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刘旭忙着接待外商的时候,高原省最大的一次的活动展开了,这次要比历史上提前了7年彻底解放百万农奴,让这些占人口不到5%的官员、贵族、寺院和上层僧侣不再享有生产资源。
在刘旭提供的资料显示下,从今年开始,几乎每年他们都会搞出些事情,最后甚至到了想要发动全面武力反抗的地步。
首长再三斟酌之后,决定不再对这些人妥协,得立即采取行动。
再加上这次对白象国的战事顺利,现在高原省的兵力是足够的,而且公安部这边连同外交交情报司拿着刘旭给的资料早就在高原省内开始了活动。
刘旭的资料非常详细,那可是后世汉光扶持小组从当年的档案中复制出来的,这次务求将高原省一扫而清,绝不能再给他们破坏普通老百姓安定生活的机会。
这一时期高原省的总人口约为115万人,这一部分人大概有5.75万人。噶厦政府的宗族及所属各级官员 500 多人,每家平均60人左右;有世袭贵族 197 家,平均每家110人左右;寺院大小活佛约 1500 人,上层僧侣 4000 余人。
刘旭给的意见是将这些资料上所出现名字的人全部打靶,不问缘由。
但是他这意见没有得到同意,毕竟人家在这个位面什么都还没干呢。最后商讨的结果就是将这5.75万全部甄别一遍,在各地安排公审,罪大恶极之人自然不会吝啬一颗花生米。
刘旭听到后撇撇嘴,有什么区别吗?只不过多了个理由。
甄别过后剩下的人也不准备再让他们在高原省生活了,而是将他们运往西域各新增土地上进行劳动改造。
现在高原省的道路四通八达,去哪里都非常方便,由于全程都由部队陪同,之前又做了大量的工作,民主改革进行的非常顺利。
只不过刚开始让农奴指认罪行时,遇到了点麻烦,这些农奴已经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恐惧,不要说让他们当面指认了,就是在背后,好多人都不敢说。
不过在工作人员不断劝解之下,总算是有了站出来的勇气,就这样,有了带头的后边就容易了。
这些农奴刚开始是不敢,后来知道了他们永远不会再回来时,就表现的非常踊跃了,任何工作都非常配合。
他们不是不敢反抗,只是独木难支,经过这一轮甄别之后,那些以前高高在上的老爷们已经十不存一。
剩下的工作就是将这里的土地和那些收缴上来的生产工具分给这些农奴们。并且从中甄选一些人参与到基层的管理当中。
刘旭也往这里运送了大量的集装箱板房用于临时改善没有分到房子的农奴们的住房问题。
由于这些农奴实在太穷,有的以前是奴隶的人即便是分了地和房子的也没有其他任何东西。
刘旭干脆又运来了一大批生活物资,从衣服、鞋帽到床上的被褥,从锅碗瓢盆再到炉具家具,这时高压锅可就派上了用场,
在这里人们用上了高压锅后就发现他们做一顿饭所用的柴要比以前省下将近一半来。这就让大家爱不释手了。
这里的柴其实跟蒙古一样都是以牛粪为主的,就是将牛粪晒干当柴烧,再辅以树枝、草皮之类的东西。
刘旭为高原省和西域省还订制了一样东西就是太阳灶,这是汉光扶持小组找工厂订制的现代产品,可调方向、可调角度。因为这两个省的太阳能资源异常丰富。
但是光有这些还是不行,主要是冬天冬天取暖还得想办法,高原省的冬天虽然不像西域和东北那么冷,但到了晚上也会降到零下十几度。
刘旭又将高原省的几个主要煤矿资料给了他们,并且运来了一大批设备,这些不指望工业上使用,但是供应百万人口的冬季取暖还是没有问题的。
在经过刘旭海量物资的供应后,这里的居民算是真正过上了好日子。对于东大的认可度也是越来越高。
而刘旭在忙完了这些贸易的事情后,也就到了他该去帮忙修路的时候了。
在滨海的这几天,刘旭每天晚上都会开着空中三蹦子往返在京城周边的山区里,包括包世进出京城的高速都修了出来,反正每条路都不是很长,反正对于他来说就是精神力切割一下再收起来的事。
也就是架桥费点事情,差不多用了5天时间将京城北边的燕山山脉和西边的太行山脉都修出了几条通道。
接下来将公司的事情安排好之后,他就来到了西域这边,刘旭先去见了一下王书记,这可把王书记高兴坏了,本来是想先让刘旭帮忙把水库和引水渠修出来呢,但是现在最好是先将外边新土地上的路修出来。
要不边防战士们的补给都不好运送。
刘旭没辙,只好照办,由于新土地这块是没有后世现成道路参照的,他只好抽时间返回现代求助,现代这边是非常快的,根据卫星数据很快就给刘旭规划出好几条道路。
于是刘旭根据这些规划在这个原来的西北屏障之间开阔出好几条道路,并且一直向西修到了新的边界上,还沿着新边界一直向北修了一条边境公路。
这次修路他可不是只是在山区修建,平原上就不管了,而是收走一部分松土,道路上都铺上厚厚的路基石板,以后只需要在上边铺设沥青就可以了。
现在修路刘旭是明天晚上不分时间的修,反正这鸟不拉屎的地方连个人都没有,天上也不担心有卫星。
这个新的边境公路还要找最近的点连接以前修的内部公路,要不以后不能一直绕一大圈吧。
用了大半个月就修通了鄂特冈腾格里山和萨彦岭一直连通到了贝加尔湖东侧。
刘旭看着自己的杰作还是很有成就感的,尤其是他修的各个山间石拱桥,不管跨度多大,他都是就地取材,用切割下来的石材加工成一座座桥梁放在了一个个山谷之间。
看着这些桥梁他突然想到自己是不是可以在湾岛海峡修一座跨海的石拱大桥呢?想想应该是可以,就是得分段修建,自己的空间没有那么长。
北部海峡的最深处也不超过百米,这个应该是可行的,等有时间了研究研究,要是修成一座的桥肯定会震惊世界的。
刘旭在将西北部的道路修好后,就开始了水库的修建,这个就容易多了,他的精神力可以将石材表面切割的非常光滑,两个大块石材放在一起甚至找不到缝隙。
刘姐修的坝体都是重力坝,又是大石块摆放在一起的,又怕水压大了冲走,就只能增加坝体厚度。
大型的水库刘旭只修能修个大概,泄洪口和水电站就必须用人力了。这些水库弄完后,又开始修筑引水灌渠,忙活了一个月总算是弄个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