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堪舆师不能通过寻常的考试看出来究竟有没有水准,所以赵轩就只能让他们一起去勘测某地的风水。
毕竟朝堂之中的大理寺少卿也是懂得一些风水的,所以只需要到时候将结果告诉他,就可以将一些比较差劲,或者说是滥竽充数的人都给剔除出去了。
在经过一番忙碌之后,终于选出了比较有真才实学的二十多个人。
这二十多个人已经可以说是天下颇负盛名的堪舆师的,每个人也有着独属于自己的绝学!
但赵轩要的是最优秀的,而不是一般的人。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开始了第二轮。
而这第二轮也是赵轩早早便准备好的。
他将所有的堪舆师都给送到了一处地方,只要他们能够顺利的出来,用时最短的那个人就是最优秀的。
为了能够第一时间知道结果,他也来到了这处地方的外面等待。
看着那些进入皇陵的堪舆师,赵轩微微眯眼,随后转过头看向身侧的诸葛明他们。
“你们觉得是哪一个先出来呢?”
听见他的询问,二人对视了一眼后,摇了摇头。
“说不好。”
“不过在这群人里,微臣倒是真好看一人。”
闻言,赵轩略微有些惊讶,转头看向说话的诸葛明,“谁?还能够得到诸葛先生的青眼。”
听闻此话,诸葛明笑着摇摇头。
“陛下抬举我了。”
“那人名叫左丘柘,是渝州人士,家中祖祖辈辈都是干这个的,而他本人也是博学广知,一手堪舆术也是出神入化。”
听见得到诸葛明如此高的赞赏,赵轩挑了挑眉。
“是吗?竟有如此厉害之人。”
“那就看看吧,看看此人是不是真的有真才实学。”
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一个时辰就过去了。
赵轩看着已经走到天空中间的太阳,微微挑眉。
“都过去这么久了,竟然还无一人出来,确实是有些出乎朕的预料啊。”
要知道,皇陵一般都是修筑的极为严密,而且里面所建的机关也是最难破解的。
所以他们一直迟迟未曾出来,赵轩也并不感到奇怪。
若是他们那么容易便突破了皇陵的话,那才是真正的有古怪。
就在他这样想着的时候,不远处紧闭的皇陵大门传来了开门声。
听见声响,所有人都看了过去。
只见那门打开的时候,不少人都冲了出来。
看见这一幕,赵轩和诸葛明他们都是一愣。
“这……怎么可能……”
诸葛明有些难以置信,毕竟若真是这样的话,那不就意味着皇陵并没有太难,甚至还不如之前的初步筛选。
就在此时,最先出来的中年男人他在接触到外面的阳光后,更是一脸的兴奋。
“太好了,就算是出来了,果然左兄说的没错。”
“是啊是啊,差一点就要永远在里面打转了。”
看着他们一个个露出笑容,一副逃过一劫的模样,赵轩的眉头顿时一皱,随后给了小德子一个眼神。
小德子顿时心中了然,随后来到了这群人的面前。
“恭喜诸位顺利通关,只是我实在是不知,诸位谁才是那个第一人呢?”
“难道是……”
说着,小德子的目光就落在了最开始说话的那个中年人身上。
感受到他的视线,男人顿时明白了什么,目光落在不远处一脸威严的赵轩身上,不由的打了一个哆嗦。
“不是,我不是,是左兄……”
听见这个解释,小德子脸上的笑容更深了。
“不知你口中的左兄是……”
那人环顾四周,有些茫然。
“好像左兄还没有出来。”
“对啊对啊,是还没有出来。”
此话一出,小德子忍不住挑了挑眉。
就在这时,一个人最后才从皇陵的里面出来。
相较于其他人的整洁来说,这人的衣袍看起来格外的脏乱,甚至袖口处还有烧焦的痕迹。
小德子看见这一幕,忍不住露出诧异的神情来。
若不是听见了身边的人在呼唤这个人为左兄,恐怕他就要忽略过去了。
毕竟从各个方面看,这人实在是不像那个最厉害的堪舆师。
“左先生……”
听见此话,左丘柘抬起了头。
在看见小德子后,他笑了笑,拱拱手。
“德公公……”
“左兄,真的是多亏你了,若不是你的话,只怕是我现在已经死在里面了。”
“是啊是啊,左兄,实在是太感谢你了,你就是我的再生父母啊。”
听着周围人的感谢声,左丘柘不在意的摇摇头。
“没事,应该的。”
此时,小德子看着眼前这个格外不一样的年轻人,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他等待了好一会儿,直到他们把话都说完了,这才笑着开口。
“所以这一次是左先生的功劳是吗?”
“既如此,那就请左先生随我去吧,陛下想要见见你。”
听闻此话,左丘柘倒是一点都不意外,点了点头。
“是。”
随后,在周围人敬畏的目光下,左丘柘跟随着小德子来到了赵轩的面前。
“在下左丘柘参见陛下。”
听见他的话,赵轩微微眯眼。
“你就是左丘柘?”
霎时,他有些震惊,但还是微微颔首。
“是。”
“很好。”赵轩格外满意,眼神中流露出赞赏的目光来,“虽然你是最后一个出来的。”
“但是朕明白,你才是那个真正解开机关的人!”
“所以朕宣布,即日起你就是朕的御用堪舆师了,不仅要为朕排忧解难,还要为国鞠躬尽瘁,明白么?”
左丘柘微微正了正神色,点了点头。
“是,陛下。”
回到皇宫之中后,赵轩将闽中的情况大致和他说了一下。
在听了赵轩的话后,他顿时明白了自己要做的事,立刻开了口。
“那微臣明日便出发,争取早日将暗河找到,届时引出灌溉田地。”
看着他如此的上道,赵轩嗯了一声,很是欣慰。
“因为此事实在是拖延不得,所以你必须要快一点。”
“耽搁的时间越长,那么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大。”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朕希望你能够早点解决,也好安定民心。”
“是,微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