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雨察觉到了他的情绪,连忙对赵嘉宝摇了摇头,制止住了他。
因为宋小雨发现,与其他将领不同,叶立已经思考起了她刚才说的话。
叶立可是见过重弩的威力,一箭下去标靶可谓是荡然无存。
只见叶立仅仅是沉思了片刻,便点头答应了下来。
“我觉得可行,赵东,你现在就去跟齐铁找人把重弩搬上城墙,试试效果。”
听到这话后,赵东便招呼起了齐铁等人,将带来的三架重弩搬上了城墙。
看到这一幕的其他将领还想说些什么,却被叶立拦了下来。
“咱们不可能一直死守燕南关,不让那些匈奴人知道我们的厉害的话,恐怕他们下次还会变本加厉!”
将重弩架在城墙上之后,齐铁看着城下黑压压的一片,不免有些胆怯。
虽说他是被边军掳走当成了奴隶,但从未亲临过战场,心中有些害怕。
赵嘉宝察觉到了他的异样,连忙上前掩护起了齐铁。
“齐铁哥!你放心,有我保护你,你就安心使用重弩吧!”
齐铁看着眼前无所畏惧的赵嘉宝,想到了这一路上赵嘉宝保护自己了无数次,咬了咬牙,登上了城墙高处。
面对匈奴射来的箭矢,叶立命人将齐铁拿盾牌保护了起来,只留下了瞄准的空间。
而这一点点瞄准的空间,若是放在寻常的弓箭或弓弩上,怕是毫无作用。
但齐铁手里的可是重弩!
只见齐铁深吸了一口气,瞄准了匈奴大军的后方。
赵兴安曾说过,这重弩能在万军丛中取敌方首级若探囊取物一般,齐铁这一击自然是要使收益最大化。
齐铁找到了匈奴大军后方,一位骑在马上,身边之人尽显谄媚的将领。
没有丝毫犹豫,齐铁释放了重弩!
那弩箭呼啸着从匈奴大军的头顶上飞了过去,直直指向了那被人包围起来的将领。
虽说齐铁初次面对实战,有些慌张,导致弩箭的方向有些许的差异。
可正是这些许的差异,让弩箭直接从匈奴军中射穿了过去!
弩箭所到之处,匈奴人死伤无数,而且基本都是倒着飞了出去,没有一个人还有余力能站起来。
而齐铁的目标,也在弩箭的余力之下,命丧当场!
由于在军中已经见识过了重弩的威力,叶立和赵东的震惊略微减少了几分。
至于其他的将领看到这一幕后,纷纷张大了嘴巴。
“这……这威力也太可怕了吧!”
城墙之下的匈奴军中,一兵卒正在好奇刚才是什么声音,仿佛打雷一般,却突然收到了撤退的命令。
他不知所措地环顾四周,自己明明都已经兵临城下了,只差半分就快要登上城头,为何要此刻撤退。
周围的人一把拉住了他,将他带往了后方。
“还傻乎乎地想着第一个登上城头拿下对方将军首级呢?!咱们的军师都被射死了!”
那兵卒回到后方之后,看到了地上插着的巨大的弩箭,还有弩箭旁成了碎片的军师尸体。
“中原人是怎么把这东西发射过来的?!”
身边的其他兵卒摇了摇头。
“不知道,大元帅也有些害怕,担心下一个死的就是自己,不敢再攻城了。”
“我听我们的营长说大元帅已经派人去打探这是什么武器了,估计在打探清楚之前,大元帅都不可能出军帐半步!”
“那些中原人还真是异想天开,居然能研制出来这种武器!”
一支弩箭可谓是将整个匈奴大本营里畏惧的情绪拉到了极点,大家都在担心自己会像军师一样莫名其妙地命丧战场。
同样震惊的,还有城墙上的叶立一行人。
叶立身边的将领在看到仅仅是因为一支弩箭,匈奴人便撤了兵,心中的震惊更加无以言表。
随之而来的,则是无限的疑问。
“这重弩,为何不早点送到边疆来,那样我们也就不至于死那么多弟兄了啊!”
“比起这个,我倒是更好奇这重弩是何人所做?”
“对对对,还有能不能批量生产,现在只有三架完全不够用啊,最好每一百米就配备一座重弩!”
面对将领们的问题,齐铁一一作答。
他将运送重弩这一路上的艰险如实禀报,还说了赵兴安曾经对重弩的描述。
至于批量生产的问题,齐铁表示当然可以,只不过他需要很多人来配合自己。
还没等将领们新一轮的问题提出来,叶立便打断了他们。
“这些以后再讨论,当务之急是先把这三架重弩派兵保护起来,以免匈奴出兵来破坏!”
“重弩的效果我相信大家也都看见了,绝对是战场上不可或缺的利器,我准备现在就写信禀报朝廷,以获得朝廷的大力支持,加速建造出来!”
说完这些话后,叶立便离开了城墙之上,独留齐铁被众将领围了起来,喋喋不休地问个不停。
宋小雨和赵嘉宝在旁边看着这一幕,不由得松了口气。
有用就好,不然若是齐铁发挥不出来威力,宋小雨可就得被那些将领们指着鼻子骂了。
……
永安县,安琼布庄。
赵兴安来到了安琼布庄,看着自己提出的停马场如今停满了马车,不禁满意地点了点头。
现在的安琼布庄在整个永安县里,可谓是风生水起,就连许多隔壁岭南县的富贵人家都慕名前来购买衣服。
而之前想与安琼布庄争抢生意的刘家布庄,在经历之前那场风波之后,再也没了动静。
这就导致安琼布庄在隐约间,有着一家独大的势头。
赵兴安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但也没有阻拦安琼布庄的心思,毕竟谁会嫌银子多呢?!
赵兴安进入了安琼布庄,今天的生意可谓是一如往常的多,导致他半天都没看到刘琼音的身影。
自从赵兴安将家里的下人叫回去开采铁矿后,刘琼音又招来了原先在刘家布庄的时候,替她工作的那些人担任起了送货上门的任务。
不得不说赵兴安的这一提议,可谓是十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