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奶奶道:“小枣儿,以后别这么客气了。听说你家这西瓜在集市上能卖一块多钱一个呢!这么贵的东西拿给我们吃太浪费了。”
小枣儿嗔怪道:“孙奶奶,人家花钱买都舍得吃。怎么着?不收您钱,您还看不上我家的瓜啦!”
这话轻松的化解了大家的尴尬。
也让大家明白,小枣儿这人对钱真的没那么看重。
或者,换句话说,人家就乐意对家属院里的人好。
这么贵的西瓜也舍得分给大家吃。
大家只得接过小枣儿递来的西瓜。
从这次之后摆摊成功后,每周末有集市。
小枣儿或是贺骁但凡有一个人休息。
他们都会去集市上卖蔬菜瓜果 。
每次老爷子都会跟着一起去帮忙。
三个小团子也必定随行。
别看三个小团子才两岁多,但他们可机灵了。
又会叫卖,还会看顾着谁没付钱。
段桂华家每次也会跟他们一起去。
倘若段桂华跟季崇远都没有休息。
家里的女儿们便会开着皮卡车,载着曹老太太跟小枣儿他们一起去集市。
她偶尔也会摘几个西瓜去市场上卖。大部分西瓜还是留给家里的孩子们吃。
反正,这两年,她跟季崇远的工资都涨了。
家里也没到很缺钱的地步。
段桂华做的酸菜卖得特别好。
坛子一打开,酸菜的香味扑鼻。
她家的酸菜品种也多。酸白菜、酸黄瓜、酸萝卜、辣白菜等等。
各种各样的酸菜比别人菜摊上的蔬菜品种还多。
吸引了不少的人前来购买。
家里若是缺什么票,也可以在集市上跟人换。
有时,闵老爷子会骑着三轮小电驴载着闵老太太跟他们一起去。
有时,闵家老两口去得晚,会跟小枣儿一行约着一起回来。
自从小枣儿在集市上开始卖菜后。
家属院里的军嫂和老太太们也开始勤种地了。
地里长出来的蔬菜吃不完的,也拿到集市上去卖了再买些东西回来。
贺骁手下的那些士兵们猎到的野鸡野兔,也会做成风干的,拿到集市上去卖掉。
再把卖的钱存起来,或是寄回老家。
自由市场开启后,对于整个荣昌军区来说,都方便了很多。
也让大家更加的勤劳了。
大家都知道小枣儿家里会卖菜。
工厂里的职工们有时下班,也会来小枣儿家里买菜吃。
军区里的工人越来越多,小枣儿看着来家里买蔬菜瓜果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仅凭她家后院种的那点蔬菜也不够大家要的。
有时,老爷子会去山上采些蔬菜回来放在家里备着。
有时不够卖,有时又卖不完。
老爷子看着这么水灵的菜吃不完蔫掉了,心情郁郁。
小枣儿怕老爷子被这点蔬菜给整抑郁了。
贺骁也说,再过两年,自由市场也不自由了。
家里卖蔬菜瓜果的事不宜长期做下去。
小枣儿原本只是想方便一下大家,听了贺骁的话后,也防备心起。
她便跟柳军长提议,看能不能申请一下,在军区内部开一家供销社。
这样的话,家属院和职工宿舍楼那边,平时买点蔬菜或是油盐酱醋也方便些。
柳军长也觉得这个供销社很有必要。
自从去年方便面厂、塑料厂和小电驴厂创办后,军区里多了不少人。
这人一多,日常消耗自然大。
他也采纳了小枣儿的建议。
向上级提交了在军区内部开供销社的申请书。
申请提交上去,经上级评估。
觉得荣昌军区内部人口有4万多人,确实有必要开一家供销社。
上级的动作很快。7月份中旬,荣昌军区内部供销社便创办起来了。
这间供销社,归荣昌军区内部管理。收入需向上级提交一部分。
听说刚成立的供销社里招人。
有几个新来的军嫂们也来竞争岗位。
但这个供销社只需要三个人。
柳军长便从家属院里家庭困难的人家,挑了三个人来担任供销社里的售货员。
这里面,有一个在战场上失去一条左臂的伤残军人,刘立军营长。
他受伤后便退役了。
今年38岁,家里四个孩子和一个老娘,全靠他那微薄的抚恤金和媳妇的工资过活。
他身上的旧伤时常复发。重点的活也干不了。
当初,小枣儿还提出把他安排进方便面厂。
他知道这是组织上关照他,想到自己一只手,打包装确实不方便。
他不想拖累了厂里。便拒绝了那份工作。
这次,柳军长请他来担任供销社里的管理人员。
日常主要负责进货,补货的任务。
也不需要他负重。只需要整理一下货单,打电话订货,以及对外交涉选定商品。
家属院里的供销社不会跟外面的供销社那样品种繁多。
只卖一些常用生活用品,以及必备的生活物资。
售货员有两名,一个年约40的烈士遗孀赵桂珍。
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在初中,一个刚入伍两年。
之前,军区也想给她在工厂里安排一份工作。
奈何,她婆婆中风了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
还患上了老年痴呆。不及时清理,她会弄得到处都是。
所以,赵桂珍一直没有办法出去上班。
这次供销社成立,柳军长第一个想到了她。
供销社离她家里很近,可以让她不忙的时候,时常回去看看。
最年轻的一个售货员是16岁的丁荷花,她父亲是烈士。
家里靠她妈妈一个人上班,养着她和三个弟弟。
弟弟们都在读书。
她今年初中毕业就出来上班了,为了给家里减轻负担,增加收入。
这孩子从小就勤快 。妈妈要上班。
家里分的几分菜地,全靠她一个人打理 。
自由市场开张后,她每次也会把家里的蔬菜拿到集市上去卖。
她家里没有车,每次都是去小枣儿家里借自行车用。
有时,贺老车上装的菜少,就会顺便把她给捎到集市上去。
所以,这个供销社成立后,小枣儿便跟柳军长提了一嘴丁荷花这个姑娘。
去市场卖菜,她一次也卖不了两三块钱。
毕竟,她们家只有几分菜地。没有多少菜拿出去卖的。
这份稳定的工作,能给她增加收入。
而且,她在军区内上班,也能帮妈妈照看家里。
军区供销社一开起来,刘立军便亲自登门来了贺骁家里。
想跟他家采购蔬菜瓜果 。
贺骁当即同意了。答应每天5点前把蔬菜备好。
菜量少的话,他们自己可以送到供销社里,多的话得让供销社里派车去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