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我接到了刘行业协会会长的电话。
声音沉稳,透着几分久经世事的笃定:“林先生,我这边联系了几家老牌非遗企业,他们愿意听听你的想法。”
我没有犹豫:“什么时候见面?”
“明早十点,我会安排在协会会议室,希望你能带个完整的方案来。”
挂了电话,我望着窗外的夜色,心绪翻涌。
我知道,这不仅是一次普通的会面,而是一次真正意义上将“非遗共生联盟”推向主流视野的机会。
周鸿涛在背后操控着平台流量、资金链、甚至网络攻击,但只要我们能联合更多有实力的老牌企业,就有可能从根上打破他构建的垄断格局。
第二天一早,我带上了肖潇然和吴顾问,早早抵达了协会会议室。
刘会长已经等在那里,他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穿着朴素,但眼神锐利,一看就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物。
他向我介绍了几位来自不同非遗领域的代表——刺绣、陶瓷、木雕、漆器,每一个都是传承了几代的老字号。
会议开始后,我开门见山,没有说太多虚话,而是直接展示了我们目前的合作成果:三十余家小微企业加入联盟,整合资源,共享销售渠道,降低运营成本。
“我们不是要取代谁,而是想让大家重新拥有选择的权力。”我看着在座的每一个人,语气坚定,“文化不能被资本垄断,手艺人的价值也不应该被平台和中间商层层剥削。”
刘会长听完,缓缓点头:“你们的思路是对的。文化传承,靠的不是流量,而是人心。”
他接着话锋一转:“但要真正形成合力,还需要更实际的保障机制。”
我早有准备,立刻拿出了一份互助协议草案,涵盖物流整合、仓储共享、线上销售平台共建等具体内容。
吴顾问在一旁补充道:“我们会设立一个联盟基金,优先用于品牌建设、技艺保护和人才培养。”
几位企业代表开始低声讨论,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一个小时后,第一位代表举手表态:“我们愿意加入。”
接着,第二位、第三位……最终,七家老牌非遗企业全部签署了合作协议。
签字仪式结束后,刘会长站起身,环视全场,郑重说道:“我们不能再让一家独大,文化不能只属于资本。今天,我们不是为了对抗谁,而是为了守护手艺人的尊严。”
会议结束,我握紧了拳头,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
这不是一场简单的合作,而是一场真正的破局之战。
回到公司后,黄金融专家已经在会议室等我。
“林哥,情况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他翻开手中的资料,“天极系最近在暗中操作,通过高息贷款的方式,挤压中小企业的融资空间。很多作坊因为资金链断裂,被迫贱卖产品,甚至放弃经营。”
我眉头紧皱:“他们这是想把我们困死在资金上。”
“没错。”黄哥点头,“但我们也有办法。我联系了本地信用社,他们愿意配合我们推出‘非遗振兴贷’,利率比市场低两成,由火种基金会提供部分担保。”
我沉思片刻,随即点头:“这个贷款计划,我们要尽快落地。”
接下来的几天,我们马不停蹄地推进这项计划。
第一批五家濒临倒闭的作坊成功申请了贷款,重新启动了生产。
看着他们重拾信心的模样,我突然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在做一项事业,而是在守护一种文化,一种传承。
然而,真正的反击,还需要更关键的武器。
“林哥。”吴顾问在办公室找我,“我有个想法。”
我抬头看他。
“我们可以策反周鸿涛手下的一个人。”他语气冷静,“一个中层干部,叫陈竞争对手。他最近和周鸿涛有分歧,如果我们能抓住这个机会,或许能从内部瓦解他们的布局。”
我眼神一亮:“你怎么知道他和周鸿涛有矛盾?”
“我查了他最近的社交动态,还有几次内部会议记录。他对周鸿涛的一些做法不满,尤其是对‘打压火种’计划有异议。”
“你是说,他手上可能有证据?”
“至少,他知道一些内情。”吴顾问顿了顿,“我们可以试试。”
我没有犹豫,亲自联系了陈竞争对手,约他在一家低调的咖啡馆见面。
他是个四十出头的男人,穿着普通,但眼神里藏着一股不甘。
我们谈了很久,从行业现状,谈到资本垄断,再到手艺人的困境。
他沉默许久,终于开口:“我知道你们是谁,也知道你们在做什么。说实话,我曾经也想改变点什么,但周鸿涛的势力太大。”
“我们不求你背叛他。”我看着他,“但我们希望你能帮我们证明,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凭空捏造的。”
他点了点头,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轻轻推到我面前:“这是我从内部系统中拷贝的一份备忘录,详细记录了‘打压火种’计划的执行细节。”
我接过文件,心跳加快。
“你们打算怎么用它?”他问。
“用它来让所有人看清真相。”我回答。
离开咖啡馆后,我站在街角,抬头望着城市的天际线。
风从耳边掠过,带着一丝凉意,却也让人格外清醒。
这场仗,才刚刚开始。
但我知道,这一次,我们不会再输。
我拿出手机,拨通了汤危机公关专家的号码。
“老汤,我这边拿到了一份关键证据。我们得开始下一步了。”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传来低沉的声音:“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我轻声回答,嘴角扬起一抹冷笑。
夜色深沉,但我已经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而明天,将会有更大的风暴来临。
那天夜里,我把那份沉甸甸的备忘录交给了汤危机公关专家。
他只看了一眼,眼神就变了。
“林致远,你这次可是把刀子递到了他们脖子上。”
我没有回应,只是点了点头。
我知道,这不是泄愤,而是揭露真相的唯一方式。
第二天清晨,几家主流财经媒体几乎同时刊登了一篇重磅报道:《“非遗”背后的利益暗战:天极系如何操控文化产业链》。
文章中不仅详细引用了备忘录中的内容,还配上了我们整理的一组对比数据——从平台抽成比例、物流成本,到销售渠道的分配不均,每一条都清晰地指向了一个事实:天极系正在利用平台优势,系统性地打压中小非遗企业。
舆论瞬间爆炸。
社交平台上,“非遗共生联盟”的搜索量激增,无数网友开始关注这场看似“弱者逆袭”的战役。
一些曾被天极系“清理”掉的中小卖家纷纷站出来发声,讲述自己被平台封号、被流量打压的经历。
甚至有行业内部人士爆料,称周鸿涛私下与几家金融机构达成协议,操控信贷资源,进一步压缩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
监管部门迅速介入,一纸调查通知送到了天极集团总部。
周鸿涛不得不暂停了原本即将启动的三项并购计划,他的公关团队也在紧急回应,试图将此事淡化为“市场正常竞争”。
但这一次,公众不再买账。
我坐在办公室里,看着手机上不断弹出的消息,心情复杂。
“林哥,汤那边说,已经有几位人大代表在关注这件事了。”谢明远走进来,语气里带着一丝兴奋。
我点了点头,却并没有太多轻松感。
这场舆论战,是我们打的第一枪,但远远不是终点。
就在这时,肖潇然走了进来,手里抱着一束花。
“恭喜你,林先生。”她嘴角含笑,“你不仅打了一场胜仗,还让很多人重新看到了希望。”
我接过花,轻声道:“这不是我一个人的胜利。”
她轻轻点头:“可以让大家相信,坚持是对的。”
几天后,我们在联盟总部举办了一场小型庆功会。
灯光柔和,气氛温馨。
我站在台上,看着台下一张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那些曾濒临倒闭的手艺人、默默无闻的传承者,如今都坐在了一起,彼此鼓励。
“我们不只是在做生意。”我举起酒杯,声音坚定,“我们在守护一种可能。”
掌声雷动。
而就在我话音落下的那一刻,谢明远悄悄走到我身边,低声说了一句:“林哥,刚刚接到消息,天极那边有动作了。”
我一怔,还没来得及问,他已经补充道:“他们旗下的三家平台,突然对同类非遗产品大幅降价,有些甚至直接砍半出售。”
我心头一紧,眼神微沉。
谢明远压低声音继续道:“看起来……是冲着我们来的。”
我望向窗外,城市的霓虹在夜色中闪烁。
我知道,这场风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