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图暂且不急,你可以先来出龙城,为我坐镇中军。”
沈白楼之所以要让谢完真回来辅佐自己,是因为这件事非她不可!
另一半的文胆在她手中,只有她坐镇中军,才能让沈白楼在开发妖界圣地的同时,仍能掌控人界的第一手消息,并在遇到问题时,快速做出应对。
就拿两个月后的‘邪龙殿’秘境之争来说,沈白楼也许会在秘境里待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他便与出龙城完全脱节,而一旦这时候出龙城爆发战事,他在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法做出任何应对,说不定等他出来,出龙城已经大变天了。
文胆的跨界通讯能力,是他目前最需要的。
“我明白。”
谢完真早已考虑到了这点,故此才在第一时间离开了圣月国。
就目前而言,她与沈白楼的利益目标完全相同。
打通海贸,完善后勤,积蓄力量,最终实现大一统,彻底终结大周动乱。
而在统一大周后,二人的目标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举全国之力,展开布局,迎接第二次天道战场!
至于东珠群岛的海图,沈白楼只要拿下了鲨鱼岛,自然就能绘制,这片海贸中转地,在他的计划里,是必须要拿下的战略要地。
“谢小姐,你那有没有能够隐藏异象的阵法?”
沈白楼突然想起一个方法。
既然妖界碎片无法成为士兵们的潜修地,那使用阵法覆盖鹤城,用以遮掩符光,似乎也是一条可行之路。
“遮掩大阵吗?我手中有三门。”
谢完真回道。
“我要的,是足以遮掩整个鹤城的阵法。”
沈白楼补充了一句。
谢完真听后,解释道:“阵法的大小,是用资源来堆砌的,就拿最基础的敛息阵而言,需要运用八种符纹进行组合,让符纹与符纹之间产生共鸣,若要放大影响范围,将阵盘扩大,符纹增加,就能办到。”
“原来如此。”
沈白楼来这个世界也才两年出头,对炼道与阵道了解不多,今日又是涨了一回见识。
“等你回来,鹤城的阵法就拜托你了,需要多少资源与报酬,只管开口。”
“想用阵法遮掩整个鹤城,造价不会低,而且只我一人布置,时间不会少于一年。”
谢完真提议道:“如果你能让妖界那位前辈帮我,最多三个月就能办成。”
“好,等回到妖界,我会开口请鱼老帮忙。”
沈白楼点头同意下来。
只是帮忙布置阵法,鱼老应该不会拒绝。
到时候,他自己也可以学一些阵法符纹,帮忙刻画。
......
石洲,诸葛府。
诸葛家当代家主诸葛长鸣此刻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在大厅来回踱步。
诸葛千帆的败亡,连带着将诸葛家的精锐部队葬送了六成,以诸葛家如今的兵力,红蛮大军一旦南下,等待诸葛家的,只有覆灭!
这期间,虽然老祖宗诸葛沧澜露了一次面,但并没有给诸葛家留下任何实质性的帮助,死局仍旧还是死局。
红蛮王那边,似乎并不急着南下。
在打下三县,守住金河两岸后,红蛮大军正在有条不紊修建一座名为‘龙门’的石桥,狼子野心,可想而知!
红蛮王或许并不急于南下,但只要他拿下了天险,石洲诸葛家便暴露在了红蛮大军的兵锋之下,如同在头顶悬了一柄锋利的宝剑,随时都可能掉落下来,将之一击毙命!
丧子之痛,相较于家族存亡,似乎已不再那么重要。
在认清红蛮大军真正的实力后,诸葛长鸣第一时间向坐镇鹿州的流云金光发去了求援信,并在信中坦言,只要流云金光愿意率军来援,诸葛家愿意重归大周,为朝廷效力。
同时,他还向赵家、李家发去了求援信,只是十天过去,所有信件,都如石沉大海,没有收到任何回应。
“家主,鹿州来信!”
一名护卫双手捧着信件,快步而来。
不等对方靠近,诸葛长鸣亲身迎了上去,一把夺过信件,撕开火漆一看,紧促的眉宇才有了一丝松展。
三封信件,最终没有等来李赵同盟的回信,反而是距离最远的流云金光发来信件,并在信中提及了不日来援的承诺。
“流云金光......”
诸葛长鸣喃喃自语。
从主力败亡开始,诸葛家已经失去了争雄的机会,甚至对于朝廷而言,诸葛家已经失去了拉拢的价值。
但流云金光还是决定了跨州来援。
流云金光的大公无私,一心为国,较之其兄忠王流云金宗,也不遑多让,让诸葛长鸣由衷折服。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诸葛长鸣深知,元家同意流云金光发兵的可能只有一两成,他这么快就给出回应,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先斩后奏。
这无疑会给流云金光带来滔天之祸,但他还是毅然决然率军北上了!
在这件事情上,诸葛家都欠了流云金宗一个天大的人情。
......
鹰州,李家。
“流云金光派人递来信件,说是要借道发兵,驰援石洲,并号召天下豪杰,共同讨伐红蛮,诸位对此事怎么看?”
李家家主李玉湖扬了扬手中信件,朝一众家臣开口问道。
“依老臣看,借道一事还需慎重考量,最好不要同意,提防元廷打着讨伐红蛮的名义,突然调转枪头,朝我们李家发难。”
“何老多虑了,流云金光只要一天顶着‘流云’姓氏,就不会做出这等肮脏之举,你可以怀疑任何人,都不用担心流云金光会突然倒戈。”
“家主,臣下却认为,这道借给流云金光也无妨,只要多加小心,全程派遣斥候进行追踪,就能避免神锏军倒戈相向。”
“臣也复议,正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流云金光去打退红蛮,两军消耗,于我们李家而言,十分有利。”
“......”
看着台下群臣议论声,李玉湖将目光望向自己最器重的两个儿子。
“道仙,你怎么看?”
李玉湖最先将目光望向长子,李道仙。
李道仙闻言回道:“父亲,孩儿认为,诸位家臣说的在理,借道给流云金光,让元廷与红蛮两败俱伤,才符合我们李家的利益。”
李玉湖闻言眉宇悄然微皱,不悦之色稍纵即逝,复又望向另一人。
“道遮,你说呢?”
李道遮一袭青氅,正杵着脑袋闭目养神,似乎在低着头打盹。
但在被李玉湖点名后,他起身问道:“父亲叫我?”
李玉湖也不生气,只是将整件事再次叙述了一遍。
李道遮闻言,思索片刻,突然开口道:“这并不是借道的问题,父亲是想问我,李家要不要出兵响应对吗?”
“在孩儿看来,这其实也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李家必须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