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汽车的铜制锅炉“突突”地喷着白汽,铁轮碾过驰道的石板,发出规律的“哐当”声。嬴将侣扒着车窗,鼻尖几乎贴在玻璃上,看着路边的树影飞速后退,嘴里“哇”个不停。
“公输先生,这轮子真的不用马拉?”他转头看向坐在驾驶座上的公输般,对方正握着个黄铜方向盘,手腕轻轻一转,车身就灵活地避开了路上的石块。
“你看这锅炉。”公输般指了指车厢前冒着热气的铜罐,“烧煤产生的蒸汽能顶起活塞,活塞带着齿轮转,齿轮再带轮子动,比马有劲多了。”他脚下轻轻一踩踏板,车身忽然加速,吓得嬴将侣赶紧抓住扶手,惹得同车的嬴季曼直笑。
蒙恬坐在副驾,手按在腰间的佩剑上,起初还紧绷着神经,此刻却忍不住点头:“平稳得很,比马车颠簸小。就是这声音吵了些,说话得大声喊。”他凑近公输般,“若是军中装备这个,运送粮草能省多少马力?”
“省一半!”公输般扯开嗓子回话,“就是耗煤,跑五十里得烧一筐煤。不过比起喂马的草料,煤更耐储存。”他忽然指着前方,“快看,嬴高那小子在追车!”
众人探头望去,只见嬴高扛着个竹篓,正沿着驰道狂奔,额头上的汗珠子甩得老远。竹篓里的东西“咚咚”作响,像是装着圆滚滚的物件。
“他跑什么?”嬴季曼纳闷,“车又不会等他。”
话音刚落,蒸汽汽车忽然减速。赵姬的马车赶了上来,绿萝掀开帘子喊道:“公输先生,太后说让嬴高上车!”
公输般扳动拉杆,铁轮缓缓停下。嬴高扑到车边,扶着车轮大口喘气,竹篓往地上一放,里面滚出几个黄澄澄的柿子。
“我、我从御膳房拿的。”他抹了把汗,举着个最大的柿子递过来,“驰道边的柿子树熟了,想着给大家路上当零嘴。”
嬴将侣一把抢过柿子,用袖子擦了擦就咬,甜汁顺着嘴角流下来:“早知道你带吃的,刚才就喊你了。”
“谁让你不等我?”嬴高瞪他一眼,手脚并用地爬上蒸汽汽车,刚坐稳就“哎哟”一声,“这座位怎么是铁的?烫屁股!”
“嫌烫就站着。”公输般重新踩下踏板,车身再次启动,“这是铁甲座,防颠簸的。你看太后的马车,座位底下都垫了棉絮,那是给女眷预备的。”
嬴高撇撇嘴,却舍不得下去。他凑到窗边,看着蒸汽汽车喷出的白汽在阳光下凝成彩虹,忽然拍手:“比玄钺跑得还快!刚才我看白虎跟在龙辇边,都被咱们甩远了!”
蒙恬望着后视镜里渐渐缩小的龙旗,沉声道:“别光顾着玩。太后让咱们试这车,是想看看能不能在巡狩路上用。你们留意着,遇到沟坎就记下来,回头好改底盘。”
说话间,驰道渐渐开阔,两侧的农田望不到边。田埂上的农夫见了这冒白汽的铁家伙,都直愣愣地站着,手里的锄头忘了挥动。嬴季曼忽然指着远处:“看那些孩子,在追咱们的车!”
果然,十几个农家孩童跟在车后奔跑,手里挥着草帽,笑声顺着风飘进车厢。嬴将侣赶紧抓起个柿子扔出去,孩子们抢着去捡,闹成一团。
“慢点扔!”蒙恬连忙制止,“别砸着人。”他看向公输般,“能不能再慢点?让他们看清楚些。”
公输般笑着点头,车身渐渐慢下来。嬴高趁机把竹篓里的柿子都扔了出去,看着孩子们欢呼雀跃的样子,自己也笑得合不拢嘴。
正午时分,队伍在函谷关下的驿站休整。嬴政刚下龙辇,就见赵姬站在一片开阔的河滩上,指挥着士兵们铺开热气球的气囊。丝绸在阳光下泛着银光,像一片展开的云。
“阿母这是要上天?”嬴政走过去,看着工匠们往竹架上绑沙袋,“刚坐完铁家伙,又要乘白鸟?”
“这里风稳,正好试试新改的吊篮。”赵姬拍了拍藤筐的栏杆,“加了软垫,比上次舒服。你要不要来?”
嬴政还没答话,嬴元曼和嬴诗曼就从马车上跳下来,手里攥着刚摘的野菊花,径直跑到藤筐边。
“祖母,我们带了花!”嬴诗曼把菊花插进藤筐的缝隙里,“天上风大,说不定能把花香带到云里去。”
“我还带了笔墨。”嬴元曼从袖袋里掏出个小本本,“想把天上看到的画下来,回去教弟弟妹妹。”
猫小统蹲在赵姬肩头,绿眼珠转了转:“检测到当前风速三级,气压稳定,适合升空。建议携带配重沙袋五斤,应对突发气流。”
嬴政看着那雪白的气囊,忽然解下腰间的玉佩递给侍从:“把这个收起来,别在天上掉了。”他弯腰钻进藤筐,试了试软垫,“确实比上次稳当。就是这筐子看着不大,能装下咱们四个?”
“四个正好。”赵姬跟着进来,猫小统跳上她怀里的软垫,“多一个就超重了。”
话音未落,就听藤筐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嬴高扛着个布包,呼哧呼哧地跑过来,脸上还沾着泥点。
“祖母!父皇!带上我!”他举起布包,“我带了望远镜,是墨家兄弟做的,能看清十里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