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信若有所思:\"愿闻其详。\"
李明衍转过身,目光深邃:\"堵,是守成之道。如同魏国信陵君的选择,明知不敌,却依然坚守城池,以空间换时间,以退让求生存。这种选择看似懦弱,实则是一种智慧——知道自己的极限,不做超出能力的事。\"
\"而疏,\"他走到右边的玉璧前,\"是进取之道。如同秦国,东出函谷,席卷天下。但进取的代价是什么?如果盲目自信,如同春申君灭鲁,却并没有重现楚国的强大,而是无数的白骨,是生灵涂炭。\"
阿漓轻声道:\"所以这道门在问我们,是选择安于现状的平静,还是选择改天换地的豪情?\"
\"不。\"李明衍摇头,\"它在问我们,懂不懂得什么时候该守,什么时候该攻。\"
他拿起左边圆形的玉璧,又拿起右边流水形的玉璧,将两块玉璧同时放入石门中央的一个隐蔽凹槽中。
\"真正的智慧,不是非此即彼,而是知进知退,能守能攻。\"
话音刚落,石门发出轰隆声响,缓缓向两侧打开。
众人穿过第一道门,又是一段甬道。这次的甬道更长,墙壁上的雕刻也更加精美——那是一幅幅治水的场景,有开山凿石的,有疏通河道的,有修建堤坝的...
第二个石室比第一个更大。石门上的文字更加深奥:
\"天下之大,岂能尽握?王者开疆,当止于何处?\"
阿漓继续翻译:\"无止者,四海之内皆王土,虽劳民伤财,却可一统山河。有止者,量力而行知足常乐,虽疆域有限,却可国泰民安。\"
这次的选择更加艰难。石门前摆着一张石桌,桌上是一幅地图——那是九州的地图,山川河流清晰可见。地图旁边有两支石笔,一支刻着\"进\"字,一支刻着\"止\"字。
李信看着地图,眼中闪过炽热:\"这还用选吗?当今大王志在统一天下,自然是进!\"
\"将军,\"李明衍轻声打断他,\"你可知道,为什么历代君王都想一统天下,却少有成功者?\"
不等李信回答,他继续道:\"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商纣王想要征服东夷,结果国破身死;周幽王想要扩张西戎,结果被犬戎所灭。\"
他拿起那支刻着\"止\"字的石笔,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圈:\"真正的疆域,不是地图上的线条,而是你能够有效管理的范围。超出这个范围,即便占领了,也守不住。\"
\"可是,\"张苍插话道,\"如果不进取,岂不是坐以待毙?\"
李明衍微微一笑:\"谁说止就是不进取?\"
他又拿起刻着\"进\"字的石笔,在刚才画的圈外又画了一个更大的圈:\"进,是扩大自己的能力边界;止,是认清当前的能力极限。真正的智慧,是在能力范围内进取,在极限之处知止。\"
说着,他将两支笔同时按在地图的中心。
石门再次开启。
第三个石室最为宏大,穹顶高耸,四壁镶嵌着发光的宝石,将整个石室照得通明。
最后一道石门巍然矗立,门上的文字如同天书:
\"既得天下,当以何治之?竭泽而渔,集天下之力成就千秋伟业?休养生息,与民共享太平盛世?\"
这一次,没有玉璧,没有石笔,只有两条路——左边的路上刻着无数宏伟的建筑图案,有城池、有水道;右边的路上刻着田园牧歌的场景,有农人耕作、有孩童嬉戏。
李明衍站在两条路的分叉口,久久没有动作。
这是最难的选择。
他知道秦王嬴政的雄心壮志——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些确实是千秋伟业,是华夏的根基,
但后面成为了始皇的秦王,却也同时穷兵黩武,劳民伤财,带来了沉重的徭役、无尽的战争、背井离乡的流民...
\"明衍?\"阿漓轻声唤他。
李明衍深吸一口气,突然笑了:\"诸位,你们可知道水的特性?\"
众人不解。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他缓缓说道,\"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远航,也能倾覆舟船。\"
他走到两条路的中间,用脚在地上画了一道线:\"真正的治理之道,不是选择伟业还是安民,而是明白——没有民的支持,再伟大的工程也是空中楼阁;没有远大的目标,民的幸福也难以持久。\"
\"所以答案是...?\"李信追问。
李明衍没有选择左边,也没有选择右边,而是径直向前,走向了两条路中间的石壁。
他伸手按在石壁上,闭目感受。果然,在两条明路之间,有一条几乎看不见的暗门。
\"真正的道路,往往隐藏在显而易见的选择之外。\"他推开暗门,\"这才是禹王要告诉我们的——不要被二元对立所困,要找到那条中正平和之道。\"
随着暗门开启,一股古老的气息扑面而来。
众人鱼贯而入,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
这是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中央是一个精妙绝伦的水利模型——整个九州的山川河流都被微缩在这里,水流按照真实的走向流动,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栩栩如生。
更神奇的是,模型会随着季节变化——春天冰雪消融、夏天洪水泛滥、秋天水位下降、冬天河流结冰,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这...这就是传说中的九州水脉图!\"张苍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
李明衍走到模型前,看着那流动的水,看着那微缩的天下,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
这一路走来,每一个选择都在叩问他的内心,每一道门都在考验他的智慧。而现在,站在这里,他突然明白了——
治水如治国,治国如治心。
真正的王道,不是征服,而是和谐;不是控制,而是引导;不是独断,而是平衡。
他转过身,看向李信:\"将军,这就是禹工遗迹要告诉我们的——天下不只是靠武力征服的,更是靠智慧治理的。\"
李信沉默良久,最终点了点头:\"李先生所言,发人深省。\"
月光从石室顶端的缝隙洒下,照在九州水脉图上,仿佛为这千古智慧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