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主殿论道之后,刀河上人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对西域之事有了定计,便将注意力转回了宗门内部的另一个麻烦。
关于白斩月与弟子李峥愈演愈烈的流言蜚语。
此事虽不及西域佛门追杀令那般凶险,但若任其发酵,势必损害神霄宗清誉,动摇宗门内部稳定。
尤其可能影响白斩月本人的心境,甚至干扰其修行。必须尽快处理。
然而,此事涉及长老私德,敏感微妙,强硬压制恐适得其反,引发更多猜测。
刀河上人思忖再三,决定将此事交给两位最擅长处理此类“软问题”的人。
琴韵长老与蝶舞长老。
他将二人召至偏殿,屏退左右,开门见山道:“琴韵师妹,蝶舞师妹,关于白斩月师妹的那些风言风语,想必你们也有所耳闻。
此事沸沸扬扬,于宗门声誉、于白师妹清修皆是不利。
我欲请二位出手,设法平息此事,还白师妹一个清白,也还宗门一个清净。”
琴韵闻言,那双美眸眨了眨,唇角勾起一抹了然的笑意。
她本就对白斩月之事充满好奇(吃瓜),此刻受宗主委托,更是名正言顺。
她轻摇团扇,笑道:“宗主师兄放心,此事包在我与蝶舞姐姐身上。
流言如风,无形无质,堵不如疏,灭不如化。我们自有办法。”
蝶舞微微颔首,清冷的声音响起:“宗主有令,自当尽力。需如何做,琴韵妹妹谋划便是,我配合。”
刀河上人见二人应允,心中稍安,叮嘱道:“分寸需拿捏好,莫要伤了白师妹颜面,也莫要引起更大波澜。”
“师兄放心,我们晓得。”琴韵笑吟吟地应下,与蝶舞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
接下任务后,两位长老并未急于去找白斩月,而是先行各自施展手段。
琴韵长老的策略,可谓“攻心为上”。
她并未直接驳斥流言,反而利用其在凡间话本界的‘实’力。
悄然在宗门底层弟子和依附势力中,散播起几个经过“艺术加工”的新故事版本。
其中一个版本,描绘了一位清冷孤傲的女剑仙,因早年痛失爱徒(隐射白斩月逝去的大弟子),道心受损,性情愈发孤僻。
后遇一天资聪颖、心性坚韧的少年(指李峥),其眉眼气质与逝徒颇有几分神似,女剑仙心生怜惜,收其为徒,倾囊相授,将其视为传承衣钵、弥补遗憾的希望。
女剑仙待弟子极为严格,亦极为呵护,种种“亲密”举动,实乃严师慈母(或长姐)之心的流露,却被外界误解为男女私情。
故事极力渲染师徒情深、相互扶持的感人细节,以及外界误解带来的无奈与伤害。
另一个版本,则更隐晦地暗示,有敌对势力嫉妒神霄宗人才辈出,故意散布谣言,中伤宗门长老,意图破坏宗门团结,其心可诛!
这些话本故事情节曲折,情感真挚,很快就在喜好八卦的底层弟子和坊间流传开来。
人们总是更容易接受带有戏剧性和情感张力的故事,不知不觉间,对白斩月与李峥关系的看法开始悄然转变。
从香艳的猜测转向了对“深厚师徒情”的感叹以及对“造谣者”的愤慨。
蝶舞长老则行事更为直接凌厉,她擅长幻术。
她悄然动用自己在宗门情报网络中的影响力,锁定了几个流言传播最积极、言辞最恶毒的源头。
那些多是些平日不得志、喜好搬弄是非的弟子,或是与白斩月曾有旧怨的少数人。
蝶舞并未直接惩罚他们,而是在夜深人静时,以高超的幻术手段,潜入其梦境或在其独处时施加影响。
或在梦中让其体验被千夫所指、遭人误解的痛苦;或在其耳边响起若有若无的警示之音。
提醒他们宗门戒律,散布谣言、诋毁长老的下场。
甚至巧妙引导他们“偶然”发现一些“证据”,证明自己听到的流言是被人刻意扭曲放大。
这种无形的影响,比直接训斥更令人恐惧。
几个流言源头人物很快变得疑神疑鬼,心惊胆战,不仅自己不敢再乱说,甚至主动去澄清、辩解。
与此同时,琴韵找了个机会,“偶遇”了正在灵药峰散步的白斩月与李峥。
她并未提及流言半字,只是热情地拉着白斩月闲聊。
话题多是围绕宗门事务、修行心得,间或夸赞李峥几句“年少有为”、“尊师重道”,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仿佛那些流言从未存在过。
这种态度,无形中给了白斩月极大的支持与安慰,也向周围暗中观察的弟子传递了明确信号。
宗门高层根本不信那些无稽之谈。
数管齐下,不过旬月功夫,神霄宗内关于白斩月的流言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弭了下去。
虽然仍有少数人私下议论,但主流舆论已然转向,更多的是对白长老“爱徒心切”的理解,以及对造谣者的鄙夷。
这一日,琴韵与蝶舞联袂向刀河上人复命。
“宗主师兄,流言已基本平息。”
琴韵微笑着禀报。
“如今宗门内外,皆知白师妹乃是舐犊情深,用心良苦,那些污秽之语,已无人再信。”
蝶舞也清冷补充:“几个源头已处理,短期内应不敢再生事。”
刀河上人仔细查问了情况,满意地点点头:“辛苦二位师妹了!此事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全了白师妹颜面,又维护了宗门声誉,功不可没。”
他心中暗赞,琴韵与蝶舞,一柔一刚,一明一暗,配合无间,确是处理此类棘手事务的最佳人选。
宗门有这些各具所长的高阶修士,方能应对各种风浪。
“不用舆情平息,终归只是逾期,你们俩还是去看着斩月,怎么解决她自己的想法吧。”
琴韵和蝶舞对视一眼,眼中闪烁着熊熊烈火。
“是!”
这是奉命吃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