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热水试试,说不定能融化一部分。” 李硕士提议道。
我们立刻烧了一大桶热水,把管路竖起来,将热水缓缓倒入管内,同时不断转动管路,让热水充分接触结晶。
热水顺着管路流下,冒着热气,可即便如此,那些顽固的结晶还是没什么变化,用手摸管路外壁,依旧能感觉到里面硬块的存在。
“热水不管用啊,这结晶也太顽固了。” 我有些着急地说。
看着时间一点点过去,生产还在等着恢复,我咬了咬牙,找来一把铁锤和一根细长的铁棍。
“只能用蛮力敲了,小心点别把管路敲坏。” 我对李硕士说,然后双手握着铁锤,让李硕士扶着管路,对准管路内结晶较厚的地方,轻轻敲了几下。
可结晶实在太硬,轻轻敲打根本没效果。我深吸一口气,加大了力度,铁锤 “砰砰” 地敲在管路上,发出沉闷的声响,震得我手都有些发麻。
每敲几下,我就停下来,用铁棍伸进管路里捅一捅,看看结晶有没有松动。
一开始,结晶只是掉下来一些碎屑,可随着敲打不断进行,“哗啦” 一声,一块较大的蓝色结晶从管路里掉了出来,砸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我们心里一喜,继续顺着管路敲击,一块块结晶陆续被震下来,红褐色的碎屑在地上堆了一小堆。
就这样,敲一会儿、捅一会儿,再用高压水枪冲洗一下,反复几次后,管路内壁的结晶终于被清理得差不多了。
我们拿着管路对着光看了看,确认内壁已经光滑,没有残留的结晶,这才松了一口气。
接下来,就是重新安装管路。我们小心翼翼地将管路对准接口,李硕士扶着管路,我则拿着扳手,逐一拧紧螺栓,确保每个接口都密封严实,防止溶液泄漏。
当最后一颗螺栓拧紧,我们打开输送泵,看着氧化铁溶液顺畅地通过管路,缓缓流入反应釜,两人脸上都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此时,车间里的高温依旧让人难受,可看着恢复正常的生产流程,之前清理结晶的辛苦,仿佛都被这顺畅的溶液带走了。
当反应釜内的氧化反应顺利完成,釜内的物料便到了转移至储存罐的环节。
这一步看似简单,却藏着不少讲究,尤其是调节阀门的过程,丝毫马虎不得。我和操作工站在反应釜与储存罐之间的管路旁,盯着那四个关键阀门,准备开始操作。
第一个要调的是反应釜的出料阀。
我先检查了阀门的密封状态,确认没有泄漏后,才示意操作工缓慢转动阀门手柄。
“慢一点,别开太快,防止物料冲击管路。” 我叮嘱道。
随着阀门逐渐打开,反应釜内的物料顺着管路缓缓流向中间的缓冲阀,我盯着管路外壁的流量计,看着数值稳定在合理范围,才放心地点点头。
接着是调节缓冲阀。
这个阀门的作用是控制物料流速,避免流速过快导致储存罐内物料飞溅,也防止流速过慢影响转移效率。
我俯身看着缓冲阀上的刻度,一边指导操作工转动手柄,一边观察管路内物料的流动状态,“再调大一点,保持这个流速,别让它忽快忽慢。”
直到物料以平稳的速度通过缓冲阀,朝着储存罐方向流动,我才停止了对缓冲阀的调节。
第三个阀门是储存罐的进料阀。
在物料到达储存罐前,我们早已提前检查了储存罐的空罐状态,确保罐内干净无杂质。操作工慢慢打开进料阀,我则站在储存罐旁,透过罐顶的观察口看着物料缓缓流入。
“注意观察液位,别超过安全刻度。” 我提醒道。
随着物料不断注入,储存罐内的液位逐渐上升,每上升一段距离,我们就记录一次数据,确保物料转移量精准符合预期。
最后调节的是回料阀,这个阀门主要用于应对物料转移过程中的突发情况,比如管路堵塞或流速异常时,可通过回料阀将物料导回反应釜,避免浪费和故障。
在整个转移过程中,我一直留意着回料阀的状态,确保它处于关闭但可随时开启的状态,直到所有物料顺利转移至储存罐,确认无任何异常后,才和操作工一起依次关闭了出料阀、缓冲阀、进料阀,最后将回料阀锁定在关闭位置,完成了四个阀门的调节操作。
物料全部打入储存罐后,并非立刻进行下一步处理,而是需要等待沉淀。
沉淀的过程考验着耐心,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来到储存罐旁,透过观察口查看罐内物料的沉淀情况。
刚开始,罐内的物料还比较浑浊,悬浮着细小的颗粒,随着时间推移,那些颗粒慢慢下沉,罐内的液体逐渐变得清澈,上下分层越来越明显 —— 下层是浓稠的物料,上层则是相对清澈的水层。
等沉淀达到预期效果后,就该利用恒吸现象抽调储存罐内的大部分水了。
我们先检查了恒吸装置的密封性和连接状态,确保装置正常运行。
接着,将恒吸管的一端缓慢插入储存罐的水层,另一端连接到排水管道。由于恒吸现象的作用,储存罐内的水会在大气压的作用下,顺着恒吸管自动流向排水管道,无需额外动力。
在抽水过程中,我一直守在储存罐旁,密切关注着罐内的液位变化,尤其是水层与物料层的分界线。
“注意控制抽水速度,别抽到下层的物料。” 我对负责操作的同事说。
随着水不断被抽出,储存罐内的水层逐渐变薄,当水位接近物料层时,我立刻示意同事减缓抽水速度,一点点将剩余的水抽尽,直到只留下下层浓稠的物料。
抽水结束后,我们再次检查了储存罐内的情况,确认没有抽到物料,也没有残留过多水分,才关闭了恒吸装置的阀门,完成了整个物料转移和抽水流程。
每一个步骤,从调节四个阀门到等待沉淀,再到利用恒吸现象抽水,都需要细致入微的操作和耐心的观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后续生产环节的顺利进行,为产出合格产品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