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的武器就都已经发展到这种程了?好家伙,全是无人机械作战?全是导弹?”
“是啊,这可是想都不敢不想的,我们要学的地方很多啊。”
“任重道远啊,小刘啊,给我们说说,这武器这方面的事情,我们几个啊好像除了他们手里拿的枪,其他的都不认识了,连门炮都没有,这这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刘旭挠挠脑袋,这可有点难为他了,他连个军迷都算不上,让他介绍武器的发展这不是难为人吗?
“嗯,这个,我不是太懂,只能大概的说说,这些武器发展到现在也不是一步就到了这样的,而是一步步地走过来的。”
“后世一般采用六代来说明武器的发展进程和先进程度。”
“第一代呢,很好理解,就是现在的战争模式,也叫无制导武器,就像我们的大部分火炮,需要给目标定位再将炮弹打出去,至于打中打不中的,看水平了。”
“第二代是利用惯性、指令制导,具备了发射后初步自我修正航向的能力,但精度依然不高,通常用于攻击大型固定目标。这是下一个10年研发的。”
“第三代是半主动、主动制导武器,自身配备了导引头,可以感知目标反射的能量,从而实现发射后不管或半自主攻击。这个是七、八十年代的技术。”
“后边的这些也可以全部说成是第四代,要是再将其细分可分出三代来,复合制导与智能化武器。”
“我感觉我们现在研究这个还有点早,对我们的科研人员来说,那完全就是外星科技,技术这个东西,是要积累的,我们必须脚踏实地一步步地向上攀登才行。”
“到时候我们研究出来了,哪怕不列装,但是技术必须要吃透。只要我们的武器对其他所有国家保持优势就可以。”
“我们可以列装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这样就可以永远保持技术上碾压其他国家,同时部队的训练也要跟的上新武器的普及,这样才能形成战斗力。”
“嗯,你说的非常有道理,回头给我找一些资料,我也提前学习一下吗,要不然就落伍了啊。”
看完以后,几人从这个屋子里出来,而刘旭则被首长留下了,他有些事情想询问的意见。
“小刘啊,我看了后世的资料,对于在东北和西域两地做出的成绩是非常肯定的,我也想早点让这些地方开发出来,现在再加上新到得到的土地,远东地区至少有5百万公顷的可耕种面积。要是全开发出来,这是多大一笔一财富。”
“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就在今年提前让一大批部队集体转业为生产建设兵团。目前的部队人数太多了,5百多万人的部队,老百姓负担很重啊,虽然你这两年提供了大量物资援助,但粮食上还是需要征调不少。”
刘旭点了点头,他记提今年确实有一次裁军,但是好像规模不是太大,看这样子是想着提前啊。
“这次的规模有点大,计划中是2百万左右,也可能会再增加。”
“啊,一下子要裁这么多人啊,我们新增那么多的土地,顾的过来吗?”
“问题不大,今后的部队建设你的资料中给了非常大的启发啊,科学越是进步,技术兵种要加强,普通的步兵起到作用越来越小,这种思路不能乱,将来有3百万的军事人员足够了。”
“而且还要进一步压缩陆军的编制,加强空军和海军的建设。”
“您说的有道理,还需要我做什么吗?”
“这次的安排都是在东北和蒙北的苦寒之地,这后勤保障这块还得麻烦你啊,包括他们的生产工具,我看你那种临时性的铁皮房子就非常好吗。到时候可以多弄一些,运过去就可以用。”
刘旭点点头,这可是个大活儿啊,不低于2百万人居住的临建房搭建,够自己忙一阵子了。“好的,这个容易,我回到那边只要给厂家下订单就行,要多少有多少。”
刘旭在跟首长聊了一会儿,就出来了,他也没直接回去,而是去城外工地上转了一圈,然后才往回走。
这次发现进度又比上次快了不少,上次过来正在建设的楼栋都已经封顶了,虽然每栋楼只有7层,但老康显然是盯的非常紧。
要是照这个速度,这百万人干活儿,年底前让京城的人搬新家应该不是难事儿。
转了一圈后,这旭没有发现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也没有让他再碰上啥狗屁倒灶的事儿,心里还有点小遗憾,他还想找找以前在工地上训人的感觉呢,结果没给他机会。
刚回到滨海办公室的刘旭就接到了南行长的电话,跟他说了两个事情,就是那套样币通过了,让他尽快准备一部分,还有一个事儿就是跟他们签订了贸易协议的那些西方代表团明天将要过来访问。
让刘旭派个车队过去接人,刘旭这个郁闷,都不让人歇歇腿儿,一直在忙活儿。
这次算是建国后第一次接待这么多西方国家的商业代表,不但安排了展会,而且还安排了好多工厂的参观事宜。
因为差不多参加莫斯科的西方国家都来了,就跟另开一次一样了,而且不少毛熊阵营的加盟国也派人过来了。
代表团的意思京城目前就是个大工地,实在不适合做接待工作,所以干脆都放在滨海吧,他们下飞机后会直接进京参观,然后就会乘车直奔滨海而来。
而且上边还给了他一个任务,争取再签下一部分商品的出口订单。
刘旭没办法,只能将周平叫来,让他安排好车队,这次的人员可不少,酒店那边也要打好招呼,让他们将现有旅客都安排到底下的楼层。腾出上边好招待客人。
这也就是刘旭的未来集团,其他任何一家单位都拿不出这么大一支车队来接人。
第二天刘旭苦逼的起了个大早,带着车队直奔京城西郊机场而去。
此时的民航主要就是在这里,也是唯一民用机场,京城国际机场要到58年建成才投入使用。
这次是少山先生亲自过来迎接的,刘旭带着人到的时候,之前代表团的成员都已经到了。
等了半个多小时后,五架飞机才陆续降落了下来。
刘旭等人立刻上前迎接。
“哈哈,威尔逊、佩里先生,没想到这么快又见面了。”
“呵呵,是啊刘,我们说了要来参观一下的,我们主要是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工厂可以生产出如此美丽的商品来。”
“放心,这次一定满足你们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