忐忑两日后。
“可我都快 34了,” 李桐摸着小腹,“医生说高龄产妇风险会增加。” 崔琰握住她的手,掌心温热:“上周我托人找了清华附医的产科主任,把你的体检报告做成了数据模型,Amh 值 2.1,输卵管通畅,基因筛查低风险,各项指标都在绿色区间。” 他点开一个 Excel 表格,里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妊娠各阶段的风险概率,“就像我们分析企业偿债能力,你的‘资产质量’很好。”
李桐被他这股较真劲儿逗笑:“谁像你,连生孩子都要做尽职调查。” 崔琰却认真起来:“你还记得 2017 年我们买格力时算的 RoIc(资本回报率)吗?现在投生养孩子,才是人生最划算的长期投资 —— 短期看是成本,长期看全是复利。” 他指着窗外安安乐乐的房间,“你看他们现在带给我们的快乐,是任何股票都换不来的。”
2 月 14 日的情人节,清华附属医院的产科诊室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主任把一叠检查单推到李桐面前,b 超影像上,卵巢里的卵泡清晰可见。“各项指标都不错,理论上完全可以生,” 主任摘下眼镜笑了,“不过李教授,你先生上次来咨询,把妊娠风险评估做成了动态 Excel 模型,带数据透视表和预警功能,我们科室现在都拿它当教学案例。”
李桐脸颊发烫,想起崔琰熬夜做模型的样子 —— 他把年龄、体重、血压等变量设成可调节参数,甚至加入了 “家庭支持力度” 这种定性指标。“他这人做投资做惯了,干什么都像在分析标的。” 她解释道。主任却点头:“这样挺好,理性规划总比盲目跟风强。你先生还问我们要了近五年的高龄产妇妊娠数据,说要做回归分析,这股认真劲儿,我还是头回见。”
走出诊室,崔琰正捧着个平板电脑研究 “月子中心行业报告”。“你看这家,护士配比 1:3,客户复购率 85%,比很多上市公司的客户粘性还高。” 他指着屏幕,“就像选基金经理,得看历史业绩。” 李桐抢过平板:“谁让你调研这个了?” 他却凑过来小声说:“这是给‘新项目’选托管机构,必须严谨。”
3 月开春,崔家的 “新生命扩编计划” 正式启动。万柳书院的隔壁单元被买了下来,工人正敲掉隔墙,将两套房子打通成 480 平的大宅。“儿童房要装智能监控,” 崔琰拿着图纸给装修队比划,“主卧旁边设个婴儿房,隔音效果要达到录音棚级别,不能吵到李桐休息。” 他甚至给每个房间标上了 “功能定位”,像在规划公司的部门架构。
李母营养餐启动,冰箱里立刻多出个三层抽屉的食材分类盒,贴着 “高蛋白”“高纤维”“低 GI” 的标签。“以后每天的菜谱我都做成营养分析表,” 她举着个小秤称西兰花,“就像小崔分析企业财报,每克营养都不能浪费。” 崔父则迷上了编程,花三天时间做了个 “家庭接送调度 App”,输入孩子们的课程表,自动生成最优路线,还带天气预警功能。
最让人惊叹的是教育布局。崔琰通过校友关系,与清华附小签订了 “多子女家庭优先入学协议”,又在银行设立了 “崔氏成长基金”—— 把煤炭股的部分分红转进去,买了年化 4% 的稳健理财,专门用于三个孩子的教育开支。“就像我们配置债券基金,保证有稳定现金流覆盖刚性支出。” 他给李桐演示基金账户,“这钱专款专用,不会被股市波动影响。”
验孕棒上的 \"投资标的\"
5 月母亲节的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缝隙照在浴室的瓷砖上。李桐看着验孕棒上清晰的两道红杠,突然红了眼眶。崔琰被她的动静惊醒,跑进来看到那根验孕棒,愣了三秒,突然紧紧抱住她,声音发颤:“成了!我们的‘新项目’落地了!”
那天上午,崔琰在投资笔记上写下:
“2022 年最重要的一笔‘投资’:
标的:新生命
仓位:100% 家庭资源
持有期:终身
目标收益:爱与传承”
下午三点,他坐在电脑前,平静地清空了最后 1% 的茅台仓位。资金到账后,他点开母婴信托的开户页面,输入金额时,特意在备注栏写:“用最成功的投资,迎接最重要的项目。”
李桐走进来的时候,正看到他对着屏幕上的交割单发呆。“舍不得?” 她从身后抱住他。崔琰摇头,关掉交易软件:“就像 2020 年卖猪股一样,不是不爱了,是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转身握住她的手,放在小腹上,“你看,这才是真正的‘核心资产’,任何 K 线都比不了。”
未来的样子
孕期的李桐没闲着,研究写论文,科室导师生怕她累着,给她充足的时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周末,崔琰则带安安乐乐去月子中心 “调研”,乐乐指着婴儿床说:“弟弟要是不听话,就像爸爸卖股票一样把他‘减持’掉。” 惹得护士们哈哈大笑。
磐石资产的员工手册里,多了条 “多孩家庭特别福利”:每个孩子每月补贴 2000 元教育金,多生奖励更多。产假期间薪资全额发放。王经理在晨会上传达时说:“崔总说,最好的企业文化,是让员工敢生孩子、养得起孩子 —— 这比任何团建都管用。”
深秋的一天,崔琰带着全家去郊外的农场。李桐挺着孕肚坐在草地上,安安乐乐在旁边追蝴蝶,四位老人围着野餐垫说笑。他举着相机拍下这一幕,镜头里,阳光穿过树叶落在每个人脸上,温暖得像陈年的茅台。
他突然明白,价值投资的终极形态,从来不是账户里的数字增长,而是用理性的规划,守护住那些感性的美好 —— 就像精心计算过仓位的组合,终将在时间里长出最动人的模样。而这场关于新生命的投资,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