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靠在软榻上,端过鸡汤喝了一口,浓郁的鲜味立即让宋理宗感觉五脏六腑都得到了滋润。
贾贵妃则在一旁替他轻轻捶腿,宋理宗一边喝着鸡汤,一边享受着贾贵妃的侍候,几日来的压力一扫而空,整个人前所未有的舒服。
然而这份舒服没能持续多久。一声凄厉的呼喊猛的传来,将宋理宗的美好生活打断了。
“陛……陛下!建康急报!建康水师大营失守!战船尽毁!建康水师全军覆没!杨贼船队正在全速朝临安进发,目前距临安已不足百里!”
宫殿外忽然传来太监的声音。
“什么!”
宋理宗猛地睁开眼,手里的鸡汤“哐当”一声摔在地上。龙袍上都撒上了汤汁。
贾贵妃也吓得脸色惨白,捶腿的手僵在半空,嘴里喃喃道:“不可能……这不可能……”
宋理宗猛地从软榻上站起来,龙袍上的鸡汤顺着褶皱往下滴,他却浑然不觉,指着殿外嘶吼:
“传旨!传旨!快让文武百官来见朕!十万火急!十万火急啊!”
太监闻言急忙连滚带爬的传旨去了。
贾贵妃此时早已吓得花容失色,泪水无声无息的往下流淌,如今建康水师全军覆没,自己的弟弟不知道是死是活。
如果贾似道死了,自己恐怕也要完了!
宋理宗此时亦是心急如焚,他在屋内来回踱步:“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建康水师有千艘战船,怎么可能被杨贼消灭!”
不多时,殿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文武百官此时也都听说了水师战败的消息。
他们全都鱼贯而入,一个个面色慌张,他们很多人都是刚从睡梦中惊醒,衣服都没穿好,官帽都戴歪了。
一个个慌慌张张,魂不守舍的模样,哪里还有平日朝堂上的体面。
宰相郑清之跪在地上道:“陛下,建康到底发生了什么!”
他们只听说建康战败了,但具体败到什么程度,他们还不得而知。
“建康刚刚发来急报,说杨贼用了火攻,烧了建康水军大营,将水军战船全都烧毁,建康水师全军覆没!”
宋理宗声音颤抖着说道。
“全军覆没?”
郑清之猛地抬头,不可置信的揉了揉耳朵,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陛下,那……那水军大都督贾似道呢?还有建康水师的主将赵必胜,他们都去哪里了?怎么会让杨贼得逞?”
宋理宗一脚踹翻身旁的案几,冷哼一声道:“赵必胜战死,贾似道不知所踪!如今杨贼的船队顺流而下,已距离临安不足百里了!你们都说说,该如何防守,如何抵御贼军!”
文武百官闻言都低下头不说话了,抵御杨家军?拿什么抵御?
原本守卫临安的三万禁军都被你宋理宗调去攻打襄阳了,结果怎么样?
三万禁军都被杨建国活捉了,变成了劳改犯。
后来杨家军的船队打到健康,大臣们都劝你满足杨建国的要求,从内库播出一百万两银子来招安杨建国,让杨建国去四川打蒙古人。
结果可倒好,你宋理宗铁公鸡一个,一文钱也不出。还非要派什么贾似道去当水军大都督抵御杨家军。
贾似道那家伙仗着他姐姐是你的宠妃得势,实际上那家伙根本没带过兵,没打过仗。
结果怎么样?建康水军全军覆没。
如今杨家军打到临安了,你才想起来要守城抵御杨家军。
如今临安已经是一座空城了,拿什么抵御杨家军。
除非昭告天下起兵勤王,但再过几个时辰杨家军就要打到临安了,勤王也来不及了。
宋理宗见大臣们都低着脑袋不说话了,急得他什么似的。
“说话呀,你们怎么不说话了,你们平时一个个不都挺有主意的吗,怎么这时候都蔫了!”
宋理宗情绪激动,指着一众大臣骂道。
然而大臣们全都不为所动,心说你宋理宗平日里根本不听我们的忠言,只宠幸贾似道等弄臣。
如今死到临头想起我们来了,早干嘛去了。
宋理宗见状直接破防了,将屋子里能摔的东西都摔了。
但就算宋理宗将整个皇宫都拆了也阻止不了杨家军的进攻。
“陛下,临安的三万禁军都已被杨建国活捉,被当做劳改犯。如今临安已是一座空城,根本无兵可用!臣以为,陛下还应以智取胜!”
郑清之毕竟是宰相,他跪地对宋理宗说道。
“以智取胜?怎么以智取胜?”
宋理宗听郑清之说有取胜之法,顿时来了兴趣,急忙朝郑清之问道。
“陛下,杨建国之前提出要求,说朝廷只要答应他的几个要求,便不会攻打临安,反而会出兵四川,帮助朝廷抗击蒙古。
如今外有蒙古入侵,内有杨贼作乱,朝廷已然无兵可用,临安空虚,根本抵抗不了杨贼。
陛下,以臣之计,如今最好是答应杨建国提的要求,给他想要的东西。杨家军自然会退兵,还会出兵四川帮咱们打蒙古,可谓是一石二鸟!”
郑清之依然坚持自己之前的观点,主张对杨建国采取怀柔政策,对杨家军招安,让杨家军替朝廷卖命。
“这……这……”
宋理宗闻言有些犹豫,郑清之的这个计策虽然好,但是杨建国狮子大开口,张口就要一百万两银子。
如今国库早已空虚,别说一百万两银子,就是一万两银子也拿不出来。
给杨建国的这一百万两银子肯定要从自己的内库中拿,搞不好还要从后宫中搜罗。
宋理宗一想到自己的内库要被掏空,心中就是一阵滴血。
“不行!杨贼倒反天罡,无法无天,竟然敢要挟朝廷。古人云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朕就算战死也不会向杨建国这个贼寇低头,不然我大宋的脸面何在!”
宋理宗想来想去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内库,这要是把自己的内库掏空了,以后还怎么享受生活。
所以宋理宗坚决不同意向杨建国妥协,还拿出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个典故说事。实际上就是他自己不想掏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