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可今天,市里好几个部门联合下来了个通知,说我们项目存在‘重大争议’,需要重新进行全面评估!”陈斌把一份红头文件拍在桌上,气得直喘粗气,“通知上说,接到大量‘群众举报’,说我们基地破坏山林植被,搞封建迷信活动,还聘用了一批‘无证游医’,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他妈不是扯淡吗!咱们种的树比砍的都多!什么封建迷信,那是国粹!什么无证游医,那都是国宝!”
周翊聪拿起文件,眼神渐渐冷了下来。
“群众举报”?这四个字背后,他闻到了一股熟悉的、资本的铜臭味。
他之前的崛起,动了太多人的蛋糕。尤其是那家被他揭露黑幕的“天华药业”,虽然董事长被调查,但其背后的资本网络错综复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们不敢再从舆论上直接攻击周翊聪本人,因为他现在的正面形象和官方背书太过强大。于是,他们换了一种更阴险、更有效的打法——程序狙击。
他们利用规则,挑动规则,用一张张合法的“网”,来困死你这个不按规则出牌的“神仙”。
这比任何公开的挑战都要恶心,因为它让你有力无处使。你医术再高,能治好癌症,能让瘫痪站起,但你能治好一张红头文件吗?
接下来的几天,麻烦接踵而至。
先是环保部门的人上山,对着百草园指指点点,说某些“未知物种”可能破坏本地生态平衡,需要取样封存,长期观察。
然后是卫生部门的检查组,要求基地里所有“从业人员”出示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书。孙敬修、刘凤姑这些民间高手,哪有这些东西?他们的一身本事,都在手里,不在纸上。
再然后,是土地规划部门,说基地的建筑规划图“不符合现代安全标准”,勒令所有在建工程全部停工整改。
一时间,整个复兴基地风声鹤唳,刚刚燃起的万丈雄心,仿佛被一盆盆冷水当头浇下。工人们无所事事,老中医们义愤填膺,陈斌更是急得满嘴起泡。
“聪哥,这可怎么办?再这么下去,咱们的基地非得黄了不可!”陈斌愁眉苦脸,“要不,我去找秦老和龙老?让他们给下面的人施压?”
“不必。”周翊聪摇了摇头,目光深邃,“他们能用规则来卡我们,我们就要用他们无法反驳的‘事实’,在规则的台面上,把他们彻底打服。”
他看向窗外那片生机盎然的百草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他们不是说我们有争议吗?不是说我们不科学、不安全吗?”
“陈斌,去发请柬。”
“发请柬?给谁?”
“给所有给我们下通知的部门领导,给所有质疑我们的‘专家’,给省里、市里所有主流媒体,还有,给那些在网上带节奏,说我们是骗子的自媒体大V,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请来。”周翊聪眼中闪过一丝锋利的寒光,“就说三天后,我们神州中医复兴基地,将举办第一届‘开放日’活动,欢迎社会各界,前来指导、监督、打假!”
这个消息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不等于把自己的脖子伸出去,让别人来砍吗?
那些找茬的人,正愁没有借口,你还主动把他们请进门来?
然而,周翊聪的决定,无人可以动摇。
三天后,复兴山下,车水马龙。
市里各大部门的领导,都板着脸来了。他们倒要看看,这个周翊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一群所谓的“专家学者”,也带着批判的眼神和准备好的刁钻问题,准备在现场让周翊聪下不来台。各路媒体的长枪短炮,更是严阵以待,准备捕捉任何可能成为头条新闻的冲突和爆点。
周翊聪一身简单的休闲装,带着陈斌和道格拉斯,亲自在山门前迎接。
他没有安排冗长的领导致辞,没有搞花里胡哨的欢迎仪式,开门见山,直接把所有人带到了那片引发最大争议的“百草园”。
当众人踏入百草园的那一刻,所有的喧嚣和质疑,都瞬间凝固了。
一股沁人心脾、浓郁到仿佛能洗涤灵魂的药香,扑面而来。眼前那片按照五行方位栽种的药田,五色斑斓,生机勃勃,每一株药材都仿佛被美颜滤镜加持过,闪烁着不真实的光泽。那棵早已成为地标的发芽枯木,如今更是枝繁叶茂,绿意盎然。
“这……这是怎么种出来的?”一位农业大学的教授,看着一株比他胳膊还粗的何首乌,喃喃自语,彻底忘了自己是来找茬的。
“我的上帝……这里的植物能量场,比亚马逊雨林的核心区还要高十倍不止!”道格拉斯拿着一个他新搞来的、奇形怪状的“生命能量探测仪”,看着上面疯狂飙升的数值,激动得满脸通红,用他那蹩脚的中文大喊,“这是生命的奇迹!是进化论的终极体现!”
就在众人还沉浸在视觉和嗅觉的震撼中时,周翊聪拍了拍手。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我知道大家对我们的基地有很多疑问。今天,我们就用事实说话。”
他指向孙敬修:“这位是孙敬修老先生,我们百草园的总负责人。孙老,给大家露一手。”
孙敬修傲然走出。他当着所有人的面,从地里拔起一株刚刚长了一个多月的黄芪。然后,他又拿出一株从国内最好产地购买的、号称是“五年陈”的顶级黄芪。
他将两株黄芪切开,让众人传看。
所有人都看到,那株五年陈的黄芪,断面虽然纹理清晰,但颜色偏黄白。而孙敬修刚拔出来的那株,断面的“菊花心”纹理金黄油润,散发出的香气更是浓郁了数倍不止!
“这……这药性,起码得有二十年!”一位懂行的老药工失声惊呼。
一个月,种出了二十年份的药性!
全场哗然!这已经不是种植技术了,这是点石成金的仙术!
周翊聪微微一笑,又看向罗正骨:“罗师傅。”
罗正骨上前,从人群中请出一位一直抱怨腰疼的电视台记者。他不问病情,只是用手在那记者的腰背上摸了片刻,便准确无误地说出了他腰椎间盘突出的节段、突出的方向,甚至连他几年前因为打篮球受过一次旧伤都说了出来。
那记者听得目瞪口呆,连连点头,比医院的核磁共振还准!
紧接着,罗正骨双手发力,随着几声清脆的“咔哒”声,那记者只觉得一股热流从腰部散开,多年的顽固疼痛,竟然当场减轻了大半!他活动了一下腰,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狂喜表情。
现场的闪光灯,开始疯狂闪烁。
最后,周翊聪的目光落在了刘凤姑身上。
“刘婆,该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