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三炮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往药道祭天坛走时,验药箱里的《药道祭祀仪轨》正随着步伐轻晃。封面是用深蓝色锦缎装裱的,边角用银线绣着云纹,内页绘着历代祭祀的流程图谱:斋戒沐浴的准备步骤、祭品摆放的方位示意图、祭文诵读的语调标注…… 每幅图谱旁都标注着 “祭祀寓意”“礼仪规范”“精神内核”,最珍贵的是夹在书中的 “祭天玉圭”,圭面刻着 “敬天法祖” 四字,圭角因常年供奉已磨得温润,此刻在祭天坛的松香气里泛着庄重的光。
孙子的酸枝木药箱里,本源珠正与一块汉代祭祀用的药材陶俑残片共鸣,箱侧老鳖把背甲贴在箱壁,甲上的水脉纹漫出淡紫色的雾,混着远处传来的扫码付款声 —— 那是祈福收费的交易声。两人刚穿过刻着 “天人合一” 的石牌坊,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得心头震颤:原本肃穆庄严的祭坛,如今被搭起五颜六色的帐篷,穿戏服的 “祭司” 拿着扫码枪推销 “祈福套餐”,基础版 “平安香” 卖 99 元,豪华版 “药道兴旺祭” 标价 9999 元,而角落里的 “斋戒房”(祭祀前净身静心的禅房)被改成了 “VIp 休息区”,桌上摆着冰镇饮料和零食,旁边的 “祭祀守则” 木牌被踩在脚下,牌上的 “心诚则灵,敬在其心” 字样沾着油渍。
“爷爷你看,他们把敬天法祖的仪式变成卖香火的集市了!” 小家伙指着最显眼的 “祭品展示台”,玻璃罩里的 “灵草供品” 其实是染色的狗尾草,旁边的 “祈福牌” 按价格分三六九等,黄金色的挂在祭坛正上方,竹制的被扔在角落,一个老奶奶花了半年退休金买 “至尊祈福位”,却连祭祀的先贤是谁都答不上来,“这哪是祭祀,是亵渎啊!” 祭天坛中央的 “焚香炉”(焚烧祭文与祈福笺的青铜鼎)被换成了 “电子祈福屏”,香客付费后可输入心愿投影到屏幕上,鼎旁的 “历代祭文碑”(刻着 “感恩大地馈赠,祈愿药道昌明” 等铭文)被涂改成 “扫码祈福,心想事成”,碑缝里还卡着半截没撕完的价目表。更刺眼的是广告牌上的字:“花钱越多,福报越厚 —— 香烛有价,神明有感,付款即显灵”。
黄三炮走到被冷落的神农氏祭位前,伸手擦去牌位上的灰尘 —— 牌位是整块和田玉雕刻的,正面刻着 “药道始祖神农氏之位”,背面刻着尝百草的功绩,边缘因千年供奉已包浆浑厚。他从验药箱取出些传统祭品:一束晒干的灵芝(采自无污染的深山)、一捧饱满的药谷(今年新收的种子)、一卷手抄的《祭药神文》(字迹工整虔诚),按仪轨摆在祭案上:“这叫‘诚心祭祀’,” 他点燃一束艾草香,烟气笔直向上,“祭祀是为了感恩先贤探索药道的艰辛,祈愿药材丰茂、百姓安康,哪能用钱衡量心意?” 说话间他已整理好衣冠,对着牌位行三鞠躬礼:“你们看这礼,弯腰九十度,神情肃穆,那些敷衍了事的表演哪有这真意?”
祭天坛老板坛伯穿着绣龙祭服走来,手里拿着个 poS 机,正给 “VIp 香客” 办理 “插队祭祀” 业务。他踢了踢旁边的青铜爵:“黄师傅别捧着旧书装神圣了,现在谁还信这套老规矩?我这商业化祭祀能让祭坛热闹起来,一天的收入够你买一辈子艾草!” 他指了指电子屏上的 “祈福收入”,“看见没?这月赚了八百万,够你修十次牌位!”
孙子突然把老鳖从药箱上抱下来,往 “染色狗尾草” 的祭品台一放。老鳖似乎嫌染料刺鼻,猛地对着草束喷出股清水,绿色立刻褪成枯黄,露出狗尾草的本来面目,旁边的 “千年灵芝” 供品也被冲掉伪装,显出人工拼接的痕迹,“这是假祭品!” 小家伙举着摄像机绕场一周,镜头里拍到员工用颜料给普通草药染色,“爷爷说真祭祀得有诚心,像这样 ——” 他拿起黄三炮的手抄祭文,展示着 “愿天下无病,药尽其用” 的字句,引来几个白发老人的叹息。
新出现的老祭司礼伯背着个藤编祭器箱走来,箱子里装着传统祭祀的器具:青铜酒樽、素陶祭品盘、记录祭文的竹简,还有一本泛黄的《祭天坛志》。老人翻开志书,里面贴着 1948 年的祭祀照片:“这是民国时的秋祭,” 他指着照片上的场景,“当时的人带着自家种的药材来献祭,祭文里说‘愿以微薄之力,延续药道薪火’,哪像现在这样只认钱?” 他从箱底摸出块 “祭祀令牌”,“这是传了七代的信物,持此牌者需终身恪守‘心无杂念,敬天爱人’的规矩。”
坛伯被说急了,从仓库推出 “智能祭祀机器人”,能自动完成献酒、鞠躬等动作,还能根据付款金额调整祭祀时长:“看好了!这机器比人更懂规矩,鞠躬角度精确到 3 度,献酒分量误差不超过 5 毫升,比你这老一套高效多了!” 他按下启动键,机器人立刻对着假牌位机械地鞠躬,“等会儿对比下,看你土法祭祀和我这‘科技祈福’有啥不一样!”
黄三炮没接话,从《药道祭祀仪轨》里翻出张 “祭礼三则”,上面用朱砂写着 “心净、品真、意诚”。他拿起祭天玉圭,往神农氏牌位前一立,玉圭竟透出莹光:“这叫‘敬天之心’,” 他指着祭文里的字句,“古人祭祀前要斋戒三日,净手焚香,这份虔诚是装不出来的,机器哪懂这天地人伦的敬畏?” 说话间个戴眼镜的学生凑过来说:“我研究民俗学,书上说祭祀是对自然与先贤的感恩,不是交易。” 黄三炮递给他一本《简明祭祀礼仪》:“来,帮着整理祭品,让更多人体会其中的深意。”
礼伯突然往 “天心石”(检验祭祀诚心的奇石)上放了块镀金祈福牌,石头立刻蒙上层黑雾;再放上黄三炮的手抄祭文,石面竟透出温润的金光,还隐隐浮出 “至敬” 二字。“瞧见没?” 老人用手指点着祭文上的泪痕(是早年饥荒时祭祀者的泪渍),“真祭祀的字里有真情,假祈福的物件只有铜臭,这可不是机器能糊弄的!”
坛伯脸色铁青,突然下令员工拆除历代祭文碑:“给你们看点厉害的!” 他指着刚引进的 “虚拟神明系统”,“扫码就能和‘药神’视频通话,想要啥祝福直接说,比你对着石头磕头灵验多了!”
黄三炮将 “祭天玉圭” 往祭坛中央的石柱上一放,玉圭的青光与石柱的纹路交融,竟在半空凝成幅《古祭图》—— 画面里的先民捧着药材献祭,医者跪在坛前诵读祭文,孩童在旁静静聆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天地的敬畏。“这才是祭天坛该有的样子,” 黄三炮对围观的香客说,“祭祀药道先贤得‘怀感恩心,行恭敬礼’,是为了铭记初心,传承精神,哪能靠花钱买心安?”
孙子突然想起什么,从药箱里掏出本源珠往天心石上一放。珠子的光芒顺着石缝蔓延,那些虚假祭品突然变回普通草木,而被改成休息区的斋戒房竟自己摆上蒲团和净水,电子祈福屏也切换回历代祭文。几个香客忍不住放下高价香,围过来看礼伯演示传统祭祀礼仪,脸上露出愧疚的神色。
礼伯趁机往众人手里塞了本《药道祭祀小故事》:“来,拿着看,这里面讲祭祀背后的故事,比如古人如何感恩土地孕育药材,那些搞收费祈福的哪懂这些?” 他自己先将那块汉代药材陶俑残片摆在祭案上:“这叫‘归真’,让祭祀回到感恩的本质,比用来赚钱强。”
坛伯见势不妙,想趁乱偷走祭天玉圭,却被黄三炮用玉圭抵住胸口。“祭天坛不是收银台,” 黄三炮的声音透过扫码声格外清晰,“药道祭祀得‘敬天法祖,感恩传承’,是为了凝聚药道精神,不是为了牟利,这是老祖宗传下的敬畏道,不是商业亵渎能替代的。”
本源珠突然飞向祭天坛最高处的 “天心旗”,旗面无风自动,显出八个古字:“天地馈赠,永世感恩”。随着旗帜展开,所有收费设备突然断电,而被涂鸦的祭文碑竟自己恢复了原貌,祭坛上响起众人齐声诵读《祭药神文》的声音。黄三炮往祭坛四周撒了把混着药材种子的土壤,瞬间长出片生机勃勃的幼苗,叶片上的露珠滚落,在地面汇成 “敬天” 二字。
孙子举着摄像机跟拍,镜头里的本源珠正往西南方向飞去,那里隐约可见一片药道博览馆的轮廓。“爷爷,珠子往‘药道文明馆’去了!”
黄三炮望着那片展示药道发展历程的场馆,突然想起礼伯的话:“祭祀不是给神明交钱,是给自心立规矩,忘了感恩,丢了敬畏,药道就成了无源之水,守不住这份诚,再热闹的祭坛也只是空壳子。” 他扛起验药箱,老鳖慢悠悠爬回药箱,一行人顺着药苗指引的方向走去,身后传来祭文诵读的浑厚声 —— 那是祭天坛久违的、属于敬畏的韵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