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在古老的时候,人们总爱说婚姻是月下老人用红线牵起来的。如果有人找不到媳妇,大家就会开玩笑说,定是月下老人忘记给他牵红线了。在那个时候,有个名叫王二的年轻人,家境贫寒,每日靠上山打柴为生。王二命苦,自小就没了爹娘,孤苦伶仃一个人。
有一天,王二在南山坡上打柴时,碰到了一个奇怪的白胡子老头,看上去六十多岁,正一个人在那儿摆弄石头。这老头把石头搬来搬去,大的配小的,一对一对地摆放好,在山坡上摆了不少对儿。王二好奇地上前问道:“老爷子,您这是在干啥呢?”老头笑了笑说:“我是月下老人,专门给人配婚姻的。这些石头就代表男人和女人,谁和谁做夫妻,我就摆一对儿。”
王二一听,觉得十分新奇,连忙问老头:“那您给我看看,我能找到媳妇不?”老头找了找,很快就找到了王二对应的石头对儿。王二一看,大石头旁边配的竟是一块特别小的小石头,不禁有些疑惑:“这俩石头配得也太不般配了吧?这是我的吗?”老头点了点头,说:“没错,你媳妇儿还在瑶池里呆着呢,不到一岁大。”
王二一听,急眼了:“这不可能吧?”老头告诉他:“你媳妇就在离这儿不远的东边,十五里地外的李家庄,村里东头第二家,有个刚满周岁的小丫头叫李英,将来她就是你媳妇。”王二一听,心里憋屈极了,心想你这不是逗我呢嘛。他一气之下,决定去看看这个小丫头,没想到还真找到了。看着摇篮里那个小小的婴儿,王二越想越憋气,心想这得等到啥时候才能结婚啊?他一冲动,捡起一块石头就顺着窗户扔了进去,不偏不倚正好打在孩子的额头上,孩子立马就哇哇大哭起来。王二一看闯祸了,吓得撒腿就跑,跑到关外一个离家乡好几百里地的城镇躲了起来。
王二这人挺能干,没过几年就攒下了些钱,在当地开了个小买卖,雇了几个人,生意越做越好。可他就是一直没娶上媳妇,高不成低不就的,一晃就到了三十八九岁。
有一天,王二家的前院来了几个要饭的,是一个老太太领着一个姑娘。老太太说他们是灾民,家乡发大水,实在活不下去了,就领着姑娘一路要饭到了关外。王二家的伙计看他们可怜,就把家里的剩饭剩菜都端了出来。娘俩狼吞虎咽地吃完后,伙计就问他们打算去哪儿。老太太叹了口气说无家可归,只能继续要饭。伙计一听,就说不如给姑娘找个婆家算了,姑娘也十七八岁了。老太太却有些犹豫,说当地小伙要是不错,都找门当户对的,哪能看得上她闺女。
这时,伙计们仔细打量了一下姑娘,发现她长得十分漂亮。于是就说:“你要是不放心,我们掌柜的还没媳妇呢,今年三十多岁了,和你闺女年龄差些,但他人特别好,你看我们的买卖都是他一个人张罗起来的。”老太太一听,觉得可以问问,伙计们连忙去问王二。王二一听这事儿,心里合计了一下,觉得自己也没定上媳妇,年龄也相当,那就去看看吧。
结果这一看,发现姑娘虽然穿着朴素,但长相确实十分漂亮。王二心想,自己这也是命啊,顾不得她比自己小这么多岁数了,于是就定下了这门亲事。紧接着两个人就结了婚,婚礼办得十分排场,亲朋好友来了不少。
婚后的头两天,王二没太在意新娘。到了第三天,新娘在梳头打扮时,王二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夸她长得好看。新娘笑着说:“这也是缘分吧,我千里迢迢找到你这儿来,要不是家里遭灾,哪能遇到你呢?”王二一听,也觉得十分有道理,两人又聊了几句。聊着聊着,新娘突然说:“哎,我左脚上怎么有个疤呀?”王二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忙问:“是不是小时候在摇篮里被石头打的?”新娘惊讶地说:“对啊对啊,你怎么知道?”
王二一听,知道这事儿再也瞒不住了,只能长叹一声,把自己当初怎么赌气、怎么打她、怎么逃跑、后来又怎么发财的事儿,全都告诉了新娘。新娘一听,惊讶地说:“你这人可真坏呀!不过不管咋地,看来咱俩是天定的姻缘,是棒打不散了。我走到哪儿啊,看来都得嫁给你。”王二一听,也只能无奈地笑了。两个人到底还是成了夫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