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鼹鼠帮”事件,恰似一块巨石,投入基地那压抑如死水般的沉默之中,瞬间激起层层巨大的涟漪。恐惧、猜忌、暗自叫好、兔死狐悲……各种各样复杂的情绪,在基地狭窄的通道与拥挤的生活单元里悄然发酵。然而,无可否认的是,一种全新的、更为直白的秩序,伴随着陈末在那个夜晚所展现出的、超越矩阵压制的铁腕力量,强行楔入了幸存者们之间。
物资分配中心:
这里发生的变化清晰可见。领取配给的队伍依旧排得老长,可插队现象和公然的争吵却近乎绝迹。每个人在领取配给时都格外安静,彼此眼神交汇时,都带着小心翼翼的审视。一队由原战斗人员组成的治安巡逻队开始定时在这里巡视,他们身着实体制服,手持警棍——尽管这警棍的实际威力有限,但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却十分重大。他们目光锐利,那眼神中带着经历过生死厮杀后的冷峻,有效地压制住了任何潜在的骚动。
更为关键的是,一套虽显粗糙却条理明确的《战时贡献点数暂行条例》被紧急颁布,并在各个公告栏张贴得满满当当。这套条例摒弃了以往单纯以“战斗力”或“技术等级”划分的模糊标准,转而采用一种更为务实,甚至略显冷酷的量化指标:
- 基础生存点:每人每日固定发放,依靠这些点数,仅能兑换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限度营养膏和饮用水。
- 工时贡献点:无论是参与基地修复、清洁工作,还是承担搬运、巡逻等基础劳动,都会依据工作强度和时长来获得相应点数。
- 技术贡献点:像工程师、医生、农业技师这类专业人员,将根据他们实际的产出成果或解决问题所带来的效益进行评估,进而给予点数。
- 外部探索点:那些外出执行搜寻物资、勘测地形,或是清理低威胁变异生物任务的人员,会按照任务的风险程度以及实际收获来计算点数。
- 特殊技能点:若有人掌握如锻造、缝纫、草药识别等稀缺的手工技艺,又或是像冷云曦那样能够教授实战格斗技巧,经过相关核定后,都将获得额外点数。
这些点数用途广泛,可以兑换诸如少量新鲜蔬菜、合成肉饼等更好的食物,能换取干净的衣物,还能获得更舒适的居住空间,甚至可以兑换一次短暂的、不受打扰的享受热水淋浴的权利。
条例一经推出,争议声依旧此起彼伏。曾经强大的觉醒者们惊讶地发现,辛苦一天从事搬砖这类体力劳动所获得的点数,或许还比不上一位老工匠修复一台净水器所得到的点数。但这一次,再也没有人敢轻易挑起事端。陈末那晚轻松捏碎手腕和左轮手枪的画面,如同冰冷而震慑人心的图腾,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心底。
一种更为务实,甚至带有功利色彩的风气开始在基地蔓延开来。人们纷纷开始拼命寻找自己能够为基地做出“贡献”的方式,哪怕是以前根本瞧不上眼的脏活累活,此刻也变得格外抢手。
第七训练场(原机甲调试平台):
这里已然成为基地内最为热闹的场所之一。曾经充斥着能量武器嗡鸣与引擎震耳咆哮的平台,如今回荡着的却是人们沉重的喘息声、肉体撞击沙袋发出的闷响,以及冷兵器划破空气的尖锐声响。
冷云曦身着一身黑色练功服,身姿挺拔,宛如苍松般伫立在场地中央。在她面前,站着数十名年龄参差不齐,但眼神中都透露出渴望与坚韧的学员。其中有失去超能力的原战斗队员,有身体健壮的普通幸存者,甚至还有几个尚未成年的少年。
“忘掉你们过去所依赖的超能力!”冷云曦的声音清冷而坚定,清晰地盖过了场内的嘈杂声,“矩阵虽然封锁了规则之力,但它锁不住你们的肌肉、骨骼,锁不住你们神经的反应速度,更锁不住你们求生的顽强意志!”
她并指如剑,缓缓向前刺出,动作看似并不迅速,却蕴含着一种奇异的韵律和穿透之力,仿佛这一指能够轻易刺穿空气。“天剑门武学的根基,并非内力,而是发力技巧!是精准的控制!是将全身每一分力量凝聚于一点的能力!”
随后,她开始细致地演示最基础的步法、发力技巧以及呼吸节奏。这些动作简洁明了,甚至显得有些枯燥,但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千锤百炼的杀戮艺术。
场下的学员们全神贯注,屏气凝神地努力模仿。他们很快便察觉到,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想要做到标准却难如登天,对核心力量、平衡感以及身体控制能力的要求极高。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马步,就已经让他们双腿颤抖,汗水如雨般落下。
陈念安也置身于学员之中,他训练得格外刻苦。如今暗金符文无法再为他提供防御,他便选择用身体去硬抗训练中的冲击,试图通过感受疼痛,将冷云曦传授的技巧融入到自己的本能反应之中。他惊喜地发现,当自己完全专注于肌肉的收缩、重心的转移以及呼吸的巧妙配合时,那因矩阵压制而产生的滞涩感和挫败感竟减轻了许多。
而在另一边,秦蕾正在指导一群人学习“盾牌格斗”。没有了能量晶盾,她便以基地里最为沉重的合金盾牌为示范道具,悉心教导学员们如何以最小的动作幅度进行格挡,怎样巧妙利用盾缘进行撞击,以及如何与手持刀剑的同伴相互配合。训练场上,“砰砰”的撞击声连绵不绝。
技术中轴走廊:
这里的氛围同样发生了转变。林小刀的实验室里,堆满了从废墟中回收而来的各式各样的“古董”物件:老式机床的零件、蒸汽活塞,甚至还有一套不知从哪个博物馆寻来的水力传动模型图纸。
“能量武器目前看来暂时无法发挥作用,但谁说弩箭和投石机就不能杀敌?”林小刀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指着屏幕上用基础建模软件绘制出的、结构极为复杂的连发重弩设计图说道,“使用高强度弹簧钢和齿轮组!只要能够保证精度和力道,照样能够射穿低级收割者士兵的骨甲!”
金雪莉则全身心地投入到优化贡献点数系统的工作中,她努力尝试让这个系统变得更加公平,更能有效激发大家的工作效率。“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为详细的岗位评估数据库……欧阳,快过来帮忙,你以前搞过人力资源模型吗?”
欧阳倩推了推眼镜,一脸无奈地回应道:“我可是电子战专家,又不是人力资源专家……”
“现在你就是了!”金雪莉不由分说地将她按在终端前,“非常时期,一个人得顶三个人用!”
生态培育单元:
陈沐阳的不懈努力终于迎来了一些微弱却令人欣喜的成果。那一小畦变异薯类植物已然蔓延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尽管其生长速度依旧缓慢,但整体长势十分健康。更让她和苏允禾(AI影像)惊喜不已的是,那种能够分解锈蚀并分泌粘合剂的奇异菌群,在矩阵力场环境下展现出了惊人的适应性。目前,这种菌群已经在小范围内被应用于修补一些非承重的管道裂缝,并且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一种将低科技与生物科技相结合的全新生存模式,正在这片艰难的环境中顽强地萌芽。
家庭单元:
夜晚降临,陈末看着孩子们正狼吞虎咽地吃着用今日赚取的贡献点兑换而来的糊状食物,其中还添加了少量的合成肉沫——在如今的环境下,这已然算是难得的“美味”。
陈烬兴奋地一边比划一边说道:“爸爸!我今天帮技术部的叔叔整理零件,他们夸我眼力好,给了我两个贡献点呢!我要攒着,下次给平头哥换块新电池!”他所说的,正是平头哥维生舱里那块即将耗尽电量的备用电池。
陈末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目光中满是柔和。
窗外,基地的灯光相较于以往更为稀疏,却似乎变得更加稳定。从训练场传来的阵阵呼喝声、修理厂传来的清脆敲击声,甚至是远处物资点排队人群低低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粗糙却充满生命力的背景音。
枷锁依旧冰冷且沉重,无情地剥夺了曾经的便捷与强大力量。然而,在铁腕秩序和贡献制度所构建的框架之下,在古武训练场挥洒的汗水之中,在技术人员充满奇思妙想的探索里,以及在生态单元顽强生长的绿意间,一种全新的、基于人类最原始生存本能与坚韧不拔精神的力量,正在这片废墟之上,顶着无形的巨大压力,一点一点地破土而出。
陈末踱步到平头哥的维生舱前,凝视着仪器上那依旧微弱却格外平稳的心跳曲线。
“听到了吗,老伙计?”他轻声低语,“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一步一步地向前走。”
这一次,回应他的不再是令人绝望的死寂。从基地的深处,隐隐传来一声蒸汽阀门泄压时悠长而有力的嘶鸣——那是某个刚刚被修复的老式锅炉重新开始工作所发出的声音。
仿佛一个锈迹斑斑却无比庞大的齿轮,在历经艰难的磨合之后,终于,缓缓地,咬合上了第一齿。这象征着希望的第一齿,承载着众人的努力与坚持,预示着基地在困境中艰难前行,即将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