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夕薇出门与姐妹们欢聚后,陈羽墨在家稍作整理,便驱车前往江南科学院。
虽说首长特批了假期,但鸾鸟空天母舰即将进行首次空天环境测试,他心里总归记挂着,想去看看最新的进展报告。
车子刚在主体研究院大楼前停稳,另一辆车也几乎是同时抵达。
车门打开,风尘仆仆的吴老从车上下来,脸上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疲惫和凝重。
“吴老?”
陈羽墨有些意外,快步迎了上去,
“您从西北回来了?基地那边一切顺利?”
吴老看到陈羽墨,先是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
“羽墨啊,你来得正好。我正准备回来找你汇报情况。鸾鸟……遇到点麻烦。”
陈羽墨的心微微一沉。
“麻烦?什么麻烦?地面测试不是全部通过了吗?”
“是深空模拟测试。”
吴老压低了声音,示意陈羽墨边走边说,
“我们在模拟深空环境下进行极限速度测试时发现,当速度稳定达到50马赫并试图继续提升时,引擎附近几个关键承力部位的新型复合材料和超导线圈护套,出现了极其微小的结构性形变和材料疲劳迹象。
虽然目前极其轻微,但模拟数据显示,如果速度长期维持在50马赫以上,或者尝试冲击更高速度,这种形变会加速累积,最坏的结果……可能导致局部结构失效,甚至引发连锁反应,空中解体。”
陈羽墨的脚步顿住了,眉头紧紧锁起,
“在太阳系内模拟测试中,同样的速度甚至更高,都没有出现问题?”
“是的,很奇怪。”
吴老点头,脸上满是困惑,
“包括高强度辐射、温差变化、微流星体撞击模拟,30马赫甚至35马赫都安然无恙。但一旦切换到深空环境模拟参数,问题就出现了。我们反复核对了模拟数据,排除了参数设置错误。”
深空环境……陈羽墨瞬间抓住了关键。他的大脑飞速运转。
“是宇宙射线,还有我们尚未完全认知的深空背景辐射场,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未知高能粒子流。”
陈羽墨的声音变得低沉而严肃,
“太阳系内为我们屏蔽了绝大部分来自宇宙深处的‘恶意’。我们的材料在太阳系上,某种程度上还处于‘保护罩’内。但一旦真正进入毫无遮拦的深空,那些狂暴的能量会以我们目前难以精确模拟的方式,与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侵蚀其稳定性。50马赫带来的巨大应力叠加这种侵蚀,问题就被放大了。”
他感到一阵后怕。鸾鸟空天母舰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更是华夏空天力量的象征和基石。
若是在首次深空航行中因材料问题出事,后果不堪设想。万幸,是在模拟测试中发现了问题。
“立刻暂停所有超越30马赫的深空速度测试计划。”
陈羽墨果断下令,
“集中精力,反复进行地球轨道极限环境下的长时耐力测试,确保在近地空间绝对安全。深空旅行……暂时搁置。”
“明白。”
吴老松了口气,陈羽墨的快速决断让他找到了主心骨,
“我这就去材料研究所,和老周他们再深入分析一下数据,看看有没有加固或者改进的可能。”
“好,辛苦您了。把详细的测试报告给我一份。”陈羽墨说道。
拿着那份沉甸甸的报告,陈羽墨没有去会议室,而是独自回到了自己的院长办公室。
厚重的隔音门关上,将外界的喧嚣彻底隔绝。
夕阳透过巨大的落地窗,将办公室染上一片橘红色的余晖,温暖却带着一种事物即将终结的悲壮感。
陈羽墨没有开灯,他走到窗前,望着远处被霞光笼罩的城市轮廓,缓缓翻开了手中的报告。
报告上的数据图表和专业术语冰冷而刺眼。红色的警报标记、放大镜下显示出的微观裂纹模拟图、应力曲线在临界点的陡然飙升……每一项都在无声地宣告着失败。
他寄予厚望、领先世界几个时代的常温超导材料,以及以其为基础构建的其他新型复合材料,在真正的深空挑战面前,依旧显得如此脆弱。
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如同窗外渐沉的暮色,缓慢而坚定地包裹了他。
材料!又是材料!
前世,他殚精竭虑,最终倒在了材料学的壁垒前,许多宏伟的构想因为材料的限制而沦为纸上谈兵。
这一世,他手握“烛龙”,带来了本该只存在于理论中的常温超导,以为终于突破了枷锁,可以畅游星海……却没想到,这所谓的“划时代”,在浩瀚宇宙的尺度下,依旧只是蹒跚学步的婴儿学语。
星辰大海的梦想,似乎再次被冰冷的现实狠狠摔在地上。
他坐回椅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嗒嗒声。
夕阳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光影,显得他的表情有些晦涩难明。
难道……就这样止步于银河系甚至于太阳系了吗?
意识沉入脑海深处,进入了那神秘莫测的“烛龙”信息资源库。
浩瀚如烟的信息流奔腾不息,一级文明的科技树几乎已被他点亮至顶端,璀璨却也能清晰地看到尽头。
他的目光,投向了那扇早在去年就已对他开放,却因其内容过于惊世骇俗而一直被他谨慎封存的区域——二级文明资源库。
意识深入,无视那些足以瞬间改变世界格局的恐怖武器或能量技术,他直接检索与材料学相关的顶级知识。
无数的信息模型闪过,最终,一个名词及其相关的庞大理论体系吸引了他全部的心神——
【强互作用力简并态材料】
仅仅是通过意识流理解其最基础的概念,陈羽墨就感到自己的灵魂都在震颤。
这完全颠覆了现有物理学的认知!它并非通过化学键或普通物理作用力结合,而是在一种极端条件下,通过操控强互作用力,使得原子核被死死地“钉”在一起,电子被挤出,形成一种绝对致密、绝对坚固、几乎不可摧毁的简并态物质结构。
这种材料一旦制成,莫说50马赫,即使是以亚光速在恒星际间穿梭,直面最狂暴的宇宙射线和粒子流,也几乎不会有任何损耗。它,才是真正开启星辰大海之旅的钥匙!
然而,巨大的狂喜之后,是更深的冰冷。
制造它?以人类文明目前的科技水平,几乎等同于天方夜谭。
其制造环境要求之苛刻,能量需求之巨大,理论基础之超前,几乎每一项都需要先进行一场彻底的科技革命。
它甚至无法在现有的大型对撞机或聚变装置中合成,只能在实验室的极端模拟环境中,观察到其理论上可能存在的迹象。
空有宝山,却无路可达。
这种深深的无力感,比之前更加沉重。
他甚至不敢想象,如果他将这份理论的核心原理和基础公式哪怕只透露出一星半点,会在整个科学界掀起何等毁灭性的海啸。
现有的物理学、材料学大厦恐怕会从根基开始动摇,整个世界都可能因此陷入对未知的恐慌和疯狂的争夺。
他坐在夕阳最后的余晖里,沉默了许久。
办公室内的光线越来越暗,几乎将他完全吞没在阴影之中。
最终,他深吸一口气,打开了办公桌下的一个物理隔绝的保密终端。
调出关于【强互作用力简并态材料】的全部基础理论和核心数据。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开始敲击,将那些超越时代的、宛若天书般的公式、参数、理论模型,一字一句地记录、存储下来。
屏幕的冷光映照着他平静却无比坚定的脸庞。
现在拿出来,为时尚早,甚至可能带来灾难。但记录下来,好好研究,理解它,为未来某一天,当人类的科技水平触碰到那层壁垒时,做好准备。
这或许是他重生归来,手握“烛龙”,所能为这个文明留下的,最深远、也最沉重的一笔遗产。
窗外,夜幕彻底降临,城市的灯火次第亮起,璀璨而温暖。
办公室内,陈羽墨独自坐在黑暗中,只有键盘敲击声和屏幕的光芒,陪伴着他面对那横亘在文明之前的、深邃无边的星空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