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6,北汽蓝谷今天没涨停,但下午也持续有量,35亿的成交算是今年的新高,但和去年11月的80亿成交比还有差距,9.5-10.5的区间往前看都是成交密集区,应该怎么处理好一点?
马特贝看着这些情况还是相当地犹豫,该做什么判断?
这些技术上的,要过去可能都不会太犹豫,现在如果以投资的理念去处理,上涨趋势,持股三要素都好的情况下,就是因为前面的一个成交密集区去赌这里会有一个可以做t的机会?
华为现在感觉是不断地在产品矩阵上向前推进,享界S9t的仙踪绿刚预热,智界的极光绿也出来了,友商怎么接?
马特贝本来选北汽蓝谷就是奔着华为汽车这个方向走的,再大概捋一捋。
北汽蓝谷的享界是华为五界力推的,目前看,华为五界都在无区别的推动,问界差不多可以自主发力,毕竟上百万辆的保有量,车主的自发销售威力都很大,这也是问界今年m9、m8销量稳定的原因,理想基本被甩开了。
华为近期密集推出“仙踪绿”(享界S9t)和“极光绿”(智界R7)两款高端车色,本质是以“色彩科技化+生态协同”组合拳强化品牌辨识度,同时挤压友商的设计与智能化生存空间。
仙踪绿(享界S9t):低饱和度墨绿,灵感源于自然,配合旅行车修长车身,塑造“户外探索”场景感。极光绿(智界R7):采用随角异色技术,光线变化下呈现蓝绿渐变,叠加三重珠光漆工艺,视觉动态效果直接关联“科技感”。
传统车企依赖黑白灰保守色系,而新势力如蔚来Et5旅行版的“镜空粉”等尚未形成技术关联。华为将色彩与光学工艺(如溅镀)、材料科学绑定,友商单纯模仿颜色已无竞争力。
华为AdS 4.0支持全维防碰撞cAS 4.0和恶劣天气避险,通过分布式毫米波雷达(dFR)解决雨雾盲区,而友商多数仍停留在L2+级。
享界S9t的乾崑智驾甚至可轻越野,模糊车型边界,友商难靠单一功能突破。
华为通过“色彩+智驾+生态”三轴联动,将单一车型竞争升级为体系化战争。若友商无法在2-3年内突破智驾全栈能力或构建替代生态,市场份额可能被逐步蚕食,尤其在高端市场(如35万以上)形成“华为=科技豪华”的认知定式。
华为这种局,bbA连冒泡都看不见,光降价打不过吧?
所以,北汽蓝谷前面这个成交密集区,是不是应该作为一次打差价的机会?还得考虑。
华为AdS 3.0系统千公里接管次数低于0.5次,超越特斯拉FSd,而bbA主力车型仍停留在L2+级(如宝马idrive、奥迪mobileye方案),误判率高达华为方案的3倍。
bbA新能源车在华份额仅7.4%,主力车型仍依赖“油改电”平台(如宝马i3),充电效率落后国产车15%-20%。2025年q1奥迪A6L靠燃油车销量登顶,但30万以上市场bbA占比已从60%暴跌至38%,华为系抢占过半高端份额。
中升集团等大型经销商转投华为,计划将50家bbA门店改为鸿蒙智行展厅。传统4S店客流量下降40%,而华为门店订单转化率高达35%,渠道叛变加速bbA市场失守。
2025年奥迪A6L终端价下探至28万(降幅超8万),宝马i3降至16万区间,但用户忠诚度反降12%。频繁降价导致“豪华标签”褪色,消费者转向问界m9(50万+市场销冠)、理想L9等国产高端车型。
bbA靠降价和本土化合作稳住基本盘,但50万以上市场将被享界S9、问界m9持续侵蚀;若bbA未突破L4智驾全栈能力,华为通过“技术分润”(如宝马数字钥匙分润30%)进一步掌控价值链;为定义“智能豪华”标准(技术+生态),bbA或退守小众驾控市场,或彻底沦为华为生态硬件载体。
8月车市还是淡季,但华为明显已经开始发力,现在要看的就是他们怎么打响这次享界S9t的小订启动,这个成绩非常关键,后续的智界R7,问界m7,再加上上半年的尊界800、问界m8\/m9,bbA谁不瑟瑟发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