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长夜通过寰宇集团,向全世界公布“摘星阁”计划的概要时,整个世界陷入了一种混杂着荒谬、嘲讽与一丝隐秘恐惧的复杂情绪之中。
一万米。
这个数字,如同一道惊雷,劈开了全球建筑学界、物理学界和材料学界的天灵盖。
“这是本世纪,不,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荒唐、最无知的科学妄想!”
利伯维尔联邦,麻省理工学院的礼堂内,头发花白的建筑学泰斗,诺曼·福斯特爵士的再传弟子,阿诺德·盖茨教授,在面对全球媒体的镜头时,激动得满脸通红。
“一万米!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要承受平流层每秒超过一百米的恐怖风切变!意味着塔尖的温度将常年低于零下五十摄氏度!意味着光是塔身自重所产生的压力,就足以压垮地球上任何已知的材料,无论是碳纳米管还是我们实验室里最前沿的晶格合金!”
他用力地挥舞着手臂,唾沫横飞:“他以为建筑是小孩子搭积木吗?他所谓的‘生物活性金属’,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科幻名词!我敢用我毕生的名誉打赌,这座塔,如果真的开工,它甚至无法超过两千米的高度,就会在一场可预见的结构性崩塌中,变成人类历史上最昂贵的一堆废铁!”
阿诺德教授的发言,代表了全世界主流科学界的普遍看法。各大电视台的脱口秀节目,纷纷邀请专家学者,从力学、气象学、地质学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地论证“摘星阁”计划的荒谬性。网络上,无数的梗图和段子应运而生。
一张流传最广的漫画里,李长夜穿着龙袍,坐在一根冲天炮上,标题是:《我的飞天梦》。
另一张图片里,哈利法塔仰视着旁边一个写着“米”的巨大问号,脸上流下了瀑布汗。
面对外界的喧嚣与群嘲,寰宇集团没有做出任何回应。李长夜本人,更是懒得理会这些凡人的噪音。他只是通过“天枢”,向负责此项工程的寰宇基建部门,下达了一道简洁的指令:
“我希望在下一个季度财报公布之前,能站在塔顶,喝上一杯茶。我不关心过程,只看结果。”
这道指令,瞬间让整个寰宇集团这部恐怖的战争机器,进入了最高速的运转状态。
首先行动的,是“昆仑之盾”。
公告发布的第二天,以泰山主峰玉皇顶为中心,方圆五十公里的区域,被划为了最高级别的军事禁区。数万名“昆仑之盾”的队员与战斗机器人,配合大夏军方,在短短十二小时内,就建立起了一道水泄不通的封锁线。
“因发现大规模不稳定地质结构,为保障游客安全,泰山风景区将进行为期半年的无限期封闭,进行史上最大规模的地质加固与灾害防治工程。”
一则官方公告,轻描淡写地解释了这一切。所有生活在禁区内的居民,都在一夜之间,收到了寰宇集团提供的,足以让他们在任何一线城市过上富足生活的巨额搬迁补偿款和一套全新的智能住宅。
没有人有异议,甚至所有人都兴高采烈地,为这项“伟大的地质工程”让路。
凡人的世界被清空,接下来,便是神迹的开端。
与外界猜测的不同,“摘星阁”的建造,并非从地面开始。
而是从地心。
在泰山之巅,玉皇顶那块象征着古代帝王封禅的巨石,被无声地移开。
露出的,是一个深不见底的,直径超过百米的圆形洞口。
紧接着,一艘艘外形如同巨型钻头的工程舰,从寰宇集团位于东海的秘密基地起飞,悄无声息地抵达泰山上空,并垂直降入那个洞口之中。
它们的任务,不是打地基,而是为“摘星下阁”安装真正的“根”。
“天枢”的全息影像中,李长夜正悠闲地在他位于海南的“水晶宫”里,一边欣赏着美人鱼的舞蹈,一边看着工程的实时模拟图。
“先生,‘地脉一号’至‘地脉三十六号’工程舰,已全部抵达预定深度。”天枢的声音响起。
屏幕上,三十六个光点,已经深入地壳之下近百公里,抵达了地幔与地壳的交界处。
“启动‘地脉锚钉’。”李长夜淡淡地命令道。
“指令确认。”
下一秒,那三十六艘工程舰的头部,猛地射出了一根根长达数公里,由超高密度中子星材料构成的“锚钉”。
这些锚钉,如同树根扎入最坚硬的土壤,死死地“钉”在了亚欧板块最坚实的核心岩层之上。
紧接着,锚钉的尾部开始释放出一种液态的“生物活性金属”前驱体。
这种物质迅速渗透、固化,将锚钉与周围的岩层,融合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才是“摘星阁”真正的地基。它没有落在地面上,而是直接与整个星球的板块,进行了“硬链接”。
从理论上来说,除非整个亚欧板块发生碎裂,否则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这座塔的根基。
当地基完成后,地面上的工程,才正式开始。
无数的工程机器人,开始在玉皇顶的那个巨大洞口周围,构筑起一个直径达到三公里的,无比复杂的环形平台。
这个平台,将是“摘星阁”的“生长培养皿”。
平台的中央,一个巨大的管道,直通地幔。它将源源不断地,从地心深处,抽取最纯粹的地热能源和各种金属元素,为塔身的“生长”,提供永不枯竭的“养分”。
这一切,都在绝对的保密下进行。外界的无人机,根本无法靠近禁区五十公里。全球的间谍卫星,只要将镜头对准泰山,就会立刻被“天枢”的电子战系统干扰,看到的,只是一片被云雾笼罩的,模糊的景象。
世界,只知道泰山被封了。但他们不知道,一个足以颠覆他们所有认知的神迹,正在那里悄然孕育。
万事俱备,生长,开始了。
这一天,李长夜心血来潮,乘坐他的“鲲鹏”空天飞机,来到了泰山禁区的上空。他没有降落,只是悬停在万米高空,俯瞰着下方那个巨大的环形工地。
“开始吧。”他对着通讯器说道。
随着他一声令下,环形平台的中央,那个深邃的洞口,开始亮起炽热的红光,仿佛地狱之门被缓缓推开。
一股股浓稠的,如同岩浆般的,闪耀着金属光泽的液体,从洞口中喷薄而出,注入到了环形的“培养皿”之中。
这就是“生物活性金属”的原始形态。
紧接着,数以万计的,如同蜘蛛般的微型机器人,被投入到这些金属液体之中。
它们的任务,是充当“基因编辑器”,按照“天枢”预设的蓝图,去引导这些金属液体,进行有序的“编织”和“生长”。
在李长夜的注视下,奇迹发生了。
这些金属液体,仿佛被赋予了生命。
它们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流体,而是开始像无数根巨大的藤蔓一样,相互缠绕,盘旋上升。它们编织的结构,并非简单的圆柱,而是一种充满了生物美感的,类似dNA双螺旋,却又复杂千万倍的镂空结构。
塔身,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上生长。
第一天,一百米。
第二天,三百米。
第三天,七百米。
一周后,当塔身的高度,突破了两千米,也就是阿诺德教授断言的“崩塌极限”时,它非但没有任何不稳的迹象,反而生长得更加迅速,更加稳固。
因为,这种“生物活性金属”最大的特性,就是它的“适应性”。
当塔身进入对流层后,“天枢”开始调整它的“基因指令”。
塔身的金属结构,开始变得更加柔韧,以应对高空的强风。
它的表面,开始生长出无数微小的,类似飞机翼面襟翼的结构,可以主动地卸去超过百分之九十的风压。
当塔身穿过云层,进入平流层后,它的外部“藤蔓”,颜色开始从暗金色,逐渐转变为一种能够最大程度反射太阳辐射的银白色。
金属的内部结构,也开始变得更加致密,以抵御宇宙射线和极端的低温。
这已经不是在“建造”一座建筑。
这是在“培育”一个生命。
一个顶天立地的,金属的生命。
当“摘星阁”的高度突破五千米时,全世界的质疑声,都消失了。
那些曾经在电视上侃侃而谈的专家教授们,一夜之间,全都成了哑巴。
阿诺德·盖茨教授,更是删除了自己所有的社交媒体账号,宣布因“健康原因”,无限期休假。
取而代之的,是全球范围内的,死一般的沉默。
以及,深入骨髓的恐惧。
人们每天打开电视、网络,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那座塔的最新高度。
他们看着它穿过云海,看着它将飞过的客机远远甩在脚下,看着它义无反顾地,刺向那片属于“神”的领域。
他们终于意识到,他们嘲笑的,不是一个狂妄的富豪。
他们嘲笑的,是一个正在用凡人无法理解的方式,展现其伟力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