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局的电话在周五下午响起,局长王建国亲自打来。
“小林啊,听说你会写歌?”王建国的声音透着兴奋,“我们下个月要办个大型文艺演出,正缺个有才华的人帮忙。”
林峰放下手中的账本:“王局长,我只是业余爱好,算不上专业。”
“别谦虚了,你那首《月圆花好》在咱们县里都传开了。这次演出市里领导都要来,你可得帮帮忙。”
林峰心里明白,王建国这是想借机把自己调进文化局。他沉思片刻:“王局长,我倒是有个更好的人选。”
“哦?”
“我爱人苏婉,她的嗓音条件比我强多了,而且形象气质也好。”
王建国愣了愣:“你爱人?她有演出经验吗?”
“我可以为她量身定做几首歌,保证效果不错。”
挂了电话,林峰回到家中。苏婉正在厨房忙活,听到他的提议,手中的锅铲差点掉地上。
“你疯了?我哪会唱歌?”
“相信我,你的声音很适合。”林峰拉着她坐下,“而且这是个好机会,文化局下面有个艺术团,如果表现好,你就能正式进入文艺界了。”
苏婉咬着嘴唇:“可是我紧张怎么办?”
“有我在呢。”林峰握住她的手,“我会写最适合你的歌。”
接下来的一周,林峰开始创作。他回忆着九十年代那些经典的女声歌曲,结合苏婉的音色特点,改编了《女人花》、《容易受伤的女人》和《红豆》三首歌。
“女人花,摇摆在红尘中,女人花,随风轻轻摆动…”苏婉在家中练习,声音清澈动人。
林峰在一旁弹着吉他伴奏,不时指导着气息和咬字。邻居王大妈路过时都要停下来听几句,连连夸赞:“这声音比收音机里的歌星还好听。”
文化局的排练厅里,气氛却没这么和谐。
艺术团的主要演员李红梅看着台上的苏婉,脸色越来越难看。她是团里的台柱子,这次演出本来安排她唱三首歌,现在却要给这个没名气的新人让位。
“王局长,这样安排合适吗?”李红梅找到王建国,“苏婉连专业训练都没接受过,万一演出出了问题怎么办?”
王建国有些为难:“这是林峰推荐的,他的能力你也知道…”
“就是因为林峰!”李红梅压低声音,“他写的那几首歌确实不错,但凭什么要给他老婆唱?我们团里这么多专业演员,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外行?”
艺术团团长张华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王局长,这样安排对其他演员不公平。”
排练现场的矛盾很快显现。苏婉在台上唱《女人花》时,李红梅故意在台下大声和别人说话,影响她的发挥。
“红梅姐,能不能小声点?”苏婉停下来,礼貌地请求。
“哦,不好意思。”李红梅表面道歉,心里却更加不满,“我们在讨论专业问题,可能声音大了点。”
林峰在台下看得清楚,但他没有立即发作。他知道苏婉需要学会面对这些挑战。
真正的冲突在第二天爆发。排练间隙,李红梅当着众人的面说:“有些人啊,仗着老公有点才华,就以为自己也是艺术家了。”
苏婉脸色一白,正要反驳,林峰走了过来。
“李老师说得对。”他淡淡一笑,“确实有些人仗着在团里待得久,就以为自己了不起。但艺术这东西,比的是实力,不是资历。”
李红梅脸色涨红:“你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林峰拿起吉他,“不如我们比比?你唱一首你最拿手的歌,我老婆也唱一首。让大家评评,看谁更适合这次演出。”
排练厅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看着李红梅,等她的回应。
李红梅骑虎难下,只能硬着头皮答应:“比就比!”
她选了自己的成名曲《山歌好比春江水》,唱功确实扎实,但缺少新意。轮到苏婉时,林峰为她弹奏《容易受伤的女人》。
“容易受伤的女人,总是爱得很深,什么都不顾…”苏婉的声音如泣如诉,充满了现代感和情感张力。
排练厅里鸦雀无声,连李红梅的支持者都被震撼了。这种风格是他们从未听过的,新颖而动人。
王建国第一个鼓掌:“好!就是这个效果!”
其他人也纷纷鼓掌,李红梅的脸色青一阵白一阵。
演出当天,县文化中心座无虚席。市里的领导坐在前排,各界人士都来捧场。
苏婉站在后台,手心冒汗。林峰握住她的手:“记住,你不是在表演,你是在分享情感。”
第一首《女人花》响起,苏婉的声音如天籁般传遍全场。台下观众被这种全新的演唱风格深深吸引,掌声如潮水般涌来。
第二首《容易受伤的女人》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许多女观众眼中泛起泪花,仿佛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
最后一首《红豆》结束时,全场起立鼓掌,掌声持续了足足三分钟。
市领导激动地找到王建国:“这个苏婉是哪里找来的?声音条件太好了!”
“是我们本地的人才。”王建国满面红光,“我们正准备吸收她进艺术团。”
演出结束后,苏婉被观众围得水泄不通,都要求签名合影。她从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一夜之间成了县里的明星。
李红梅站在角落里,看着风光无限的苏婉,心情复杂。她不得不承认,苏婉确实有过人的天赋。
林峰在一旁看着妻子应对各种赞美,心中满是骄傲。他知道,这只是苏婉艺术之路的开始。
演出成功后的第三天,苏婉正式收到了文化局艺术团的调令。她从纺织厂调到艺术团,成为一名专业歌手。
“老公,这都是因为你。”苏婉抱着调令,眼中含泪。
“这是你应得的。”林峰轻抚她的头发,“天赋和努力缺一不可。”
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林峰意识到必须扩大运输能力。他现在的两辆面包车已经满足不了需求,急需购买几辆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