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多山,云雾常年绕在半山腰,像仙女腰间的玉带。山脚下有个叫清水村的地方,村里有个叫兰娘的绣娘,手艺是方圆百里独一份的好。她绣的花,蝴蝶会停;她绣的鸟,黄莺会和。可兰娘命苦,丈夫早逝,留下她独自带着个五岁的娃儿,名叫小宝。
这天黄昏,兰娘正在院里绣一幅喜鹊登梅图,小宝在树下玩泥巴。忽然一阵阴风吹得树叶哗哗响,兰娘抬头一看,天色暗得不对劲。
“娘,我怕。”小宝丢下泥巴,扑到兰娘怀里。
兰娘搂紧儿子,心里直打鼓。这风邪门,带着股腥味。村里老人常说山里有精怪,莫不是...
不等她想明白,一团黑雾从山那边滚来,黑雾里隐约可见八只红灯笼似的眼睛。那物速度快得惊人,眨眼就到了院墙上。但见一只牛犊大小的花斑蜘蛛,张牙舞爪,口吐白丝,直向小宝卷来。
“妖怪!”兰娘惊叫一声,抱起小宝就往屋里跑。可那蛛丝更快,眼看就要缠上小宝的腿。兰娘想也不想,转身将儿子护在身后,自己却被蛛丝缠住了手臂。
那蛛丝冰冷刺骨,兰娘只觉得半条胳膊都麻了。她拼命挣扎,顺手抄起桌上的剪刀,“咔嚓”一声剪断了蛛丝。
蛛妖吃痛,发出一声刺耳的嘶鸣,八只红眼死死盯住兰娘。但它似乎忌惮什么,不敢久留,转身化作黑雾,朝山中遁去。
“娘,你流血了。”小宝哭着说。
兰娘这才发现,被蛛丝缠过的手臂上留下一道红痕,火辣辣地疼。她顾不得自己,赶紧检查小宝有没有受伤。
这场惊吓后,村里人心惶惶。更可怕的是,接下来几天,接连有三个孩童在傍晚时分失踪,都是被一阵黑风卷走的。村民组织壮丁上山搜寻,只在一处山洞外找到了一只小鞋,洞口布满蛛网,网上还粘着几根孩子的头发。
“是盘丝洞的蛛妖!”老村长颤巍巍地说,“这妖怪每隔几十年就出来作恶,专抓童男童女。我小时候听我爷爷说过,上次为除这妖,请了三位道士,结果都成了蛛妖的盘中餐。”
村民们聚在祠堂里,个个面如土色。有孩子的更是抱紧自家娃儿,生怕一松手就被妖怪掳了去。
兰娘搂着小宝,心里刀绞似的疼。失踪的孩子里有个叫小豆子的,和小宝常一起玩耍,才六岁年纪。
当夜,兰娘做了个梦。梦里一位白发老妪对她说:“蛛妖乃天地怨气所化,寻常刀剑伤它不得。唯有用至纯至阳的金线,绣出盘丝洞全貌,每一针都要灌注绣者心血,待绣成之日,携绣入洞,方能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兰娘惊醒,窗外月明星稀。她看看熟睡的小宝,又摸摸手臂上已结痂的蛛丝痕,下定了决心。
第二天一早,兰娘取出全部积蓄,又卖了娘家传下的玉镯,凑足银两,托人去城里买最上等的金线。她自己则带上干粮,冒险来到盘丝洞附近,远远观察洞口地形。
那洞口隐在一片荆棘之后,黑黢黢的像怪兽的嘴,周围树木皆枯死,地上满是白骨。兰娘强忍恐惧,记下洞外特征。
回来后,她开始闭门刺绣。第一针落下,兰娘就觉得胸口像被针扎了一下。她挽起袖子,惊讶地发现手臂上多了一道蛛丝般的红痕,与那日被蛛妖所伤的一模一样。
原来梦中老妪说的“每一针都要灌注绣者心血”,竟是这个意思。
邻居大婶来劝:“兰娘啊,别犯傻。那蛛妖岂是绣花针能对付的?你这是白白送命啊!”
兰娘只是笑笑,手下不停。她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随着绣布上的盘丝洞渐渐成形,兰娘身上的蛛丝痕也越来越多。起初只是手臂,后来蔓延到脖颈、脸颊。每绣一针,都像有根冰冷的针扎进心里,疼得她冷汗直流。
小宝看着娘亲身上的红痕,哭着问:“娘,你疼不疼?”
兰娘摸摸儿子的头:“娘不疼。等娘绣好了,就能把妖怪赶跑,小豆子他们就能回家了。”
七天过去,绣品已完成大半,兰娘却瘦得脱了形,脸上蛛丝痕交错,看着吓人。村里人都在背后议论,说兰娘中了邪。
这天夜里,风雨交加,兰娘发起了高烧。迷迷糊糊中,她仿佛听到蛛妖的嘲笑:“区区凡人,也敢与我作对?待你绣成之日,就是你的死期!”
兰娘咬牙撑起身,继续刺绣。金线在油灯下闪闪发光,每一针都凝聚着她的意志。
终于,在第十天黄昏,绣品完成了。那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盘丝洞图,洞口蛛网密布,隐约可见蛛妖狰狞面目。整幅绣品泛着奇异金光,仿佛有生命在其中流动。
而此时兰娘,除了手心脸面,全身已被蛛丝痕覆盖,轻轻一动就疼入骨髓。
她将小宝托付给邻居,带着绣品走向盘丝洞。村民远远跟着,既想亲眼见证,又怕蛛妖凶残。
洞口阴风阵阵,隐约传来孩子的哭泣声。兰娘深吸一口气,迈步而入。
洞内漆黑一片,腥臭扑鼻。兰娘点亮早已准备好的灯笼,只见洞顶倒挂着三个孩子,正是失踪的小豆子他们,被蛛网裹得像茧子,小脸惨白。
“又送来一个找死的!”蛛妖从暗处爬出,八只红眼在黑暗中格外骇人。
兰娘不答话,猛地展开手中的绣品。金线绣成的盘丝洞突然活了过来,无数金线从绣布上射出,如灵蛇般缠向蛛妖。
“这是什么?”蛛妖惊骇欲逃,但金线已缠住它的八条腿。每根金线都闪着至阳至纯的光芒,灼得蛛妖嘶嘶作响。
“以我心血,缚你邪身!”兰娘大喝一声,将全部力量灌注绣品。
金线越收越紧,蛛妖拼命挣扎,口吐黑雾,但黑雾触到金线就消散了。最终,蛛妖被金线缠成茧状,动弹不得,八只红眼渐渐暗淡。
“我不甘心...凡人...怎么会...”蛛妖的声音越来越弱,最终彻底消失。
兰娘瘫倒在地,身上的蛛丝痕开始发光。她感到自己的意识在模糊,身体在变化。
“孩子们...”她用尽最后力气,指向挂在洞顶的孩子。
金线自动飞向洞顶,切断蛛网,将三个孩子安全放下。孩子们惊魂未定,但见蛛妖已除,连忙跑到兰娘身边。
这时,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兰娘的身体渐渐透明,化作一只巴掌大的金纹蜘蛛,轻轻落在绣品上。
孩子们惊呆了,但小金蜘蛛似乎对他们点头示意,又吐出金丝,指引出洞的方向。
孩子们得救的消息传回村子,村民又喜又悲。喜的是孩子平安归来,悲的是兰娘化蛛,再不能复生为人。悲愤的村民们决定共同抚养小宝长大成人,以此来报答兰娘的无私奉献。
自那以后,村里人时常发现,家中破旧的衣服会在一夜之间被修补好,针脚细密如蛛网,用的还是金线。更神奇的是,这些被修补过的衣服遇水不湿,火焚不焦,穿上身冬暖夏凉。
人们说,那是兰娘化作蛛仙,仍在守护村民。于是,“蛛仙锦”的名声不胫而走。
清水村人为纪念兰娘,在盘丝洞前立了座庙,庙中不供神佛,只供一幅金线绣成的盘丝洞图和一只金纹蜘蛛的雕像。说来也怪,那幅绣图历经百年,颜色依旧鲜艳如初,仿佛刚刚绣成。
每逢初一十五,总有村民来上香。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都会来求一件“蛛仙锦”保平安。而兰娘的故事,也一代代传了下来,提醒人们:母爱无畏,可化身为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