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崇祯皇帝点了点头。
君臣二人的话说到此处,崇祯皇帝终于将此次海贸对面那个名叫东瀛倭国的贸易情况,全是大致的了解清楚了。
这就是一个拥有大量白银和硫磺的岛国,与大明朝廷贸易高度互补的一个外邦。
虽然此次东出航海贸易大获成功,可是崇祯皇帝还是觉得自己的皇家海商队有些太慢了,这一来一回,足足花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还要去大琉球国中转,属实是麻烦。
不过现在也没办法快速的重新与外邦重新建立外贸关系,大明朝廷如今烂摊子一堆,步子还是要一步一步的走。
而且此次出海贸易,借用的是郑芝龙私人的海军,在自己的大明皇家海军尚未建立起来,与外邦重建贸易,和开放口岸之事,还是要缓一缓。
想到此处,崇祯皇帝心思一动,似是想到了什么,不过他并没有当着郑芝龙的面说出来。
而是站起身来,热络的拉着郑芝龙的手,口中称赞道:“朕的一双儿女此次能平安归来,多亏郑爱卿的照顾,现在,让咱们君臣去司钥库那边看看,看此次出海收获了多少东西吧!”
“是,陛下!”郑芝龙低头答应一声,落后了崇祯皇帝半个身位,被崇祯皇帝拉着走向了内廷司钥库方向。
走出殿门,崇祯皇帝貌似不经意的开口询问道:“对了,郑爱卿,燕子矶外停的那些海船,都是朕的船吗?还是其中还有你的船呢?”
“回禀陛下,臣的船队则是没有来应天府,直接回福建省了!”郑芝龙在身后答道。
“哦,这样啊!”崇祯皇帝点点头,不说话了。
……
君臣二人,和王承恩带领的一队太监行至内廷司钥库前,只见那些民夫正在卖力的将一个个箱子码放整齐,看着崇祯皇帝到来,在场的所有人都跪地行礼参拜。
崇祯皇帝让众人平身,随后郑芝龙轻声向崇祯介绍道:“陛下请看,那些红色的箱子里面装着硫磺,而那些黑色的箱子里面,装的就是白银了!”
崇祯皇帝点点头,转头命令王承恩说道:“王大伴,那就你就在此处清点造册吧,另外,去御用监府库挑一件御用瓷器,朕在朝会上,当众亲自赐给郑爱卿,此次他出海有功,朕理应表彰。”
“是,陛下!”王承恩躬身答应道。
闻言,郑芝龙又一次的跪地行礼谢恩。
随后崇祯皇帝就带着郑芝龙离开了,在离开的路上,郑芝龙在身后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陛……陛下,不知犬子郑森……哦,成功如今在何处啊?臣此次回来,想要见见他。”
“哦,你说成功啊!”崇祯皇帝转过身来,笑着说道:“他此刻在其叔郑鸿逵的镇江府内,正跟着你弟弟学习水军操练呢!”
“啊!愚弟郑鸿逵?!”郑芝龙惊喜的瞪大了眼睛,自己的儿子在自己家族人的手里,自然是安全无虞,崇祯皇帝还让其学习水军操练,看起来日后还要重用郑森。
他原本以为崇祯皇帝和自己交换了质子,就会把郑森给软禁起来呢!如今一看倒是显得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郑芝龙内心有点惭愧,紧接着他就听见崇祯皇帝盯着他开口道:“如今快过年关,福建一省的商税也该向朝廷缴纳了,郑爱卿,在应天待几天后,朕将郑鸿逵和朱成功都召来,你们团聚过后,你就南下福建,和户部一起将这半年的福建商税运往应天府来,我大明朝廷众多官员,可都等着用这笔钱过个好年呢!”
“是,陛下,臣遵旨!”郑芝龙立马低头答应道。
“对了,郑爱卿,下一次出海需要多久?”崇祯皇帝开口询问道。
“回禀陛下,要到明年三四月份了。”郑芝龙低声回答道。
崇祯皇帝点点头,不再多言了。
第二日朝会上,崇祯皇帝当众表彰了靖海伯郑芝龙,并赐给他一件御用瓷器,以示奖励。
朝中东林党官员们如今都已经知道了,崇祯皇帝此次出海,确确实实的赚到了钱。可是不知赚到了多少,却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数字,只见燕子矶码头上,许多民夫来来回回的搬了两天才将十几艘大船上的箱子和货物给搬完。
面对此事,朝廷中有些东林党人认为这纯粹是崇祯皇帝运气好,海上风急浪大,海盗猖獗,下一次出海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很有可能会血本无归。
而有些东林党人则是阴谋论的认为,这十几艘船上的货物,都是那个叫郑芝龙的海盗,用不光彩的手段,在海上给崇祯皇帝抢掠回来的财物!
亦或者是郑芝龙拿出自己福建家中的财物,用来“孝敬”崇祯皇帝,以换取一些不可告人的好处等等。
反正朝堂上说什么的都有,而内阁的四人此次却是异常的沉默不语。
虽然他们心中也抱有一些,崇祯皇帝此次出海所取得的收获,也有很大的侥幸和运气成分。
但知晓很多内情的内阁几人,总是心里面还是很羡慕的。
这不,下了朝后,内阁首辅史可法就急匆匆的前往乾清宫,求见崇祯皇帝,虽说是汇报一些不痛不痒的国事,但是其目的,还是代表着他们东林党背后的江南士绅,想要探一探崇祯皇帝能否与他们联合一起出海的口风。
结果在乾清宫内,还没等到史可法试探崇祯皇帝,崇祯皇帝率先询问起这位兵部尚书和内阁首辅来。
只见崇祯皇帝盯着史可法询问道:“史爱卿,朕前些天了解到,永乐年间,我朝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与万国贸易,后来此事被我大明朝廷给叫停了,不知是何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