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知远咬着馒头的手微微发颤,键盘上的\"受理\"二字在晨光里泛着暖黄。
她抹了把眼泪,抬头正看见第一位群众佝偻着背站在窗口前,蓝布兜里露出半卷皱巴巴的材料。
\"姑娘,给娃办落户。\"老人掏出个塑料封皮的本子,指尖沾着面粉,\"他娘走得早,我就这么个孙子......\"
李知远接过材料的手顿住了——房产共有人同意书那一页是空的。
从前这种情况她能背出三种退件理由,可此刻系统界面上\"容错备案\"的绿色按钮正微微发亮。
她摸了摸胸前新挂的工牌,金属边缘还带着林副市长早上拍她肩膀时的温度。
\"大爷,您和共有人联系过吗?\"她轻声问。
老人浑浊的眼睛突然红了:\"那是娃他舅,十年前南下打工就没音信......\"
李知远的手指悬在键盘上方三秒,终于点开备案端口。
摄像头自动捕捉到老人颤抖的手背,她快速录入情况说明,又翻出手机:\"我现在给公证处打电话,您稍等。\"电话接通的\"嘟\"声里,她看见系统弹出实时评估:\"申请人情绪值87,临界安全线90。\"
\"您好,三桥街道便民大厅,需要核查房产共有人失联情况......\"她的声音比平时高了些,余光瞥见玻璃门外闪过一道藏青西装的身影。
\"备案提交成功。\"系统提示音响起时,老人正用袖口抹脸。
李知远抬头,正撞进林昭的目光——他站在门口,晨光照得肩章上的麦穗泛着金,唇角微扬,像是在说\"你做得对\"。
\"大爷,您明天来领户口本。\"她把材料收进绿色备案夹,\"这夹子是新的,以后带这个来,我们优先办。\"
老人攥着夹子起身时,蓝布兜掉出个皱巴巴的橘子,骨碌碌滚到林昭脚边。
他弯腰捡起,递过去:\"留着给小孙子。\"
\"哎哎!\"老人慌忙去接,橘子皮擦过林昭指节,\"您是......\"
\"我是来学习的。\"林昭笑着指了指墙上的\"为人民服务\"标语,\"和您一样,等一个好结果。\"
十点十一分的区信访局接待室飘着中药味。
陈砚秋的拐杖敲在瓷砖上,\"哒哒\"声比他的脚步还慢。
他怀里的材料厚得像块砖,边角磨出了毛边——这是他第八次补交,前七次分别因为缺社区章、少诊断书、漏了配偶签字。
\"陈叔,坐这儿。\"实习生小周搬来软椅,声音轻得像怕碰碎什么,\"试试新开通的救济通道?\"
刘知舟的白衬衫下摆从西装里露出来,她正弯腰帮老人整理材料:\"您说这房子漏雨八年,社区每次都说'等流程'?\"
\"流程......\"陈砚秋喉咙里滚出一声笑,\"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小周还在念高中。\"
\"现在不等了。\"刘知舟抽出钢笔,在《紧急受理令》上签完字,转身对小周说,\"联系住建局,今天下午两点,带防水队去幸福巷7号院。\"
老人的手突然抖得厉害,材料撒了一地。
林昭在监控室里弯下腰,屏幕里的他正帮着捡那些盖满红章的退件单。
沈清欢递来温热的茶,杯壁上凝着水珠:\"林市长,您看这个。\"
监控画面里,陈砚秋捧着受理令,眼泪滴在\"即日办理\"四个字上:\"我补了八年......你们现在说,可以先办?\"
\"不是我们变快了。\"林昭望着屏幕里老人颤抖的肩膀,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什么,\"是我们终于听到了等的人。\"
中午十二点的区政府食堂飘着糖醋排骨的香。
吴志远端着餐盘的手顿在打菜窗口前——顾轻语的短视频正播放在食堂的公共电视上。
画面里李知远的工牌闪着光,她抱着一摞备案夹跑过走廊,身后跟着拎保温桶的老太太、抱着孩子的年轻妈妈、拄拐杖的老头。
\"今日数据:47件业务,12件备案制,0投诉。\"顾轻语的画外音带着笑,\"评论区有人问:'规矩怎么突然变好了?
'我想,大概是定规矩的人,终于蹲下来,和我们平视了。\"
热评第一跳出来:\"原来不是我们不想守规矩,是规矩忘了我们有多急。\"
吴志远的筷子\"当啷\"掉在餐盘里。
他盯着屏幕里李知远给老人递温水的画面——那是三个月前他骂过的\"办事没原则\"的小姑娘。
手机在兜里震动,他摸出来,是母亲的照片:病床上的老人正对着视频笑,背景里挂着\"已出院\"的病历单。
他突然起身,餐盘里的排骨没动几口。
路过林昭办公室时,他在门口站了三分钟,指节几次抬起又放下。
最后他从公文包最里层抽出一沓稿纸,边角压得平平整整,是《关于建立街道级应急审核小组的设想》。
门缝\"吱呀\"响了一声,稿纸滑进去的瞬间,他听见办公室里传来沈清欢的声音:\"吴主任的建议书?\"
\"收着。\"林昭的声音带着笑,\"他终于愿意,把想法写在纸上了。\"
下午三点三十九分,林昭的笔记本电脑发出蜂鸣。
系统界面的热力图上,城西街道的焦虑值像团火,从绿色猛地窜成橙红。
他调出顾轻语今早拍的视频:狭窄的走廊里,抱着婴儿的年轻夫妻排了二十多米,窗口里的公务员机械地重复:\"缺出生证明复印件,退件。\"
\"预测六小时内爆发退件抗议。\"系统提示音冷硬,\"建议立即介入。\"
林昭拨通城西街道主任的电话时,窗外的梧桐叶正被风卷得打转:\"王主任,新生儿医保绑定流程卡在哪儿?\"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传来一声叹息:\"我们不是不配合......上个月有对夫妻伪造出生证明骗保,被纪委约谈了三个干部。
现在谁还敢担责?\"
\"所以要试点救济通道。\"林昭翻开手边的《行政容错条例》,\"今天晚上七点,我带刘法官去你们街道开培训会。
备案制不是纵容错误,是给真心办事的人,留一条退路。\"
电话那头的呼吸声重了些:\"林市长......您真打算为我们兜底?\"
\"我试过了。\"林昭望着桌上李知远早上送来的备案夹,最上面贴着老人写的\"谢谢\"便签,\"今天三桥街道兜底十二次,没出一次错。\"
晚上八点二十三分的城西街道会议室挤得像锅饺子。
林昭站在投影仪前,屏幕上是李知远处理落户的案例:\"备案制不是法外之地,每个案例都要上传现场视频,事后三个工作日内补正材料。
系统会实时评估风险,临界值90以下的,组织给你们担着。\"
\"万一有人钻空子呢?\"最前排的年轻公务员举起手,袖口露出褪色的蓝布衬,\"比如故意漏掉材料?\"
林昭指了指他胸前的工牌:\"我问你,上周你帮张奶奶补办老年证,她忘了带身份证,你是不是偷偷用自己手机拍了她的户口本?\"
年轻人的耳尖瞬间红了:\"我......我怕她大老远再来一趟。\"
\"这就是公心。\"林昭敲了敲投影仪,\"系统能识别微表情,能分析材料逻辑,钻空子的人,眼神会慌,材料会乱。
我们防的是恶意,护的是善意。\"
散会时,沈清欢递来平板电脑:\"全区首日数据:备案使用率17%,满意度98.6%,投诉量降了73%。\"
林昭望着窗外渐暗的天色,玻璃上倒映着会议室里还在整理资料的公务员们。
系统提示音突然响起,屏幕闪过一行淡蓝字迹,像片飘在风里的雪:\"检测到正向情绪共振......阮棠残余数据流回涌。\"
\"它学会了,等的意义。\"他轻声说。
深夜十一点,三桥街道办的走廊只剩一盏夜灯亮着。
吴志远站在档案室门口,钥匙串在手里叮当作响。
他摸出手机,屏幕亮光照出墙上的旧挂历——2015年3月,那天他填了第一张退件单,理由是\"缺少社区初审意见\"。
门\"咔嗒\"开了。
他打开灯,成排的档案柜泛着冷光,最顶层的旧台账落着薄灰。
指尖拂过\"2018年路灯维修\"的标签时,他突然想起早上发给林昭的消息:\"七点五十,幸福巷7号院,路灯维修记录,我带您看现场。\"
而林昭的回复,还在手机里闪着光:\"我在大厅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