。
窗外阳光偏移一寸,落在她们交叠的影子上——
像一幅等着上色的画作。
吃过午饭之后,众人稍作简单休息,下午还有一场关于整个研发部的查漏补缺的会议。
对科研来说——成功并不意味着全部,经验才是真正可贵的东西。
......
大会议室的灯比平时亮得更白,和此刻整个研发部的热情一样。
张教授站在最前方的折叠白板前,手里没拿惯常的激光笔,只攥着一张被红笔划得密密麻麻的A4纸。
老人不知道何时换了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衬衫,显然他并不大喜欢正装。
“各位,感谢你们的到场。”
他开口,声音不高,却瞬间把讨论的余音、座椅的吱呀统统压了下去。
台下响起零星的笑,很快被更静的注视吞没。
白板旁的倒计时大屏已经熄灭,可每个人都还残留着“最后一秒”的肌肉记忆——背脊挺直,指尖悬在桌沿,仿佛随时要敲下一行救命代码。
“我们打了一场三年硬仗。”
“其间,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
他停顿,目光扫过最后一排,那里坐着林初。
女孩的脸色在冷白灯下近乎透明,却仍努力把背挺得笔直。
“在每一次的挑战当中,我们把自己逼到极限,然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张教授的声音陡然抬高,像把攒了许久的力气一次性释放,“0.00001秒,1270个极端用例,100%通过率——这些不仅仅只是一个的单纯的数字,它更是我们所有人的心血培育出来的孩子。”
“荣耀属于你们,我只是一个报幕员。”
老人后退半步,双手交叠放在腹前,深深鞠了一躬。
白发垂下来,像一场骤然落下的雪。
会议室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下一秒,掌声炸开,没有口号,没有口哨,只有手掌与手掌之间最原始的共振。
严敏第一个站起来,眼镜被灯光晃得反光;林初跟着起身,指尖还贴着退烧贴......
白恩月站在过道,把双手高高举起,将所有的敬意送给这个科技的园丁。
掌声瞬间更密、更亮、更长久,仿佛要把过去三年的恐惧、怀疑、通宵和眼泪全部拍碎,再揉成新的火种。
张教授直起身,抬手往下压了两次,掌声才渐渐收拢。
老人深吸一口气,嘴角扬起一点不太熟练的笑:
“当然,我们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
他故意停顿,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白恩月身上,“还是回顾过去的工作进程,查漏补缺。”
大会议室的灯光被调到最柔和的档位,投影幕布泛着乳白色的微光,像一张等待落笔的宣纸。
张教授把麦克风别在领口,没有多余的寒暄,抬手就在白板上写下两个苍劲的行楷——复盘。
他点开第一份 ppt,标题是《EveoS三年长征·问题清单》。
屏幕左侧列出一条醒目的时间轴,右侧对应着密密麻麻的红色节点。
1.需求漂移——“记忆重塑”子模块在 18个月内被推翻 4次,原因不是技术,而是需求方“拍脑袋”追加场景。
2.测试债——熔断阈值 v2.0为了赶 demo,一次性跳过 19项极端用例,结果在 v3.2补测时付出 4倍人力。
3.知识孤岛——核心算法只有 2名工程师能“通读”,文档滞后 6个版本,导致新人上手平均耗时 3个月。
4.情绪负债——红色审查期间,团队日均工时 13.7小时,心理评估异常指标飙升 27%。
每念一条,张教授就用红笔在白板画下一道醒目的标记。
台下很安静,每个人的精神都高度集中。
“我知道,复盘痛苦。”张教授放下激光笔,双手撑在桌沿,“但如果我们今天不把裂缝标出来,明天它就会变成峡谷。”
他话锋一转,屏幕切到下一页——《再出发·行动清单》。
背景色被换成清晨的薄荷绿,字体是带圆角的“霞鹜文楷”,柔软却有骨。
A.建立“双轨需求锁”
任何新增需求,必须同步提交“场景价值报告”与“回退成本评估”,由产品、研***理三方联席拍板,一票否决权交给首席架构师。
b.推行“极限测试日”
每月最后一个周五,全员轮值做“毁灭性测试”,把最极端、最冷门、最刁钻的用例搬到台面,现场跑、现场改、现场复盘,让“测试债”不过夜。
......
“技术的高度,由我们决定;人心的温度,也由我们决定。”
张教授的声音低下来,却更清晰地撞进每个人的耳膜,“EveoS 3.2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段长征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