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每人们分了两只兔子和一只野鸡。
士兵们的兔子和野鸡,自己腌制好,放到贺骁家里晾晒。
等晒好了,他们再来取。
小枣儿听他们说,想把这些野味邮寄回老家。
今年,军区食堂里隔两三天会做一道肉菜。每个月会杀一次猪。
农场里的鸡鸭多,现在也不缺肉吃了。鸡蛋和鸭蛋也不少。
士兵们每天早上能吃一个水煮蛋。
所以,他们自己不缺吃的,但家里的环境还没有缓过劲来。
他们就想着把这些肉邮寄回家 ,让家里的爹娘也能吃口肉。
6月份,西南的农村交易市场开启了。每个周末镇上会有一个集市。
农村人会把家里自己的农副产品拿到集市上换钱或物资。
这一集市的开启,还吸引了不少工人前来。
因为,这个集市上交易的物品,没有硬性规定非要票。
除非家里有票多的,可以用票加钱跟人换东西。
集市开张的第一天,家属院里的人都三三两两相邀一起去赶集。
厂里生产任务原本很忙,听说今天自由市场开张。
三个厂长一商量,决定也放一天假。让工人们也出去逛逛街,买点生活用品。
猜到今天去集市的人肯定很多。
为了不堵车,老爷子跟柳军长决定早点出发。
老爷子开上自己的皮卡,载上一家人。
把山上成熟的桃子、西瓜和蔬菜摘了一车拉去卖。
柳军长两口子也开着皮卡,跟他们一起去赶集。
他的车上还帮贺骁拉了十几筐蔬菜。
以前,小枣儿地里的菜吃不完,只能送给食堂或是拿来做成咸菜。
如今,也可以光明正大的通过自由市场出售了。
段桂华一家人也跟他们一起出发的。
他们也把家里的红薯、土豆和一些吃不完的蔬菜,带到集市上去换东西。
他家里人口多,一家9口全体出动。
自由市场的开启,可以说是惠及所有人。
全国人都期盼着自由市场的开启。
这样无论是想买东西的,还是想卖东西的都方便很多。
他们一行人天边泛起鱼肚白的时候就出发,到镇上的集市时天刚亮。
这时,集市上已经有好多人在那里摆上摊了。
贺骁对柳军长笑道:“原以为,我们来得够早的。没想到,还有比我们来得更早的。”
他们一下子开了三台皮卡过来,为了不让人注目。
他们把车子停在了离集市几百米远的一处角落里。
再把车上的筐子和袋子挑到集市上摆摊。
这个集市规划了一条街,街两边都可以摆摊。
也没有规划摊位的大小,只要不恶意霸占摊位就行。
小枣儿今天带来的东西有点多,他们摆了一长溜。
段桂华的摊子就挨着他们摆在一起。
两家的东西没多少重样的,也不怕影响了对方。
小枣儿的农副产品更多样化。
除了西瓜和桃子这两种水果外。
地里吃不完的四季豆、豇豆,茄子、辣椒、生菜、黄瓜、番茄她都带来了不少。
她地里的庄稼长得快,两三天就能长一批出来。
洪涛每周来拉一次货,过两天,地里又长出一茬菜来。
王丽娜帮小枣儿在这里摆菜。
三个小团子们乖巧的坐在一旁帮妈妈看着菜。
段桂华家的老二和老三过来,说要帮小枣儿卖菜。
小枣儿欣然应允。
老爷子去集市上走了一个来回,便把市场上的菜价都摸清楚了。
常见蔬菜,如:白菜、萝卜、土豆等分别是3分到一毛不等。
但老爷子说小枣儿的菜,比别人家的菜更水灵鲜嫩。
小枣儿听了老爷子的报价后,决定跟大家一样的价格出售。
反正今天第一天开集市,来的人肯定很多。
她这一点菜应该不会对别人的菜造成多大的影响 。
“爷爷,那我们这些蔬菜全部卖3分钱一斤,您看行吗?”
贺老:“别人没有番茄、生菜,黄瓜也很少,而且长得没有你这好。你看要不要把这几样的价格抬一抬?”
贺老觉得大老远来这一趟, 怎么着也得把车子的电费给赚回来。
“行,爷爷觉得这几样卖多少钱合适?”
贺老沉默片刻:“这年头,大家赚点钱也不容易。要不就卖4分钱一斤吧!
主要是,你这些稀罕菜卖得太便宜,让其他卖菜的不好出价。”
“行,听爷爷的。”
小枣儿便把几样菜的零售价告诉了美娟、玉娟和三个小团子们。
男人们把菜挑完后,也去集市里逛了。
贺骁逛了一圈回来,对小枣儿道:“媳妇,咱们的西瓜卖1毛5一斤,桃子卖两毛五一斤。”
“这价格会不会太高了?”
“我看了后边,人家有很小的油桃,还有虫眼的。都卖1毛5一斤。咱们这桃子稀罕,还好吃。卖太便宜了不划算,也会让别人的桃子卖不出去。
咱们这两样水果只卖给城里舍得花钱的人吃。”
“好,就按你说的来。”
段桂华家里也种了西瓜,她不舍得用正地种。便在地头上种了一些。
她家里孩子多,结的西瓜就想留给孩子们吃。
今天便没有带西瓜来。
这会听贺骁说西瓜能卖一毛五一斤,她又回悔了。
早知道价格这么好,她少带几个来卖也能换几块钱啊。
不多会,季崇远逛了一圈集市也回来了。
听了段桂华的话后,他道:“没事,下次带几个西瓜来卖也行。家里多留一些。
咱们这西瓜都没花成本,别人花大价钱买给家里人吃。咱们也不能为了多卖几块钱,委屈了家里的孩子们。”
段桂华一想,也是这么个说法。
他们家里如今也不是很缺钱,有点吃的,他们还得舍得给孩子们吃。
曹老太太听了儿子和媳妇的话,只是笑笑,没有给任何意见。
她知道自家媳妇是个会过日子的。
也不会过多干涉他们夫妻俩的决定。
季崇远又说:“媳妇,我看集市上有人卖酸菜4分钱一斤。那人的酸菜没有你做的香。下次,我们也带些酸菜来卖。”
“哎哟!家里压了好几缸蕨菜和红薯梗。我怎么就没想到带些过来呢!还是之前小枣儿提醒我腌制的。”
这边,小枣儿还在忙活着。
她的菜太过水灵,她怕被人的一挑全部弄蔫了。
便用稻草一捆捆的把菜绑起来。每一捆一斤重。
这样顾客来了,挑一把拿走就行。
段桂华见小枣儿这个方法好,便把自己的菜也跟她这样一捆捆的绑起来。
段桂华家的几个孩子大些,都能帮忙。
不一会,他们家里的弄完了,就来帮小枣儿捆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