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刘卫国充满敌意的质问,江彻非但没有生气,反而郑重地点了点头。
“是。”
一个字,如同晴天霹雳,在休息室里炸响!
所有人都懵了!
钱斌也懵了!江总这是……疯了吗?怎么能当着人家的面,说要开除他们?这不是火上浇油吗?
刘卫国的脸色,瞬间涨成了猪肝色,指着江彻的手,气得剧烈颤抖。
“你……你……”
“但我开的,不是人。”江彻的声音,紧接着响起,不疾不徐,却带着一股强大的穿透力。
“我要开除的,是‘大锅饭’思想,是‘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旧制度,是‘看报喝茶混一天’的坏风气!”
“至于人,”江彻的目光,变得无比真诚,“在座的每一位,都是百货公司最宝贵的财富。我不仅不会开除你们,我还要把你们,请回来!”
一番话,峰回路转,听得所有人云里雾里,面面相觑。
“你……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刘卫国强压着怒火,皱眉问道。
江彻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从钱斌手里,接过一沓文件,递了过去。
“刘师傅,这是百货公司上个季度的财务报表。您在仓库管账,应该看得懂。”
刘卫国将信将疑地接过报表,只扫了一眼,脸色就变得更加难看。
亏损,巨大的亏损。每个数字,都像一记耳光,火辣辣地抽在他的脸上。
“我知道,这不怪大家。”江彻的声音,适时地响起,带着一种理解和尊重,“这不是你们的错,是时代的浪潮,把我们这艘老船,拍在了沙滩上。”
“今天我来,不是来问罪的,是来请大家,跟我一起,把这艘船,重新推回海里,让它再次扬帆起航的!”
“说得比唱得好听!”人群中,又有人不服气地说道,“把船推回海里,然后船长就换成你了,我们还是在底下摇橹的苦力,对不对?”
这句话,又一次点燃了众人的情绪。
“对!凭什么给你卖命!”
江彻笑了。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这位师傅说得对。凭什么?”
他看着所有人,一字一句地说道:“就凭,从今往后,你们不再是摇橹的苦力。你们,将成为这艘船的,主人之一!”
他转头对钱斌示意了一下。
钱斌立刻会意,从公文包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一块小黑板,和几张写满了字的大白纸。
“各位叔叔阿姨请看。”江彻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这是我向县里提交的改制方案的核心。”
“江氏实业,将注资一百万,对百货公司进行全面改造,以资金和管理入股,占新公司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
“县政府,以土地和现有资产入股,占股百分之二十九。”
江彻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画了一个圈。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将成立‘职工持股会’,无偿、平均地,分配给所有自愿留在新公司的老职工!”
“也就是说,”江彻的声音,陡然提高,“这家公司,有你们每一个人的份!公司赚的钱,除了上缴国家的利税,除了正常的运营成本,剩下的利润,我们,按股份分红!”
“公司越赚钱,你们的口袋,就越鼓!”
“你们不再是为我江彻打工,也不是为国家打工。你们,是为你们自己打工!”
“轰!”
江彻的这番话,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原子弹!
整个休息室,所有的人,大脑都陷入了一片空白。
股……份?
分……红?
职工持股会?
这些名词,他们听都没听说过!
为自己打工?
这个概念,彻底颠覆了他们几十年来的世界观!
刘卫国呆呆地看着黑板上那个被圈起来的“20%”,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半天都合不拢。
他感觉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
“江……江老板……”一个戴着眼镜的老会计,颤颤巍巍地举起手,声音都在发抖,“您说的这个……是真的吗?不是在……哄我们吧?”
“当然是真的。”江彻微微一笑,将那份《倡议书》和厚厚的方案细则,都放在了桌子上,“白纸黑字,清清楚楚。这份方案,已经通过了县委常委会的原则性同意。今天,我就是来征求大家意见的。”
“如果大家同意,我们马上就可以签协议,成立职工代表大会,选举持股会的代表,参与到新公司的管理和监督中来。”
“如果大家不同意……”江彻顿了顿,“那也没关系,我立刻撤回方案。大家继续守着这个月亏损十几万的摊子,等工资都发不出来,最后破产清算的那一天。”
他的话,说得云淡风轻。
但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所有人的心坎上。
一边,是注定沉没的破船。
另一边,是一艘崭新的,不仅能让你安稳工作,甚至还能让你成为“船东”的巨轮。
这道选择题,还需要做吗?
沉默。
死一般的沉默。
休息室里,之前所有的敌意、愤怒、怀疑,都在这震撼性的方案面前,土崩瓦解,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置信的,混杂着激动、狂喜和一丝不真实感的复杂情绪。
不知是谁,第一个带头鼓起了掌。
“啪!”
紧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
“啪!啪!啪!”
掌声,从稀稀拉拉,到整齐划一,最后,汇成了一片雷鸣般的声浪!
“我们同意!”
“江总!我们跟你干!”
“谢谢江总!您就是我们的大救星啊!”
一个年长的女售货员,甚至激动得当场就哭了出来。
刘卫国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儿子大不了几岁的年轻人,那张沉稳自信的脸上,仿佛闪耀着光芒。
他走上前,深深地,向江彻鞠了一躬。
“江总,我刘卫卫国,为我们刚才的无礼和冲动,向您道歉!”
“您放心!从今天起,我们百货公司一百三十六名职工,就都听您的!您指哪,我们打哪!”
一场原本剑拔弩张,随时可能爆发的激烈冲突,就这样,被江彻用超前的商业智慧和洞察人心的诚意,在谈笑间,化解于无形。
他赢得的,不仅仅是一份合同。
他赢得的,是一百多颗,历经风霜,却依然滚烫的人心。
……
角落里,一个穿着税务制服的年轻女干部,默默地放下了手中的笔。
沈知微是跟着县里的资产评估小组,一起来到现场的。她今天的任务,是对百货公司的固定资产和税务情况,进行最后的核查。
她本以为,自己会看到一场混乱的,充满争吵和扯皮的闹剧。
结果,她看到的,却是一场教科书级别的,关于人心和利益的完美博弈。
她完整地,目睹了江彻是如何从一个“入侵者”的身份,一步步瓦解对方的心理防线,最后,将所有反对者,都变成自己最狂热的拥护者的全过程。
他没有用权力去压迫,也没有用金钱去收买。
他用的,是尊重,是共情,是直指问题核心的解决方案,是让所有人都无法拒绝的,共同利益的捆绑。
这种运筹帷幄,掌控全局的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商人”的范畴。
沈知微看着那个被人群簇拥在中心,正耐心解答着职工们各种问题的男人,心里,第一次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以前,她敬佩他,是因为他的财富,他的远见,他为平江带来的那些实实在在的变化。
但今天,她看到了这个男人,身上另一种更可怕,也更迷人的力量。
一种能够化解矛盾,凝聚人心,将最复杂的社会问题,用最漂亮的方式解决掉的,领袖级的力量。
她忽然觉得,自己之前对他所有的认知,都还是太浅了。
……
接下来的一个月,平江县见证了一场脱胎换骨的奇迹。
江彻的收购方案,在职工代表大会上,以全票通过。
“平江时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紧接着,一场声势浩大的改造工程,拉开了序幕。
一百万的资金,如同一针强心剂,注入了这具垂垂老矣的躯体。
外墙被重新粉刷,换上了明亮的大玻璃窗。内部的线路和照明系统,全部更换一新。老旧的木质货架,被崭新锃亮的金属货架所取代。江彻甚至还专门从沪上,请来了最专业的商业设计师,对整个商场的布局和动线,进行了科学的规划。
与此同时,所有的职工,都分批次地,进入江氏实业的培训中心,接受现代化商业服务的系统培训。
他们学习如何微笑,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学习商品陈列的技巧,学习基础的财务和管理知识。
那些曾经无精打采,满脸愁容的脸,在学习和对未来的憧憬中,重新焕发出了光彩。
一个月后。
“时代百货”,在万众期待中,重装开业。
开业当天,盛况空前。
整条老街,被挤得水泄不通。无数上了年纪的平江人,像赶赴一场久违的约会一样,涌向了这座他们熟悉又陌生的建筑。
当他们走进商场大门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窗明几净,灯火通明。
地面光洁如镜,货架琳琅满目,商品摆放得整整齐齐,充满美感。
穿着崭新统一制服的售货员们,个个面带微笑,精神饱满,热情地为每一位顾客提供着周到的服务。
这里,还是那个他们熟悉的百货公司,卖着他们需要的大白兔奶糖,永久牌自行车。
但这里,又不再是那个破旧的百货公司了。它变得干净、明亮、时髦,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刘卫国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胸前戴着“值班经理”的袖章,站在大门口,看着如潮水般涌入的顾客,激动得眼眶发红。
就在两个月前,他还准备带着工友们,去跟江彻拼命。
而现在,他已经是新公司的股东,是被人尊敬的刘经理。他上个月的工资,加上培训补贴,比过去半年的收入都多。
他看着不远处,那个正在和周书记谈笑风生的年轻人,心里,只剩下无尽的感激和敬佩。
开业第一天,“时代百货”的销售额,就突破了二十万!
这个数字,是过去一年的总和!
一个濒临破产的国营老店,在江彻的手中,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奇迹般地,重焕生机!
这件事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平江县的范围。
省里的报纸,电视台,都派来了记者,对这次堪称典范的“国企改制”案例,进行了长篇累牍的报道。
“江彻模式”、“职工持股”、“盘活国有资产”,成了全省商界和政界,最热门的词汇。
江彻的名字,再一次,响彻全省。
……
夜深人静。
江彻办公室的灯,还亮着。
他的面前,摊开的,不再是平江县的地图。而是一张,详尽的,整个南江省的经济地图。
地图上,用红色的笔,圈出了十几个城市。
“江总,您让我查的资料,都在这里了。”钱斌将一摞厚厚的文件,放在桌上,眼神里,是无法掩饰的兴奋和崇拜。
“全省范围内,和咱们平江百货公司情况类似的,濒临破产的国营商场、商店,一共有十七家。其中,有八家,都占据着当地市中心最核心的地段。”
江彻拿起一份资料,仔细地翻看着。
他的嘴角,噙着一丝笑意。
平江百货公司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一个模板。
在他的前世记忆里,九十年代初,将会有一波汹涌的“国退民进”浪潮。无数的国有资产,因为经营不善,被以极低的价格出售、贱卖。
而现在,他要做的,就是提前布局。
用最合理,最能被这个时代所接受的方式,去将那些蒙尘的珍珠,一颗颗地,收入囊中。
他要打造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的商业帝国。
“老钱,”江彻放下资料,看着窗外的万家灯火,“准备一下,下个星期,我们去省城。”
“第一站,就从临江市第一百货商店,开始。”
……
与此同时,平江县税务局。
沈知微正在写一份关于“时代百货”改制案例的税务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是省局亲自点名要的。
她看着报表上,那飞速增长的税收数字,和那份被她当成模板附在后面的“职工持股协议”,心中感慨万千。
她知道,江彻又一次成功了。
而且,是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具社会影响力和历史意义的成功。
他盘活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一个品牌。
他盘活的,是一种希望,一条出路。
正沉思着,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小沈,还没下班呢?”稽查科长走了进来,笑着递给她一张红色的请柬。
“这是县里新成立的‘青年企业家协会’送来的,邀请我们税务系统派代表,参加他们的成立大会。局里研究了一下,决定让你去。”
沈知微接过请柬。
烫金的封面上,印着一行字:平江县青年企业家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
她翻开内页。
在会长的名单上,那个熟悉的名字,赫然在列。
江彻。
沈知微握着请柬,指尖微微用力。
她知道,那个男人的舞台,已经越来越大。
从平江首富,到出口先锋,再到如今,国企改革的弄潮儿,青年企业家的领袖……
他每一步,都走在时代的最前沿,每一步,都让身后的人,只能仰望。
那份遥远的距离感,似乎又回来了。
但这一次,沈知微的心里,却不再有失落。
她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个名字,嘴角,不自觉地,也勾起了一抹淡淡的,与有荣焉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