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王世子回京都之后,正常禀报了所有,私下把展宏图写的那本书交给了靖王。
靖王粗略翻看了一遍,露出了个靖王世子当初第一次看这本书的同款表情。
“这是展宏图写的?”
“没错,他说父王重造大魏已经名垂千古,最好不要留下杀功臣的污点。
而萧鼎的存在就是我们灭掉世家的契机。”
靖王点了点头,然后道:
“我会秘密派遣暗探前往展宏图身边,方便后续联系。
这是个长期计划,光靠我一人完不成,后面需要你来接力。”
靖王世子没接话,甚至点头的动作都没有。
这个时候说什么都不合适。
靖王放下手中书本,随即露出一个阴笑
“父王打算采用展先生的计策?”
“当然,没有足够嚣张的资本,又怎么会去招惹萧鼎呢。”
一个月后,靖王召来世子,将十几张纸递了过去。
靖王世子接过来看了一遍,惊讶道:
“父王觉得萧鼎能弄到这些东西?”
“试试呗,反正没有也不亏。”
“明白,那这个代价真要给这么丰厚?”
“当然,萧鼎有手段将他们的积累带走,总好过被其他世家贪墨。
只让萧鼎一个人发财,总好过让其他世家增加底蕴。
即使萧鼎积累的底蕴堪比世家,那又如何,他终究只有一郡之地。
如果大魏注定要灭亡,为何不让一个有能力快速结束战乱的家族上位。
那样百姓不仅可以免受战乱之苦,新朝建立之后,也有足够的银子改善民生。”
靖王世子侧目,哪个皇帝不考虑自己建立的皇朝千秋万代,传承万世,即使明知这不可能,但也没人会考虑自己建立的皇朝灭亡之后的事吧。
靖王微微一笑,解释道:
“萧鼎的政策我琢磨过,可行,会创造一种良性竞争的环境。
对皇朝、百姓来说都是是好事,百姓安居乐业,皇朝才能一直传承下去。
百姓活不下去才会造反,而官员就是让百姓活不下去的根本原因。
一个皇帝,即使再腐败,又能腐败到哪里去?
全国百姓每人掏几文钱就能满足皇帝的胃口。
但官员不是,官员多,苛捐杂税就多,官员的胃口虽然比不上皇帝,但架不住数量多。
官员的贪欲一旦被激发,那就是个无底洞,他们得到的银子不敢明着花,但却永远不会满足。
没有氏族把控资源,百姓就能过好日子。
没有氏族把控官场,寒门子弟就有踏足官场的机会,不用受人摆布才能当好官。
到时候官员不合格,皇帝可以随时换个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这个氏族官员不行,调任就是惩罚,然后还另一个氏族官员顶替。
萧鼎的政策可行,但他实施的机会不对。
随口氏族当道,他们联合起来,甚至可以让皇帝束手无策,甚至妥协。
萧鼎的失败就是例子。
氏族把控一切,士族跟风成性,萧鼎连个治理城池的人都找不到。
我和离王同样是例子。
当初我们仅剩三州之地,败亡只是时间问题,那个时候投效我们的氏族在干什么?尽量切断对我们的投资,拖延物资的交付。
要不是购买帝王宝印的时候,我趁机报了个高价,暗中将那些银子存起来。
如今这天下早就是离王的了,根本撑不到从萧鼎手里购买粮草军械。
离王的败亡也一样,他有维持局面的机会,最不济也不至于兵败身死。
只要灭了郭守业带领的十万骑兵就行。
可氏族眼看离王不行了,立刻开始拖延。
以他们的能力,在郭守业进攻之前,完全可以将铁三角送到前线。
可氏族拖着打造铁三角的时间,硬是拖到了郭守业进攻。
最后离王兵败身死。
对氏族来说,谁当皇帝都需要他们提供银子、粮草、军械,期间也需要氏族提供官员来治理打下的地盘,利益交换之下,以此保证家族传承不断。
氏族还把控着学识,天下士子七成都在氏族开设的书院学习过。
有尊师重道的大义压着,士子要顶着前途尽毁的风险才能违背氏族的意愿。
所以,我们要先借萧鼎的手,灭掉氏族,给士子创造一个良性竞争的环境,给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
只有这样,大魏才能传承的更久远。”
靖王世子点头,只要他们父子建立的皇朝传承的够久,那萧鼎的后代就免不了出现败家子。
大魏的皇帝有全国百姓供养,萧鼎的后代可没有。
败家子花的都是萧鼎囤积的银子,这些银子早晚会流到大魏的商人百姓手里。
商人百姓富裕了,大魏就富裕了,大魏富裕了,皇帝就富裕了,一些兴趣爱好而已,当然可以满足。
萧鼎囤积的银子再多,总有一天会花出去。
好过氏族官商一体,始终把控银子和资源。
而且萧鼎的后代能一直强盛下去吗?如果做不到,那囤积了海量财富的萧氏一族,就是皇帝的银库。
如果萧鼎的后人确实有能力,成为下一个皇族又如何,皇朝末年,向来是有能力者得天下。
这是事实。
如果萧鼎的后人一直没有败家子,未尝不能当好皇帝。
再者说了,萧鼎的嫡长子是靖王的外孙,整个天下有资格和萧鼎联姻的不少,但萧鼎愿意联姻的可就不多了。
萧鼎对待氏族的态度早就人尽皆知,除了靖王一脉门当户对,剩下的都是高攀。
真到了萧鼎后人夺取天下的那一天,靖王一脉传承下去毫无问题。
这个小心思父子俩心照不宣。
“儿臣明白。”
“嗯,登基大典举行在即,你尽快去一趟三河郡,一来和他说明一下这些事,二来就是邀请他来参加登基大典。
还有就是问问他以后打算用什么名号,侯爵、王爵都可以。”
这同样是小心机,靖王登基称帝,萧鼎这个失败的反王位置就会很尴尬。
萧王这个称号,可以是反王,也可以是大魏外姓王。
反王,他只占据一郡之地,有点拿不出手。
受封,那就意味着臣服了大魏。
就看萧鼎怎么选了。